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 薄冰抱夜我走向你,我走向你何止鸟投林

个人对黑暗和黑暗面的一点看法
越是成长,越是觉得或许我们对于黑暗的恐惧并非因为黑暗本身。
毕竟,我们是如此依赖我们的双眼,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更是我们用以描摹世界的最有力工具。在黑暗中,视觉被强制性地封印了,你不知道是不是下一刻就会有恐怖出现。正是这种对于未知的恐惧,催生了对于黑暗的畏怖,我们开灯,点火,以此加强我们的勇气,或选择闭眼,让自身投入深沉的睡眠。
但,所有的恐惧究其源头都来自于未知,若能克服对未知的恐惧,那些过往“会吓到人”的东西,也就不再让人惧怕了吧。也是因为如此,我觉得现在的恐怖片不恐怖了的最大原因,就是我们已经了解了大部分套路和各种魔怪,那些恐怖的元素不再是前人用以危言耸听的东西,而是变成了我们玩的游戏里的元素、电影里的套路、探灵节目和视频里的娱乐。
所以,在单纯的灵异和恐怖益发疲软时,很多人选择制造和设计“心理恐怖”,精神病和心理学中的怪像被各种应用在影视音作品中。很多时候我会想,当这些也疲软之后,我们又会制造什么呢?
然而,有一样恐怖,永远都不会过时。
那就是来自自己本身的恐怖。
很不幸,“我”这个整体会随着存在时间的前进而不断“增大”,只有什么也不做,处于思想的空无状态时,“我”的延展才被暂缓片刻,而思绪一旦转动,“我”就回到不断缓慢增长的状态——这其实就是我们的“成长过程”。
然而更不幸的是,我们无法选择自己以哪种人生成长,或选择留下哪些成长,不接受哪些成长,只能在“命运”的轮轴下,随着时间线不断向前,像一个个无形无相的球体,裹挟着所有好的坏的、想要的不想要的,试图消化所有被塞进“我”这个整体里的东西。
而不想要的、不喜欢的、无法接受的那些部分渐渐融合累积,累积成一种精神和能量层面的沉疴,催生出一片我们不想靠近的领域——也就是我们的黑暗面。
以上,是我个人对于黑暗面如何形成的浅薄理解。
而黑暗,是远远比黑暗面广大浩渺的东西,更像是一种基质,一种概念,一种不可只片面解读的东西。
我一直觉得光明如父,黑暗如母。从许多阴暗基本都在黑暗中滋生这一点来说,我觉得光明是以严厉的温柔照耀我们的,黑暗则是沉默的包容,太包容了——当我们身处黑暗时,因为其他感官的歇息,思想变得更加活跃,那些隐秘而不可说的思绪也借着这个机会大摇大摆地在脑海中不断昭示自己的存在感,不论怎样去喝止,反而越是忽略,越是无法忽略,令人感到讨厌至极。而当天亮后,我们的五感重新开始工作,这些思绪也在睡眠后回到潜意识中,仿佛像昼伏夜出的动物、在黑暗中大肆乱舞的不是它们一样。
或许也是因为如此,人们才会埋怨黑暗,因为黑暗增大了我们黑暗面的活动面;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将许多异常行为归咎于黑暗面的影响后——一个看起来十分合理和富有逻辑的狡辩就诞生了:黑暗要对我们绝大部分的异常负责,因为我们自性的“恶”经过黑暗的哺育与包容后,催生出了种种邪恶。
然而,我个人认为,所有的“邪恶”和“善良”都是旁观者自顾自下的定义,是人类社会的“道德”规定出的种种标准,每个事件本身只包含了选择者与其做出的选择,没有好与坏,没有善与恶:难道我们要因为大地是大地,而诘问它为什么没有成为天空?同理,难道我们要因为黑暗是黑暗,而诘问为什么它是黑暗?为什么我们总想把人类社会中的准则规则代入到“不可知”中,责怪其对潜意识的影响,然后进行种种指摘,如此傲慢?
我的看法是,我们的“社会准则”本身就是限制人类自性的一种枷锁。如果你稍稍用心思考一下,就会发现人类在限制自身这一方面有多厉害了:
从植物和动物来说,我们把它们分喜阴、喜阳,并尊重它们的这一特质;然而如果是一个人说自己天然喜阴,很容易让别人怀疑他是否有什么疾病或某种类似“吸血鬼”“巫师”“鬼附身”的超自然元素联想。
包括“懒惰”“贪婪”“傲慢”“嫉妒”之类的“缺点”,如果这些行为出现在动植物身上,我们毫不因此诧异,甚至会因为小动物们如此表现感到可爱和有趣;然而,如果是一个人展现出这些“缺点”,我们很自然地评估对方这一点,并且在某些时候进行适当的疏远。拜托,这些所谓的“缺点”难道不也在我们的自性之中吗?可能你会说,其他动植物和我们是不一样的,我们是人,是万物之灵,那么,既然你作为万物之灵能尊重其他被你认为低一级层的动植物的自性,为什么不能尊重人类本身的,反而要冠以“缺点”之名?
并且,在中西方的各种美好神话传说之中,神人仙女基本都是不用干活或干很少的活的,然而人们认为理当如此——毕竟,祂们可是神仙啊!怎么可以用人类的标准去定义祂们的行为呢?
由此可见,我们是多么“双标”!不正视尊重自性的渴望,反而对此驳斥厌恶,将之视为洪水猛兽,称其为“黑暗”面,更责怪黑暗对我们的限制。
所有惧于面对自我“黑暗面”的人都该对此感到羞耻才对。
新月时,月亮并不是消失了,而是复还了它本来的面貌,它依然在黑暗中,以本真面对我们。就像一个人戴上不同的面具,进行种种社会活动,而现在,它选择脱下面具。实不该因此惋惜月光的消失,每一种月相都只是它自身的投射,是我们太习以为常于那一点光亮的形状罢了。
月亮如此,我们亦是。当黑暗面的自己浮现,为何反而感到恐惧呢?那不是本真的你吗?所有外相的行为处事方法都是一种投射,“自我”中本来就包含了光明和幽黯的部分,没有浊,我们该如何区分何为“清”?天地之始来自混沌,浊与清,阴与阳,光明与黑暗,彼此渗透交融,缺一不可。
我们对于黑暗的观感,大部分都来自于前人灌输的妖魔化思想,但我们真的潜心体验过吗?
与恶魔不同,恶魔的能量主题是纯粹的诱惑和炼心,本视频能量主题关于自性的黑暗面,能量引自黑暗,并且提供给你一把钥匙,让你能打开桎梏感受黑暗,并与自身的黑暗面进行对话与交谈。
“我不想成为多令人瞩目的存在,我只想成为我自己。”
“你的冷漠和无视深深刺痛我。”
“别再丢下我离开了。”
“拜托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