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科学论文—— 【一代未必会比一代强】

2023-12-03 17:43 作者:电脑人公司官方  | 我要投稿

         科学论文—— 【一代未必会比一代强】                   本台时间:2023年12月3日星期日                                                博主:电脑超人文化 人类追求强大,一代更比一代强,那么就会出现物极必衰. 【人口爆炸的诅咒】 人口爆炸是西方学者对当代世界人口增长所作的一种悲观论断。其代表人物有P·埃利希、G·泰勒等。埃利希在1968年曾出版 《人口爆炸》一书,泰勒在1970年曾出版 《世界末日》 一书。他们认为,由于人口过度增长,将使地球人满为患,资源枯竭,环境和大气污染。如果不迅速改变这种状况,人类将面临犹如原子弹、氢弹爆炸那样的灾难,“世界末日”将会到来。 大约在100万年前,人类的祖先诞生。数千年前,出现了古埃及、古巴比伦、中国等文明古国。380年前,伽利略提出地圆学说和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思想,哥伦布、麦哲伦等人进行环球旅行,西班牙、荷兰、英国等向世界各地发展自己的殖民地。大约200年前,产业革命爆发,人类发明了各种机器,诞生了工业。正是由这一时期开始,人口数量剧增。距今400多年前的日本江户幕府建立初期,世界人口大约为4亿左右,而1990年约为52亿人,预计2050年将达到100亿。尤其是亚洲、非洲、南美洲等发展中国家,人口急剧增多。此外,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但工业的发展使资源、能源、食品等的消费量不断增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流行于西方的一种对世界人口发展的悲观主义观点。一些学者利用人口统计和人口预测数字,认为当今世界面临着“人口爆炸”的危机,并认为“人口危机”必将导致“资源危机”、“粮食危机”、“生态危机”,现代世界人口增长已超过了土地和自然资源的负载力。这些学者据此警告说,这种状况如果不迅速得到控制,人类将面临犹如原子弹、氢弹爆炸那样可怕的毁灭性灾难。“人口爆炸论”因此而得名。 在人口爆炸论者看来,地球上资源有限,人类正在毁灭性地消耗地球上的资源,人口增长将使资源耗尽,人类将面临灾难性的后果;随着人口增长,人类对粮食的需要愈来愈大,而土地随着化肥的使用,有机质遭到破坏,土地贫瘠化、沙漠化,再加上耕地被占用,粮食来源将更加困难;人口增长使人类对自然系统的压力直线上升,使大气污染日趋严重,使生态环境被破坏。他们进而强调,人口爆炸来自第三世界,认为这些国家的人口发展过快,造成失业和贫困,是世界分为穷国和富国的原因. 【地缘政治狭窄与矛盾众生的生存】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创始主任、外交部前副部长傅莹11月5日,应印尼外交政策协会(Foreign Policy Community of Indonesia)的邀请,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创始主任、外交部前副部长傅莹参加了线上举行的全球智库大会(Global Town Hall),并围绕当前的国际局势发表视频讲话。“当前,我们感受到地缘政治逻辑的回归,目睹了安全对抗和军事冲突的风险在上升。”谈及当前的国际局势,傅莹表示,“地缘政治”这一概念如今又较为频繁地用于描述一些国际行为。例如,欧洲被认为陷入了一场严峻的地缘政治冲突,而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俄罗斯和美国领导的北约的地缘安全碰撞所造成的。 除了愈发紧张的欧洲局势,傅莹还指出,由于美国正加强与中国的战略竞争,亚太地区也面临着重回地缘政治冲突前线的风险。 这种以“地缘政治”为中心的逻辑和话语值得我们警惕。回顾工业化早期的历史,傅莹指出,由于国家的领土和资源有限,地缘政治的逻辑为国家的扩张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由此带来的结果是,国家间将无法避免地将陷入争夺影响力的战争。 基于此,傅莹抛出一个问题:我们是否有办法能够跳脱出这种地缘政治思维,继续建设共同的繁荣?傅莹紧接着指出,亚太地区很可能是第一个需要在这一重大十字路口作出选择的地区。傅莹也相信,亚洲大多数国家都希望维持和平、繁荣的势头,不希望地区议程从经济议题转向军事和安全问题。 同时,回看亚太地区的近代史,傅莹表示,亚洲的成功在于它致力于为共同的经济利益进行合作,同时将涉及安全关切的问题摆到谈判桌上,而非诉诸对抗。正因如此,地区国家产生了共同的安全感,并逐步建立起了精巧的政治、安全对话网络以及合作机制。 “我们可以称之为开放的地区主义和中心主义。亚洲处理分歧的方式为世界提供了宝贵经验。”以南海问题举例,傅莹表示,今年是《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签署20周年,她还透露,目前“南海行为准则”正在进行第二轮文本审读。 在发言的最后,傅莹呼吁,我们应该超越狭隘的地缘政治思维,以地区团结应对外部不确定性,以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复苏。 11月4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回答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提问时,也谈到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签署20周年。赵立坚表示,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20周年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了中国和东盟国家完全有能力、有信心、有智慧处理好南海问题。 此外,谈及近段时间重要的区域性、国际性政治议程,傅莹表示,东盟即将迎来它的“高光时刻”——东盟峰会以及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将于11月8日至13日在柬埔寨金边举行、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将于11月15日至16日在印尼巴厘岛举行、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峰会将于11月18日至19日在泰国曼谷举行。 “东盟将向世界展示,它有强烈的意愿和能力来团结整个地区,并在推动大流行后的复苏中发挥重要作用。”傅莹称。 据悉,11月5日的全球智库大会由印尼外交政策协会(FPCI)与多国智库携手举办,今年的主题为“在分裂世界中保持和平与发展”。此次大会是一场马拉松式的时事讨论会,将持续15个小时,邀请世界各国领军人物,围绕全球重点事务展开对话与讨论,旨在为各国共同应对全球挑战提供一个独立、开放的交流平台。 【弱肉强食主义】

科学论文—— 【一代未必会比一代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