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不实用的超大杯,拉近了最远的未来——浅评小米透明电视

作为小米十周年发布会上的最后一款超大杯,如果说前面两款都是面向大众消费者的咖啡的话,那么这一杯,毫无疑问不是给一般家庭喝的。
首先从价格上,同样的价格你或许可以买到十几台相同尺寸的普通智能电视。
其次是实用性上,电视自然是用来看的,而不是拿来炫耀的。虽然演示起来很炫酷,但是真的用透明电视来“看电视”的话,实际体验毫无疑问会非常离谱。
那么这是不是就是一款没有意义的产品了呢?
当然不,而且这一杯的意义要远远超过上面那两杯。

第一点,量产化
透明电视并非什么最新的概念,也不是什么最新的技术。

但或许是工艺上的瓶颈,又或许是对市场的不看好,才让小米拿到了“首个量产的透明电视”这一成就。
量产意味着制作工艺的相对成熟、并且会越来越成熟,成本自然也就会越来越低。
而量产更重要的是让未来所有消费者都能成为这一技术的受用者成为可能。
只要它存在了,那么我们即便现在不会去用,但是保不齐未来就用上了呢?

第二点,引申性
在我看来,透明电视是透明屏幕最不实用的应用方向。
因为透明既是优点,也是缺点。
做成电视则是在利用了其美观的优点的基础上,毫无保留地展示出了它的全部缺点。
正因为它透明,所以它不应当是一个用来输出大量信息的媒介。
而播放电视画面则正是一个源源不断地输出大量信息的过程。
当它输出过多的信息时,用户就会将它的输出信息与真实世界的信息混淆。
简单来说就是,
你看背景也看不清,你看电视也看不清。
但是小米还是这么做了,其中很大的原因是,至少做成电视,消费者更好接受。
毕竟由于暂时的成本所限,透明屏幕的产品价格不可能很低,至少做成电视的话,还可能有少量的消费者愿意去尝试、有部分商家愿意将其作为宣传展板使用。
而它更实用的方向则是在降低成本后,往新的领域扩展。
正如上文提到的,它不适合被用来输出过多的信息,但是非常适合用来输出信息较少的提示内容。
比如我们把它整合到镜子上,每天清晨梳洗打扮的时候,镜子的边缘就会提示你今日的天气、推荐的穿搭亦或是早间新闻。

比如我们把它整合到桌面上,不工作时就是一块普通的玻璃桌面。而工作时,半透明的显示方式既不会刺眼又能有效的输出适当信息。此时的桌面就可以作为办公用的第二块屏幕,既不失美观,又不失实用性。
再比如我们把它整合到车前挡风玻璃上,它可以在屏幕边缘以一种半透明的方式显示出时速、导航等各种补充信息。这不也是一种充分发挥其优势,而规避其劣势的一种应用方式吗?

所以我们应该明白,小米透明电视的意义非常巨大,只不过这个意义并不局限于这一产品本身,而是包含了它对未来的影响。
不难想象,未来必将会有越来越多使用与透明电视相似显示技术的智能设备来到我们身边。而当我们沉浸于透明屏幕为我们生活带来的改变时也一定要记得,拉近这一未来的,正是小米透明电视。

文笔太水了,都不好意思要赞了。关于两款手机超大杯的文章,请翻阅我的专栏
《给我一杯超大杯的小米粥,对,还是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