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为伴 笃定行远 平利县长安镇中心小学 谢冰
以爱为伴 笃定行远
平利县长安镇中心小学谢冰
巴金先生曾说过:“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在于接受,也不在于索取。”学习张桂梅老师,想想我们自己,“心中有爱,眼里有光”,激励着我们要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对学生的挚爱。
张桂梅同志参加工作30多年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精心研究,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进行素质教育,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突出。 这就是追光校长张桂梅,她是一盏灯,点亮孩子们的窗;是一团火,温暖孩子们的心;是一面旗,引领孩子们奔向美好的未来。
张老师事迹千千万,特别让我震撼的是两个细节。她铿锵的话语时常萦绕在耳畔,催人奋进。她用生命唱响了信仰的最强音,用力量践行着使命的担当。
首先,她站在国家、民族发展的高度上思考,她站在女孩子命运的长河中瞭望,发出“挽救一个女孩,至少挽救三代人”的呐喊。她立下规矩,学生们高考之后回学校办完手续,就不允许再回来。这么多年,从华坪女高走出去成千上万个女孩子,她们都对女高和张桂梅心存感激,也会忍不住回来看看,张桂梅总是避而不见。“我不想让孩子们总是惦念着过去,背着感恩的包袱,我想她们安安心心读书,走得远远的,有自己美好的未来。”她是孩子们的“真”妈妈,她就做好指明灯,做好铺路石,不要丝毫的回报,不求半点的感恩。以一灯燃诸灯,终至万灯皆明。
其次,她竭尽心力,九死未悔地供孩子们读书。“对于教育,我是用命换的。”她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2018年初,张桂梅病危住院,她提出一个要求,希望民政部门把丧葬费提前给她,她想看着这笔钱用在孩子们身上。高山仰止,我们怎能不热泪盈眶,怎能不崇敬之极,怎能不理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张老师没有多少私人生活,每个月只给自己留100元生活费,每天的伙食费不超过3元,这些年所得奖金全部捐了出去。对自己节俭到了极致,却给全校每一个孩子送出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她自己没喝过奶茶,也不知道奶茶的价格不菲,她只是想让贫寒的孩子们多多感知世界。她的大爱与坚守,成就了孩子们的未来之路。
经常有学生家长咨询学校招生的事儿,他们的一句“我就想让孩子来四中读书,咱们学校的老师特别好”,家长和学生口中的“好”,含义丰富,最根本的就是老师对孩子们无私地爱,以爱动情,以爱启智。
我们要认真学习张桂梅同志努力实践重要思想,带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记宗旨、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优秀品质;学习她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崇高境界;学习她热爱生活、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优良作风;学习她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崖畔桂,雪中梅”张桂梅老师是教育追光者,她追的是理想信念之光,追的是铸魂育人之光。我们以张老师为榜样,承袭她的“红梅”精神,学习她的师德大爱;我们立足讲台,深耕讲台,播撒爱的种子,收获满园芬芳。
长安镇中心小学 谢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