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公安装备管理制度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2021-07-30 13:55 作者:凌讯网络  | 我要投稿

  制度是什么?制度一般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也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或一定的规格。在不同行业的不同的部门的不同岗位都有其具体的做事规则,目的都是使各项工作按计划按要求达到预计的目的。同理,在公安装备管理方面的建设中,我们同样需要做好制度安排,这样将会对公安装备管理工作产生规范的积极作用。


  (一)建立健全的公安装备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形成内部制度保障


  独立性、规范性、和科学性都是法律和规章制度所具有的特点,对于公安装备管理工作的开展,只有严格遵守了相关制度,才能够很好的排除掉各个方面的主管因素的干扰,实现最正确的决策。公安装备的制度化管理首先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计划公安装备调配制度、完善装备日常管理制度、维护装备应急管理制度、确保战时装备管理制度等等,通过建立由高到低的装备管理的制度体系,形成层层嵌套的制度网,充分实现“有法可依”“有据可循”,切实达到制度设计上的保障力度。


  (二)完善公安装备管理监督机制,形成外部制度保障,确保制度有效执行


  目前阶段的警用装备管理制度在集体的落实和实现过程中不能够很好的执行,出现虽然有制度的确立,却缺少人的准守,有章不循、有令不行的现象时有发生。这里面最主要的原因大概就是缺少相关的督查监督的机制,没有相关监督制度的惩罚措施与对于警用装备的制度进行兜底,导致在装备管理制度的落实上对于责任的追究难。对此公安装备部门要明确监督的途径和手段,既要保障监督制度和监督部门的权威性,又要根据执行任务的实际情况,调动公安民警的自觉性维护装备管理制度。最后,对于责任追究机制,也要确立一套完善的公安装备管理的责任追究制度,包括而又不仅限于上级部门对下级的监督责任和追究,民警之间的相互监督等等。


  (三)创新干部人事管理制度,加强教育培训,建设高素质装备管理队伍


  装备管理部门的领导是对公安装备管理制度化建设的直接推动力之一,他们的态度积极与否直接影响到相关工作的开展顺利与否,对于制度的有效落实也起重要作用。因此科学人事管理制度的功能必须被发挥出来,打造高素质的干部及人员管理制度就很有必要了。对相关干部,要经过公开竞争,选拔出来具有装备管理专业知识的人才,并且愿意承担责任。对公安民警装备管理员来说应增强装备科学化管理的意思。对每位民警来说要能认识装备的性能、懂得装备的使用、会维护装备。


  (四)采用软件硬件智能化结合,使用新型智能装备管理系统形成新的装备管理模式


  现阶段对于公安相关警用装备的管理,或者是使用人为或者老旧的工具进行,同时对于装备的管理制度又异常繁琐复杂,因为繁琐而不愿意去做,不愿意去做以后做就更麻烦,且对于装备管理制度也是一种无视,这样就导致一种恶性循环。所以需要新型的智能装备管理系统来形成新的装备管理模式,减轻人工的工作量,这样对于装备管理制度的建设与维护也起积极作用。新型的智能装备管理系统内应该具有如下功能:对于装备的自动盘点,减少人工登记借出还入信息,对于装备的定期维护提醒,对装备库存量的监督,对于各种报表的整理,解决关于装备申领与审批的麻烦流程问题、能实现数据共享,方便各级领导进行线上监督与视察等功能。据了解目前具备这些功能的新型智能装备管理系统已经在市面有售。所以对于管理装备的应用也要及时更迭,紧跟时代的步伐。


  (五)非正式制度层面——加强公安内部文化建设,形成公安装备制度化管理的内驱力


  文化对于人的影响力可以说是潜移默化且深远持久的了,公安相关部门也都有自己的内部文化。公安装备管理制度化的建设的重要意义在于它通过约束和规范装备的管理行为,最终形成本部门特有的公安文化。因此在公安装备制度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大力培养装备管理人员及公安民警的成本效益,科学管理理念,健全责任理念,法治理念等。通过文化建设,减少装备管理过程中的阻力,为制度化建设提供驱动力。


  总而言之,目前的公安机关对于装备管理制度的建设,主要就是要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创造适合的公安装备管理的制度环境,逐步实现公安装备管理的体系化、科学化、规范化。理性把握装备管理制度,推动制度化管理建设,不断为我国公安部门的装备管理水平进阶更高层次,为公安队伍战斗力提供有力强大的保障。


公安装备管理制度化建设的对策建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