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民族词典】土司制度

2023-03-11 16:22 作者:就叫余风同学吧  | 我要投稿

土司制度

土司制度是明、清王朝统治阶级在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特殊的地方政权形式和“以夷制夷”的民族政策,也叫做“土官制度”。早在唐宋,就有羁縻府、州任命当地土著首领担任世袭官职。元朝统治者采取招抚政策,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建立土司统治,形成了土官制度。明初,为了治理南方、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明太祖根据“以德怀之,以威服之”的原则,提出要“因俗而治”,希望少数民族归附中原王朝。于是,他在元朝土官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完善了土司制度。这样做是由于两广与西南各少数民族聚居区多崇山峻岭,交通不便,各地风俗习惯不同,社会发展也不平衡,加上当地豪强势力根深蒂固,中央王朝难以直接统治,“以夷制夷”的手段便于统治,可以达到“安边息民”的目的。明朝最早一批设立的土司,大多是在录用元朝归附土官的基础上建立的,也有的是征服过程中纳土归降的当地民族。明朝从土司区的划定到土官的任命、朝贡、赋税(差发)、承袭、升迁、惩罚、对土兵的征调等各方面都有一套完整的制度,而且对土司的控制、利用也比元代有所加强。清朝初年,统治者沿袭明朝,土司制度得以保留。但雍正以后,“改土归流”的大规模进行,让土司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土司制度也逐渐被废除。

【民族词典】土司制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