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和年糕
在春节时,除了吃年糕,更多地方还有吃饺子的习俗。
饺子是深受我国人民喜爱的传统特色食品,有水饺、蒸饺,煎饺等,是我国北方民间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节必备食品。有一句民谣叫“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据说,饺子起源于东汉时期,为医圣张仲景首创。相传张仲景任长沙太守时,常为百姓除疾医病。有一年当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门口垒起大锅,舍药救人,深得长沙人民爱戴。
在饺子、年糕这些美食之外,老北京人家还要打豆儿酱,是一种由肉皮、豆腐干、黄豆、青豆、水芥等做成的凉菜,色如琥珀,类似于肉冻儿。
此外还有芥末墩儿,这是用来佐酒和开胃的凉菜。节日中人们食用油腻食品多,易于生火、生痰,这些凉菜可以弥补这一缺陷。
至于除夕之夜的饺子,其中的素馅饺子要用来敬神,大家吃的则是肉馅的。生活不富裕的人家,则以肉、菜混合为馅。即便最穷的人家,过年时吃饺子的程序也是不会少的。
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蘸糖吃;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原材料是粳米,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