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转]超级机器人大战文化漫谈系列 壹 百舌说

2021-11-14 21:22 作者:夜雨吴歌  | 我要投稿

最近玩机战30,对机战v中的伯劳鸟小队挺感兴趣,了解了一下发现称呼还挺多,伯劳鸟小队,修罗小队,百舌鸟小队,前两者都还能理解,但百舌鸟和伯劳鸟不是一种鸟,这个称呼怎么来的?在一篇转载的新浪博客上发现这篇文章,虽然说的是机战,但也点出了关键-日语中的百舌与中文中的百舌指的并非一种鸟,因此在中文语境下称呼伯劳鸟小队为百舌鸟小队是不恰当的。这种文化差异和其中的乌龙颇为有趣,特此转载备份,感谢原作者。

日文wiki中的注释


超级机器人大战文化漫谈系列 壹 百舌说



百舌与隼,是《SRW a2》中REAL系男主角-阿拉德与其女友塞奥拉的专用座机。可是这百舌是什么鸟,你可知道?你可以说,“百舌就是百舌鸟嘛!”(orz)这当然对,可 “百舌鸟”又是什么鸟呢?我们玩游戏,还得从中长知识,这才能在反对游戏的人面前扬眉吐气,您说是不是?

在网上搜到日语里的“百舌”是伯劳,它也是一类鸟的统称,属雀形目,伯劳科,广泛分布在欧,亚,非,澳及北美各洲。伯劳在《说文》中被称为“贝鸟”(注,这是一个字,但我的电脑上打不出这个字,《新华字典》上也这个字),又名“JUE”,《传》曰:“贝鸟,伯劳也。”《玉台新咏》中有一首《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注:指牵牛)织女时相见”,后称朋友别离为“劳燕分飞”就是典出于此。以上就是古文中关于伯劳的记载,此外还有人说伯劳是杜鹃,其依据为古人诗词中杜鹃的别名与伯劳的别名通用了,但由于它们的别名实在是太多了,加上作词者自身难免有误解,所以不足为据。而且,跟据现代生物学分类,伯劳,杜鹃也是不同科的鸟类。

伯劳的种类很多,全世界有72种,我国有10种,常见的有棕背伯劳,红尾伯劳,虎纹伯劳等。伯劳的个体不算大,一般体长在200毫米左右,其特点是嘴大而 强,呈侧扁形,上嘴的先端具钩和缺刻,嘴须比较发达,甚至将鼻孔或多或少地遮盖起来。翅膀大都短圆形,有10枚初级飞羽和12枚呈凸形的尾羽。它们的腿脚 也很强健,趾上的爪还具有锐利的钩。有的资料上将其称为中小型猛禽,但这是不确切的。它不属于真正的猛禽,而是属于鸣禽,但它又类似于猛禽。它缺少一般的 鸣禽鸟类体态多姿,羽毛艳美,鸣声动听的特征,反而具有近似猛禽的凶狠狰狞,性情惨暴的生活习性,鸣声坚锐凄厉,一般弱小鸟类根本不敢轻易接近它,因为它 具有嗜食动物的习性。因此在《机战》里,“百舌”作为和古铁那样的擅长近身突击的PTX系列机体的名字还是有道理的。

明代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一书在伯劳一条中有“声嗅嗅,故为名之......残害之鸟也,谓其为恶声者......”等记载。它们有一个很特殊的习性,就时往往将猎取的小动物贯穿在荆棘,细的树枝甚至铁丝网的倒钩上,然后用嘴撕食(恐怕游戏中百舌左手的剑和右手的大钳子就是取喙和爪的意思,“贯穿”现在也不是古铁的专利喽)。有时它们会将捕获的昆虫,青蛙或蜥蜴等贯穿在没长树叶的树枝上,但事后又忘记来食用,经过风吹日晒之后,这些小动物就变成了干瘪的尸体,而枝梢上却长出了繁茂的细枝和绿叶。这种既惨忍又奇怪的“暴尸恶作剧”使得不明真相的人们众说纷纭,有些讲迷信的人甚至说这都是一些短命鬼干的事,因为短命鬼是幼年夭亡的鬼,免不了也有点孩子气,所以喜欢搞些淘气事(OTZ)

每年4到5月份是伯劳的繁殖季节,此时它们会更加凶猛,即使是鹰在它的巢穴上空通过,也绝不允许。它们在树上或灌丛间营巢,巢呈杯状,选用草茎,草根,嫩 枝等编织而成,做工精细,内垫些柔软的草叶等物,每窝产卵5枚左右,因种类不同,卵上缀有不同色泽的细点。不过,虽然伯劳有时也捕捉小型鸟类,但仍以啄食 昆虫为主,而且其中多是农林害虫,如蝼蛄,蝗虫,蝽象,毛虫等,它们是应该加以保护的益鸟。

这就是真实的百舌--伯劳,一种体型不大,但却凶狠异常的鸟。作为REAL系机体,自然小巧灵活,但攻击力却不可小觑。当你下次再面对百舌的近身攻击时,你会从中看到伯劳的身影,尤其是最后一招展翅撞击喔!

不过,刚才说的是日本的“百舌”,而中国的“百舌”又不大一样了,你知道中国是怎么称呼它的吗?我查到几种说法,一种说是乌鸫(看清楚了,不是“乌鸦”!),还有说是画眉的,也有说是百灵的,但我们分析一下就知道,乌鸫(dong-)的说法最正确。这里的“百舌”指擅长歌唱,善于模仿其它鸟类的鸣叫,是说“像长有一百只舌头一样能言善辩”的意思,绝对不凶狠哦!看来,小日本还是没把我们老祖宗的文化都学走,或者是岛国日本根本没有乌鸫,才会将伯劳叫百舌吧。

乌鸫和乌鸦很像,也是全身漆黑,但是眼周有一金色圈,整体酷私八哥(但是略大),比乌鸦可是要漂亮多了。乌鸫(Turdus merula mandarinus)又名乌哥,黑鹅,乌鹊,乌,中国黑鸫,黑鸫,乌鸪(gu-),百舌或反舌鸟,属于鸟纲,雀形目,鸫(亚)科。生物学上描述说“体 长约30厘米,喙为腊黄色,通体为乌黑色,除无鼻羽和和翅上无白斑外。雌鸟较雄鸟略小,雄鸟极善鸣啭。乔木上营巢,常活动于地面,善行走。多以昆虫为食, 偶而也食果实,冬季杂食性很强。世界性分布,我国多见于长江流域,华南和西南,为极常见的留鸟,另外在西北和华北也有少量分布。”

作为一种极易辨认的常见中型雀类,虽然常被误认为是乌鸦,但乌鸦和乌鸫其实有很大区别。首先,在体型上乌鸫比乌鸦要小得多,只是和普通鸽子差不多大。在外观上,乌鸫比乌鸦要美观得多,乌鸦的喙是黑的,乌鸫的喙是黄色的,这点最易区别。

好了,那么“百舌”之 命从何而来呢?是因为乌鸫的鸣啭非常丰富婉转,在我国几乎无鸟能与之相比。号称鸣禽之王的黄鹂和鸣啭专家画眉都没有其鸣声那样多姿和极尽变化之能事,据说 这种鸟的叫声居然有120余种变化,而极善鸣的画眉也不过才50余种。同时,乌鸫和八哥一样也是效鸣高手,它能模仿画眉,燕子,黄鹂柳莺到喜鹊乃至小鸡的 叫声,而且无不学得惟妙惟肖。这么强的“歌唱”能力,“百舌”的美名自然当之无愧了!

此外,我们还能从传统文学作品中分析一下。《封神演义》第28回《西伯兵伐崇侯虎》中有诗,现摘录其中一段:“花间翻蝶翅,禁院隐蜂衙;亭檐飞紫燕,池阁听鸣蛙。春禽啼百舌,反哺是慈鸟。”其中“反哺”自然说的是乌鸦,那么前面的百舌就不是乌鸦了。同样《西游记》第80回《姹女育阳求配偶 心猿护主识妖邪》中有此段问字:“又听得百鸟声:鹦鹉哨,杜鹃啼,喜鹊穿枝,乌鸦反哺,黄鹂飞舞,百舌调音,鹧鸪鸣,紫燕语,八哥儿学人说话,画眉郎也会看经。”这里和上面一样,仍旧表明百舌不是乌鸦。这两处还共同表明,“百舌”是善啼的鸟,我们就此推断中国所说的百舌就是乌鸫。

最后,我再摘录一些古人盛赞百舌(中国的)的诗词吧!至于隼,下次再讨论吧。

唐 刘禹锡 《百舌吟》

望簧百瞬音韵多,舌端万变乘春辉,黄鹂吞声燕乌语,索莫无言高下飞。

唐 王维 《听百鸫》

上兰门外草垂莹,末央宫中花里栖。亦有相随过御苑,不知若个向金堤?入春解作千般语,拂曙能先百鸟鸣。万户千门应觉晓,建章何必听鸣鸡。

唐 杜甫,因受《易.通封验》中“仲夏之夜,反舌无声;反舌有声,佞人在侧”一段启发所作的诗:百舌来何处,重重只报春。知音兼众语,整翻岂多声。花密藏难见,枝高听转新。过时如发口,君侧有谗人。

宋 文同 《咏百舌》

众禽乘春喉吻生,满林无限啼新晴。就中百舌最无谓,满口学尽众鸟声。

该文原作者:机战世界Amuro Zhou,某花摘于《电子游戏软件》VOL.114(2003年第14期),稍有改动。转载请勿将此段信息删去(尤其是原作者那一块,做人要厚道一点儿的说XD~~~),谢谢!


[转]超级机器人大战文化漫谈系列 壹 百舌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