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温带大陆的秋

2018-11-02 13:21 作者:Hyperzoic-Z  | 我要投稿


全盛的秋天,摄于Simon商学院门口步道

总以为,某一次降温之后,当大多数的人们裹上卫衣时,秋天就悄悄地来了。所以,每一次气温的起落,我总会格外地留意秋天的踪迹。这里,没有新闻会报道气象学上的入秋,因此便只能自己估计着时间。气温降下来了,厚实些的衣服也备好了,可是没过几天,却发现那升温的势头依旧不减当年的夏天。时间走到了十月十二日的那一周,几场小雨落过之后,清冽的氛围渐渐在大气之中弥漫开来,湿润的水汽很快收敛,依旧耀眼的阳光却再也无法将温度升高了。秋天,终于还是如约而至了。

这里的秋,一如北国的秋一般,凉得爽气而并不拖沓。我是习惯于骑车上学的,当我在清晨将自己的自行车推出充斥着机油异味的车库时,总是不得不感叹那清晨空气的凛冽。那是一种冲进喉咙的凉意,仿佛漱口的凉水,意欲将你的肺清洗透彻——再过一些日子,那空气就过于寒冷,不宜深呼吸了。这座已然衰落的城还没有完全醒来,满地的落叶尚无人打扫,甚至还会让你怀疑昨夜是否雨疏风骤。不过,方才升起的太阳让这份思绪并无法延伸太久,在影子还没有出现的早晨,阳光的存在仅仅只是了无暖意的陪衬。车轮在不平的小路上颠簸着,所有相熟的与不相熟的房屋街道一概掠过;单调重复的,是渐渐变黄的行道树与落叶的沙沙。

无可比拟的层次感,摄于南40宿舍区

园林设计一直是我毫无了解的领域,可是我总觉得这是一个伟大的职业。因为,那植物的层次,那季节的更替,那形状的杂合,都是动态的过程,在设计时,考虑到四季的变化,观赏的角度,从而在所有方面都力臻完美是多么地困难。可是,校园的绿化设计似乎做到了。秋天,更是一场这一份设计作品的大赏,以杨树、白蜡、枫树为首的落叶植物渐渐成为了黄、橙、红色相交融的渐变色。它们,与那些在秋风之中岿然不动的常绿植物一起,组成了那能够打动所有路人的秋景——只要,你愿意从忙碌的生活中抬起头。即使不用那已经看腻了的手机定格下这一切,只需用双眼去收容,便已足够。

当然,秋天并不只有景物本身是迷人的。秋之美,在于它与生命的联系。这是一个全力释放美的季节,那曾经被掩藏在叶片深处的盛装,面对着寒潮的试炼毫无保留地释放,叶片追求着生命中的最美时刻,而后穿着相同的华服坠落在地上,化为冬日的冻土。常绿植物,一定不会理解这一份勇气,它们不明白,为何这场表演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以数个月的苍凉来换取来年的新生。是故,它们只能成为陪衬,即使屹立着并保持着本我,亦无法在那数十日内打动人们的心。秋之美是一种悲剧美,美在明知要死却向死而生,并且生得难忘,了无悔恨。激情与凋零在这个季节并存。只有老树知道,那一群盛装赴死的孩子们将会在来年春天重生,而后继续这一轮回。繁盛时自需全力以赴,而凋零衰落是亦要从容面对。人们,又是否能比得上黄叶呢?

“倾尽全力的燃烧”,摄于校园的无名步行道

有人曾在秋雨中行走过吗?这或许是人生中最独一无二的体验了。最好,是那种无目的的行走——也许可以打把伞,但是淅淅沥沥的雨总能找到足够的空隙趁虚而入。这时,所有的色调变暗,无法见到不知是否存在的蓝天,也无法预测自己的下一个目的地,匆匆的人群将他们裹挟在大衣之中,你将独身一人,也许是一个赏景的人,也许只是个流浪者。正如郁达夫在《沉沦》最后一段所写的那条通往海岸的路,一切都是模糊而暗淡的,但道路又无比清晰。你也许会体会到一些神秘主义的启示,在这个万物逝去的秋天,窥见宇宙之大,但却无法表述;又或许,只能平添一份排解不去的愁思罢了。

“无可比拟的荒凉”,摄于音乐教室前

秋天或许是一份大自然给予人们的馈赠——在温带大陆的中央,一个异乡人默默地向着黑夜表达着谢意。


所有照片都由笔者摄于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温带大陆的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