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基础命令合集
tracert 跳跃点
《》用户模式 显示当前所有配置 dis current-configuration
language-mode chinese
save 保存 接口配置 dis thi
[ ] 系统模式 system-view 接口摘要信息 dis ip int b
sysname 命名 路由表 dis ip routing-table
quit 退出当前模式 dis ip pool name 名字地址池 used
? 提示信息 dis ospf peer brief 邻居表OSPF
int e/0/0/0 进入接口模式 dis VLAN 查看
IP ADD IP地址 掩码 dis ip route-static 查看静态路由
undo info-center enable 关闭信息提醒 dis fib 查看转发表
ip route-static 目标 掩码 吓一跳 preference优先级
undo XXX 撤销某个指令
language-mode chinese 改中文提示 《》
CTRL+Z 回退到用户模式
描述信息
description 描述信息不要过长
ip add 地址 掩码 sub 同一个接口配置第二个地址不能同网段
ftp server enable 开启FTP
aaa 进aaa
local-user 名字 password cipher 密码 privilege level 3权限等级 ftp-directory flash:
local-user service-type ftp制定服务类型为文件传输
ftp 地址IP
get 文件名称 复制文件到本地
dis version 路由器系统版本
dir 查看硬盘 以及大小
copy 文件名 aa新名字叫aa
delete 文件名 删除
rename - - 命名
copy 复制
mkdir - - 创建文件夹
cd abc 进入abc
pwd 所在位置
cd ... 退出
move aa.ZIP abc 剪切到abc
unzip xx。zip 解压
dir /all 显示所有文件
[]表示在回收站
reset recycle-bin 清空回收站
undelete 还原回收站里面文件
vrpcfg.ZIP配置文件
[Huawei]header login information "HI"登录前提示消息
[Huawei]header shell information "ok"登录后提示消息
display clock 查看时间
clock timezone BJ add 8:00时区
clock datetime 11:11:00 2017-12-09设置时间 11点11分 17年12月9号
配置Console口登录认证方式
[R1]user-interface console 0
[R1-ui-console0]authentication-mode password
Please configure the login password (maximum length 6):huawei
重设密码
[R1-ui-console0]set authentication password cipher 91xueit
设置登录超时的时间
[R1-ui-console0]idle-timeout 20
[R1-ui-console0]display this
配置路由器允许telnet远程管理
[R1]user-interface vty 0 ?
[R1]user-interface vty 0 4
[R1-ui-vty0-4]authentication-mode password
Please configure the login password (maximum length 16):51cto
[R1-ui-vty0-4]idle-timeout 10
查看连接过来的用户
[R1]display users
查看全部用户接口
[R1]display user-interface
命令分级
0 级 网络诊断命令 ping tracert telnet 等
1 级 系统维护命令 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
2 级 配置命令 sysname R1
3 级 设计系统基本运行的命令 文件系统 FTP 配置文件切换 用户管理命令
连接到路由器的用户分级
0-15级
0级别用户 执行0级别命令
1级别用户 执行0、1级别命令
2级别用户 执行0、1、2级别命令
3-15级别用户 执行0、1、2、3级别的命令
通过console口 用户级别是3级
通过telnet接口 用户级别是0级
设置telnet用户级别为2
[R1-ui-vty0-4]user privilege level 2
恢复telnet默认用户级别
[R11-ui-vty0-4]undo user privilege level
使用用户名和密码验证用户 AAA身份验证
AAA是验证、授权和记账(Authentication、Authorization、Accounting)三个英文单词
han 用户级别1
admin 用户级别3
创建用户的命令用户级别是3的用户
[R11]aaa
[R11-aaa]local-user admin password cipher 91xueit.com
[R11-aaa]local-user admin privilege level 3
[R11-aaa]local-user admin service-type telnet
创建一个用户级别是1的用户
[R11-aaa]local-user han password cipher 51cto.com privilege level 1
[R11-aaa]local-user han service-type telnet
创建一个用户允许console连接
[R11-aaa]local-user admin1 password cipher 91xueit@com privilege level 3
[R11-aaa]local-user han service-type terminal
更改telnet接口身份验证模式为aaa
[R11]user-interface vty 0 4
[R11-ui-vty0-4]authentication-mode aaa
更改console接口身份验证模式为aaa
[R1]user-interface console 0
[R11-ui-vty0-4]authentication-mode aaa
显示创建的用户
[R11-aaa]display local-user
显示aaa的配置
[R11-aaa]display this
查看连接过来的用户
设置
文件管理
列出当前目录中的文件和文件夹
<RA>dir
创建文件夹
<RA>mkdir flash:/backup/
拷贝文件到backup目录
<RA>copy vrpcfg.zip flash:/backup/vrpcfgbackup.zip
将vrp1.zip移动到backup目录
<RA>move vrp1.zip flash:/backup/vrp1.zip
切换到backup目录
<RA>cd backup/
查看所在的目录
<RA>pwd
flash:/backup
使用move在同一个目录下 相当于重命名
<RA>move vrp1.zip vrp2.zip
重命名的命令
<RA>rename vrp2.zip vrp3.zip
删除文件,实质上放到回收站
<RA>delete vrp2.zip
还可以加参数看到删除的文件,带中括号的就是删除的文件
<RA>dir /all
Directory of flash:/backup/
Idx Attr Size(Byte) Date Time(LMT) FileName
0 -rw- 787 Jan 09 2018 23:01:21 vrpcfgbackup.zip
1 -rw- 783 Jan 09 2018 23:14:32 [vrp2.zip]
恢复删除的文件
<RA>undelete vrp2.zip
彻底删除且不带提示 不能恢复了
<RA>delete /unreserved /force vrp2.zip
清空回收站
<RA>reset recycle-bin
把flash中的文件备份到计算机TFTP服务
UDP 69端口 不可靠传输
把flash中的文件上传到TFTP
<RA>tftp 192.168.80.1 put flash:/vrpcfg.zip vrpcfg.zip
把TFTP服务器上的文件下载到flash的backup目录
<RA>tftp 192.168.80.1 get vrpcfg2.zip flash:/backup/vrpcfg2.zip
把flash中的文件拷贝到FTP
TCP的21端口
支持身份验证 可靠传输 TCP
<RA>ftp 192.168.80.1
User(192.168.80.1:(none)):hanlg
从FTP下载
[RA-ftp]get worklog.txt flash:/backup/worklog2.txt
上传到FTP
[RA-ftp]put vrpcfg.zip vrpcfg.zip
设置系统启动文件
<RA>startup system-software divicesoft.cc
指定保存配置的文件
<RA>startup saved-configuration vrpcfg1.zip
查看下次启动使用的系统文件和配置文件以及当前使用的系统文件和配置文件
<RA>display start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