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史图馆】地下城与勇士——罗姆苏丹国的衰亡(四)

2019-07-07 19:05 作者:史图馆  | 我要投稿

本期作者:念缺一

本作品是对史图馆专栏的投稿,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作品并非严谨的历史学术研究,仅供参考;未经授权,禁止二传,违者必究



如果你的君王是孩童,那就有难了啊

1265年,年仅三岁的凯霍斯鲁王子登基为了凯霍斯鲁三世苏丹,他毫无治国的能力,大维齐尔佩瓦内·穆尔因丁·苏莱曼自任为了阿塔贝格(Atabeg)代理苏丹监国。(注:阿塔在突厥语中意为父亲或祖先,而贝格即是首领,二者合一意为国务行政长官或者说“相国”,塞尔柱帝国时期,不少阿塔贝格位高权重。)

 与此同时,罗姆苏丹国南方,埃及马穆鲁克王朝的苏丹拜伯尔斯(即拜巴尔一世,胜利王、豹子一样的国王;全名为:马利克·扎希尔·鲁克-丁·拜巴尔,马穆鲁克王朝最伟大的统治者)已经在位五年了,他致力于消灭巴勒斯坦的各十字军国家,并且和蒙古人拥有不共戴天的深仇他将步步向北扩张,最终将会把手伸进奇里乞亚地区,摧毁亚美尼亚,并且影响到罗姆苏丹国。

马穆鲁克王朝也将在很大程度上牵制住伊儿汗国,而高加索以北的钦察汗国也伊斯兰化了,同样会成为伊儿汗国敌人所以,伊儿汗国最终也无法直接吞并小亚细亚,只能遥控这一地区,继续使用罗姆苏丹国这个僵尸帮助他统治小亚细亚,而各地的突厥领主们就借机在夹缝中牟取更多利益与地盘。

卡拉曼贝伊穆罕默德一世继位之后不久,就与尼代地区的地方统治者结成了对付蒙古人的联盟他们厌恶蒙古人的压榨和命令,但是反抗被蒙古人迅速镇压,尼代的地方统治者被蒙古人杀死,卡拉曼的首都埃尔梅内克落入蒙古手中。

庞然大物伊尔汗国的强大再一次震撼了突厥人,一部分人逃亡到更西方的突厥部落,另一部分人则继续在乞奇里亚的群山中反抗蒙古人的暴行,还有一小部分人逃亡到了卡帕多西亚。(大致位于历史上安纳托利亚地区中部,现今土耳其内夫谢希尔、开塞利、阿克萨赖、尼代。在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时代,卡帕多西亚包括了从托罗斯山脉至黑海之间的广大地域。)


他们躲在卡帕多西亚地区的地下城市中,惶惶不可终日这些的地下城市里,岩石质地疏松,人们在岩石中凿出洞穴过活,大抵是早期基督教徒躲避罗马帝国迫害的藏身之所在罗姆苏丹国时期的受压迫的基督教徒,为了保持自己的信仰,也有成千上万的人,一代接着一代,跑到这个不毛之地中,或者在悬崖上凿出棺材大的岩洞生活,或者是在地下洞穴生活,饮食靠的是在没有烟囱的厨房里烤着掺了沙子的牧豆。

这些基督徒们,直接建出了巨大的地下城地下城有上百米深,几公里长,相距数十公里的地下城还有隧道相连这些地下城的通道只有棺材那样窄,走过去时腰几乎要弯到地面,里面暗无天日,为了节约燃料,清新空气,他们几乎连油灯都不点亮,而是靠墙上凿的小孔辨别方向他们住的比棺材还小,还需要几个人挤着,外面有敌人的时候,尸体无法运出,只能凿出岩洞让他们在里面腐烂。

他们还凿出一个又一个巨大的教堂,还要在里面凿出穹顶,凿出立柱,模仿在罗马的教堂他们还要收集本地的劣质颜料,混着难以取得的石膏,画出拙劣的圣像。

不过在蒙古人的压力下,曾经凶残的突厥人也只能在这些他们敌人居住过的岩洞中瑟瑟发抖,把头埋到洞中惶惶不可终日许多统领边境部落的酋长们对于蒙古人控制下小苏丹表示了臣服,蒙古人在这里的统治似乎已经稳定了下来。

伊尔汗国满足于“塞尔柱屏障”,吸食小亚地区的血肉,开始对抗钦察汗国,暂时放松了对于小亚的监视,而反抗者在不断的积累着力量,等待着时机的到来。

1266年,机会来了,埃及马穆鲁克王朝的苏丹拜伯尔斯进攻了蒙古人的盟友亚美尼亚人,蹂躏亚美尼亚人的土地,把亚美尼亚人的大城市掠夺一空。

趁此良机,卡拉曼贝伊穆罕默德一世趁机邀请他前往小亚细亚地区卡拉曼人出动军队,成功的击溃了几支蒙古以及塞尔柱的军队,给拜伯尔斯看到了其利用价值。而心怀鬼胎的佩瓦内·穆尔因丁·苏莱曼也积极的和拜伯尔斯联系,想要为自己留条后路,表示会及时的出现在战场上,给予蒙古人致命一击。

终于,1277年4月15日,拜伯尔斯御驾亲征小亚,在卡帕多西亚埃尔比斯坦战役中,蒙古人摧毁了马穆鲁克左翼,但大多由贝都因人的非正规部队组成而后拜伯尔斯本人亲自带领部队去处理猛击埃及军队左翼的蒙古右翼,蒙古人很快就开始不支。

但是他们双方都期待着佩瓦内的军队以及来自罗姆苏丹国的援助,不久佩瓦内的军队出现在战场附近,但没有参加战斗,很显然,老奸巨猾的他并不准备把全部筹码压在拜伯尔斯身上,埃及军队最终击败了蒙古人,佩瓦内也带领部队撤出战场。拜伯尔斯对于这样的行为怒不可遏,对部下说道:“只有真主帮助了我们。”

1277年4月23日,拜伯尔斯的军队开入了罗姆苏丹国的陪都开塞利城,卡拉曼贝伊穆罕默德一世也在1277年的格克苏河战役(Battle of Göksu)重创了罗姆苏丹国的军事力量此战后罗姆苏丹国中央政府几乎彻底瓦解,陷入一片混乱的时机,穆罕默德一世在当年的5月12日占领罗姆苏丹国的首都科尼亚。

在赢得初步胜利后,卡拉曼人开始寻求他们自己的中意的苏丹继承人他们觉得现任蒙古人承认的合法“罗姆苏丹”凯霍斯鲁三世,只是蒙古人统治小亚的工具而已,而且他过于年轻和长期被软禁,没有任何威望根本不适合继续成为苏丹。

埃及苏丹拜伯尔斯也不喜欢这个佩瓦内的傀儡,也认为需要换一个苏丹来统治罗姆,当时呼声最高的还是先苏丹凯考斯二世,虽然他已经流亡拜占庭帝国,但是他的威望和影响力依然能够让整个安纳托利亚的突厥人俯首。

由于他的缺席,穆罕默德一世找到一个在放羊的年轻人,宣称他是流亡苏丹凯考斯二世之子吉姆里(Jimri),他被赋予了表面上的权力,成为傀儡苏丹,穆罕默德一世自己则成为了大维齐尔。

后世的奥斯曼史家基本认为这个吉姆里是假的王子,他的正式名字“阿拉丁-阿里-赛尔努斯(Ala al-Din Siyavush)”出现在他的几枚硬币上但后世的奥斯曼史家几乎总是用贬义的昵称“吉姆里”(Jimri)或“米赛斯”(Miser)来称呼他。

总之,这个吉姆里王子还娶了阿尔斯兰四世的女儿,也就成为了凯霍斯鲁三世的姐夫。然而蒙古人的报复行动很快就会到来,诡计多端的佩瓦内也会不惜一切保下自己的权利。

 

 

参考资料:

《史集》拉施特

《埃及通史》王海利

《多桑蒙古史》多桑

《Pre Ottoman Turkey 1071 -1330》 (Claude Cahen)

《Diriliş: Ertuğrul》(Metin Günay)

图片来源:

图一:维基百科:拜伯尔斯

图二:谷歌地图:尼代地区

图三:维基百科:卡帕多西亚地区 地理位置

图四:维基百科:卡帕多西亚地区 岩洞

图五:维基百科:卡帕多西亚地区 基督教壁画

图六:瑞典游戏:卡拉曼贝伊国

 

 




【史图馆】地下城与勇士——罗姆苏丹国的衰亡(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