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adoxAAR#29】诺夫哥罗德-冻结资产
在本期战报中,我们将使用诺夫哥罗德开局,达成成就“冻结资产”。

在公元882年迁都基辅之前,诺夫哥罗德是罗斯国家最初的首都。自公元1136年其王公被驱逐后,诺夫哥罗德建立了独特的政治体制,并以“波雅尔共和国”或者“商业共和国”而闻名——共和国由市民议会控制,但军队和国防则授权给封建贵族,我们熟知的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便是其中之一。之后诺夫哥罗德不断向北方和东方扩展领土,并伴随着其控制的与汉萨同盟间的毛皮贸易而愈发繁荣。
但在15世纪,诺夫哥罗德的独立性受到了崛起的莫斯科大公国之威胁:先是在公元1456年沦为莫斯科之附庸国,此后又在公元1471年惨败于莫斯科,国防力量损失殆尽。公元1478年,伊凡三世派军队占领了诺夫哥罗德。自此诺夫哥罗德便被莫斯科完全吞并。然即便如此,该城仍在莫斯科大公国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直到伊凡雷帝时期受到残酷镇压。
16世纪60年代,该城发生了大饥荒,此后又因其自治传统和主张中央集权的沙皇产生矛盾招致了公元1570年的大屠杀。伴随着城市的持续衰弱和圣彼得堡的建设,最终诺夫哥罗德的地位由堪比莫斯科的重要古城降低到了一个省会城市。
引自欧陆风云4中文百科:诺夫哥罗德
对于成就的要求,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两部分来看:其一是以诺夫哥罗德开局,这要求我们必须击败莫斯科,不然一切事务都无从谈起;其二则是将白海节点建设为世界上贸易价值最高的贸易节点。
在Europa Universalis IV的贸易网中,白海节点一直扮演着一个无足轻重的角色,以至于不常游玩东欧国家的玩家看到成就要求时往往会疑惑:“白海节点在何方?距诺夫哥罗德节点几何?有无陆路可通?”事实上白海节点就在诺夫哥罗德节点的下游,只不过其远没有同样作为诺夫哥罗德节点下游的波罗的海节点闻名罢了。

通过贸易地图,我们不难看出白海节点上游仅有诺夫哥罗德节点,且下游则也仅有北海节点;换言之只要我们能避免贸易价值向北海节点外流,那么白海节点就与诺夫哥罗德节点别无二致。而说到诺夫哥罗德节点,大家都很熟悉了,我在之前的战报中也已提到过。简而言之,便是在下游控制波罗的海、克拉科夫、佩斯等节点,阻止贸易价值外流;而在上游沿贸易线路先后向中亚、波斯,印度、蒙古和中国、东南亚诸节点扩张即可。
但这一切都要建立在我们已经控制诺夫哥罗德节点的前提下,固然开局时诺夫哥罗德在该节点有最高的贸易竞争力,但莫斯科及其附庸的贸易竞争力之和亦不可小觑,换言之成就的两部分要求都必须在击败莫斯科的前提下才能实现。而在东欧地区,唯有卡尔马联盟及波兰-立陶宛能与莫斯科相匹敌,其中前者经常因为瑞典的独立而实力大削,因此我们唯一可以依靠的便是后者。不过还好在游戏开局时波兰-立陶宛的军事实力较莫斯科强得多了,依靠其击败莫斯科不成问题。至于具体内容,我们还是在游戏中再行了解。
接下来让我们看一下诺夫哥罗德及最可能成立的俄罗斯理念。

总体来讲诺夫哥罗德的理念在贸易、陆军数量、外交、维稳及海军等诸多方面均有所涉及,但除去+20%全国人力修正之外并没有太多强力理念,且在扩张方面没有任何加成。相比之下俄罗斯的理念则在陆军数量、质量、扩张及外交方面有着很强的加成,配合任务及政体给予的大量核心化花费减成及东正教“圣尼古拉像”提供的侵略扩张影响减成等,能极大加快我们的扩张速度;此外如果运用得当,“西伯利亚拓荒区”这一特殊机制也能很好地帮助我们扩张。综上所述俄罗斯理念远强于诺夫哥罗德理念,更别提前者的任务、政体所提供的远强于后者的巨大加成了;因此在满足条件后我们会成立俄罗斯并换用其理念继续游戏。不要害怕失去诺夫哥罗德政体所提供的各种特殊机制,使用诺夫哥罗德成立俄罗斯所获得的新政体不仅会将这些机制全盘保留,还会增加原沙皇国政体提供的各种新机制及加成。
接下来我们进入游戏详细了解,受制于篇幅原因,部分内容会以文档快照的方式加以呈现:
————统一俄罗斯————

诺夫哥罗德开局位于俄罗斯北部,南面与其历史宿敌莫斯科和它的附庸们相邻;西面自北向南分别与尚属于卡尔马同盟的挪威和瑞典、里加主教区及拱卫其的利沃尼亚骑士团和很可能与波兰建立联合统治的立陶宛相邻;而东面和北面则分别是无穷的荒野与海洋。在这些国家中,莫斯科对我们态度尤其恶劣,且正准备向我们扩张,以我们现在的军事实力很难防御其及其附庸的进攻;因此我们必须寻求足够强力的盟友来保证我们的安全。
一般来讲除我们之外,唯有立陶宛能成为莫斯科之宿敌;而波兰在建立与立陶宛的联合统治后,也很容易与莫斯科拔刀相向,因此立陶宛和波兰是我们前期不错的盟友。但二者均是天主教国家,对信仰东正教的我们并无多少好感;因此如果我们想要与其建立军事同盟,就必须表现得尽可能与之利益一致——即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边波兰将丹麦视为宿敌,立陶宛将莫斯科视为宿敌,那么我们随之跟进。

同时将基辅节点的贸易政策设置为“建立社区”以加快与之改善关系速率。

再授予教士阶层“虔诚的外交官”特权以提高外交声誉。此外在成立俄罗斯之后,我们需要尽可能拔除特权,为国家现代化让路;而我们作为商业共和国的变种之一,市民阶层的影响力往往较高,因此在授予影响力修正大于忠诚均衡点修正的特权或向市民阶层授予特权时需特别留意,确保我们之后能够较容易地拔除特权。

这边瑞典在游戏早期其算是一个还凑合的盟友,我们可以选择支持其独立。

开局后不久我们便可与立陶宛结盟,接下来便可把外交官腾出来做别的事情,例如在特维尔等周边小国境内建设间谍网等。

待特维尔的宣称伪造完毕后,我们便可向其及其盟友梁赞扩张。
这边我们歼灭敌军之后,莫斯科也随之向二者宣战。众所周知AI国家不会在战争状态下主动开展第二场战争,而我们占领着二者的全部省份,莫斯科无法获得任何战争分数,也就无法与梁赞和谈进而向我们宣战。这段时间我们可以寻求改善与波兰的关系以求战后与之结盟。

在和约中吞并特维尔,而梁赞在我们的造核范围之外,因此我们将其外交附庸。

第二项政府改革选择“政治美德”以加快人力恢复。

与波兰结盟之后,我们需要花费一段时间获取到10点人情方能召唤其向莫斯科扩张。这段时间我们可以向利沃尼亚骑士团(及领导其的里加)等周边小国扩张,提升自身实力;

同时让莫斯科吞并几个附庸以进一步降低之后战争的难度。

提前接纳莫斯科文化,降低随征服的莫斯科文化诸省份的核心化花费。

抢先提升至第5级军事科技以缩小与莫斯科的陆军质量差距;虽然其加成较与其相邻的第4、6级军事科技相比要小得多,但总比没有强。

之后再与喀山结盟,防止莫斯科向其扩张从而提升军事实力。

至于授予阶层相应特权、刷高冲击将领或佣兵团、雇佣陆军改革家顾问(+10%陆军士气)等其它提升陆军质量的方法也应尽可能付诸实施,但受限于篇幅,在此不逐个提及。
在各项工作准备就绪之后,我们即可召唤波兰-立陶宛向莫斯科扩张。
显而易见的,本场战争我方占据数量优势,且相比于莫斯科陆军来讲,我们也有一些质量优势;但友军的质量就不好说了——特别波兰-立陶宛的开局君主卡齐米日四世还是个4/4/1的军事天才。因此在战争中我们要确保能够及时支援到友军,避免被敌军以少胜多。

在这一前提下我们可以尝试去歼灭周围的小股敌军,进一步拉开数量差距。

固然俄罗斯的理念、政体和任务等为我们提供了大量核心化花费减成,但我们距离成立俄罗斯还有很长一段时间,且诺夫哥罗德自身没有任何核心化花费减成;因此我们还是首发行政理念以降低核心化花费,增加行政容量。

第三项政府改革选择“抽签”以提升统治者能力,避免长期处于4/1/1等神君的统治之下。

在和约中收回全部核心省份,同时夺取莫斯科、弗拉基米尔等成立俄罗斯所必须的省份。这边可以将部分省份割让给附庸以减少我们自身的核心化花费。

击败莫斯科之后,我们暂时安全了。这段时间我们可以用来种出文艺复兴思潮以减少科技花费,

顺带成为列强之一。

在符合条件的省份祝圣都主教以尽快提升牧首权威,加快传教速度及人力恢复速度;并尽早启用圣像机制。

我们周围的国家中只有莫斯科和立陶宛占据着与我们同文同宗的省份;其它国家的省份对我们来讲都是异文异宗且缺乏宣称,向其扩张收益不大。对于这些国家,我们秉持着扩张为辅,要钱为主的原则,减轻我们前期的经济压力。

吞并梁赞之后,我们便获得了哥萨克阶层,不要忘记向其授予特权。

停战结束后再次向莫斯科扩张。在陆战方面仍旧是提前升级军事科技,再利用数量优势全歼敌军主力部队。

在和约中征服任务要求的全部省份及普斯科夫、雅罗斯拉夫尔等诺夫哥罗德节点的贸易中心省份。无需特地与喀山接壤,其会在战后主动向莫斯科扩张的。

前中期我们主要在东欧地区扩张,这些省份普遍发展度较低且距离中欧,中东等天主教/逊尼派国家密集的地区较远,侵略扩张影响问题不是很严重。但我们接下来要征服大量异文异宗的省份,维稳压力较大,因此地理大发现时代首项时代能力选择“封建法理法”以降低维稳压力。

二发外交理念以降低省份战争分数花费,同时加快附庸吞并速度。

向瑞典扩张,征服任务要求的全部省份、贸易中心省份斯德哥尔摩;此外再夺取法伦大铜矿的所在地达摩斯科根以尽可能地破坏瑞典的收入来源。至于剩余的战争分数,索取战争赔款即可。

之后向大帐扩张。这边他爆了大量篡权叛军,我们强行占领其省份会导致较高的人力损失;且大帐距离奥斯曼较近,贸然向其扩张可能会导致奥斯曼加入针对我们的包围网。因此在获取足够战争分数之后我们直接索要一些战争赔款即可。

再像喀山扩张,征服原属莫斯科的全部省份,再征服贸易中心省份喀山及金矿省份兹拉托乌斯特。

吞并莫斯科,统一东斯拉夫诸国。

现在除去被匈牙利所拥有的喀尔巴阡鲁塞尼亚之外,一切未被征服东正教、东斯拉夫文化组省份均位于波兰-立陶宛境内;且此时卡尔马同盟及莫斯科等我们昔日的威胁业已消除;所以接下来我们最主要的扩张对象便是波兰-立陶宛。因此在此我们撕毁与波兰-立陶宛的盟约,转而与其宿敌奥斯曼结盟。

与奥斯曼结盟后再次向大帐扩张。这边大帐及其盟友乌兹别克都是游牧国家,其在非平坦地形作战会有冲击伤害减成,因此我们选择引诱其主力至非平坦地形再与之作战以求将其全歼。

与乌兹别克和谈,仍旧是索要战争赔款即可。

与大帐和谈,优先征服萨拉托夫、萨莱等贸易中心省份。这边诺盖被大帐、乌兹别克所瓜分,那么我们夺取其核心省份奥尔达

以释放诺盖,在之后的战争中收核心。

我们作为商业共和国之一,行政点数充裕时可以在非本埠节点的贸易中心省份建立贸易站以提升我们在该节点的贸易竞争力,同时减少建造贸易建筑所需的花费。

获得对奥斯曼的10点人情后,我们便可召唤其向波兰-立陶宛扩张。这边奥斯曼的陆军质量远强于波兰-立陶宛,我们只需为其提供士气支援,尽可能保证全歼敌军即可。
此外我们拥有一些诸如艾泽尔、奥兰等仅通过海峡与周边省份相邻的省份,我们可以先将敌军大部队引诱至这些省份,再派出海军封锁海峡进而将其全歼。


议和之前我们选择“圣尼古拉像”以降低侵略扩张影响。

在和约中尽可能多地征服省份,优先夺取任务要求的但泽、梅梅尔及哈尔科夫,

以在战后放出附庸切尔尼戈夫收核心;此外由于本局游戏中条顿骑士团整体转进纽马克,我们放出但泽收核心。

战后与奥地利结盟,以求其在我们将来向欧洲扩张时提供帮助。虽然本局游戏中其并未与勃艮第、波希米亚及匈牙利中的一者建立联合统治,且丢掉了神圣罗马帝国皇位,整体实力并不算太强;但作为一个东正教国家,其已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再次向喀山及其盟友乌兹别克扩张。本场战争我们占据着陆军数量质量双重优势,因此战争细节在此不提。
与乌兹别克和谈,收回附庸诺盖的核心,并夺取伊希姆;此外为尽可能多地建立西伯利亚拓荒区,我们在收回前文所述省份的前提下尽可能征服其与未殖民省份相邻的省份。
至于喀山,我们在收回诺盖的全部核心后直接吞并即可。

战后在伊希姆放出附庸哈萨克收核心。

在完成“地跨两大洲”“接纳文艺复兴”及“大城市”三项时代目标后,我们即可开启黄金时代。

待行政科技提升至10级后,我们便可成立俄罗斯,并换用其理念。

————冻结资产————
三发宗教理念以提升维稳能力,同时获得宣战理由。

俄罗斯任务开始时允许我们将任务所提供的所有永久宣称转变为普通宣称以换取包含-15%核心化花费的永久修正。而相较于临时宣称,永久宣称恰好多出15%核心化花费减成。这边我们会向很多任务树不要求的地区扩张,且奥斯曼已吞并克里米亚,卡住了我们在亚洲扩张的任务;因此我们选择获取该永久修正。

待贸易中心省份所在区域的所有省份传教完成后,我们将这些省份加入贸易公司,提高我们在该节点的贸易竞争力并获取额外商人团。

成立俄罗斯之后,我们便解锁了现代化机制,在现代化程度>90、总发展度>1000且已羞辱宿敌的前提下我们即可点选决议获取比我们目前拥有的“大卫彻共和国”更为先进且强力的政体:

但授予阶层特权会导致月度现代化降低,为尽快改革政体,并为之后的专制主义时代做准备,我们需要尽可能地拔除诸阶层的特权;


但诸如“附庸吞并政策”及四项领地权对我们的扩张仍然有很大作用,暂且不要拔除。此外授予波雅尔阶层农奴制系列特权会导致我们失去几乎所有现代化程度,且成立俄罗斯之后我们也不太缺人力了,因此在此授予其解放农民系列特权。

此外我们也可以通过向其它国家购买/盗取等方式获取更多现代化程度,在此不一一细说了。
第六项政府改革选择“行政区划”以增加行政容量。

继续向瑞典扩张。与其盟友条顿骑士团和谈,在索要战争赔款、转移贸易竞争力的同时要求其改宗东正教,

以提高我们作为东正教信仰守护者的增益,同时给现任神罗皇帝找点麻烦。

与瑞典和谈,在战争分数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夺取其省份,优先夺取其在波罗的海节点的省份。

再次向波兰扩张,在收回附庸全部核心省份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征服省份,优先征服沃伦及切尔卡瑟以在战后放出附庸加利西亚-沃里尼亚和基辅收核心。

吞并挪威,进一步提升我们在北海节点的贸易竞争力。

与西方国家的战争结束后,我们继续在东方扩张。先从地处中亚的乌兹别克开始。这边乌兹别克召唤了我们的宿敌、其宗主明帝国加入战争。以我们现在的军事质量击败费拉不堪的明军不成问题,但目前我们并没有向明帝国扩张的道路;因此在和约中羞辱其以达成改革政体要求,同时顶格索要战争赔款,加速其天命的衰退。

至于乌兹别克,我们在收回哈萨克全部核心省份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征服其省份,优先夺取卡拉卡尔帕克

以放出附庸河中,在之后对帖木儿的战争中收核心。对于河中和哈萨克共有核心的省份,我们优先归还给哈萨克——毕竟我们会先吞并其。
此外再夺取萨卜泽瓦尔和巴达赫尚以在战后放出附庸呼罗珊及哈萨克收核心;剩余的战争分数优先夺取位于其下游波斯节点的贸易中心省份。

吞并瑞典,提升我们在北海、波罗的海的贸易竞争力,即减少诺夫哥罗德及白海节点的贸易价值外流。

吞并察合台。战后我们便可继承其附庸叶尔羌,因此不要在后者上面浪费战争分数。

再次向波兰-立陶宛-萨克森扩张,征服全部东正教、鲁塞尼亚文化组的省份,依旧是优先收回附庸的核心领土。

由于我们夺取了扎波罗热,奥斯曼在极端愤怒下断绝了与我们的盟约,那么我们接下来便要准备向其扩张。

向瓦剌、海西女真及其宗主明帝国扩张。
这边明帝国境内的叛乱过于严重,因此在战争分数足够征服玉门节点内的所有省份之后我们便可与之和谈。

至于瓦剌和海西女真,我们将战争分数尽数用于征服省份即可,依旧是优先夺取贸易中心省份。

召唤盟友奥地利向奥斯曼扩张。这边奥斯曼的兵种点数较我军高出不少,因此要避免分散围城从而被奥斯曼军队各个歼灭。
在和约中征服成就要求的克里米亚地区;同时夺取托尔朱和阿布哈兹以在战后放出附庸保加利亚和格鲁吉亚收核心。

向朝鲜扩张,优先夺取符拉迪沃斯托克、平壤及汉城三座贸易中心省份。

向朝鲜扩张之后我们的侵略扩张影响有些严重(因为在计算战争分数时省份发展度最多按30计算,但朝鲜的省份发展度大多超过了30),需要暂停扩张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内我们寻求与奥斯曼和联合统治了波兰-立陶宛-萨克森的匈牙利之宿敌西班牙结盟以求在之后的战争中获得其帮助。

目前我们拥有河中、呼罗珊、阿富汗、保加利亚、格鲁吉亚等大量附庸,外交理念提供的附庸吞并速度减成不太够用。因此四发影响理念以进一步加快附庸吞并速度。不过也就到此为止了——1594年后我们也就没什么核心可收了。

再次向帖木儿扩张,在收回呼罗珊及阿富汗全部核心省份的前提下征服塔巴里斯坦以进一步提升我们在波斯节点的贸易竞争力。

这边明王国的叛乱问题还是很严重,因此我们向新生的顺帝国扩张,仍旧是将战争分数悉数用于征服省份。

之后我们便可吞并受其保护的瓦剌及海西女真,将草原游牧部落消灭殆尽。

这边明王国碎了一地,那么我们在之后的战争中将这些军阀照单全收即可。

再次向匈牙利-波兰-立陶宛-萨克森(全恼)扩张,在和约中吞并立陶宛以统一波罗的海节点,此外尽可能多地征服波兰地区的省份以求完成任务。

通过任务,我们获得了两个殖民者用以殖民以卡斯卡迪亚为首的北美洲西北部诸省份,但西班牙已然占尽先机。因此我们选择“原住民镇压政策”以加快殖民速度,尽可能地与之争夺剩余的几个省份。

再次向奥斯曼扩张,收回附庸保加利亚及格鲁吉亚的全部核心省份。这边的和约将停战期定格在1495年,届时拜占庭及埃雷特纳的核心都已消失,我们也就没必要再尝试放出其来收核心了。

再次向莫卧儿扩张,征服其在波斯节点的全部省份。

前文提到北海节点是白海节点的唯一下游节点,而除去我们外,仅苏格兰、大不列颠及吕贝克三国在该节点有着贸易竞争力,为达成成就我们必须向三者扩张。这边吕贝克自不必说,苏格兰及大不列颠位于不列颠群岛上,以我们的海军实力向其发起进攻较为困难,因此我们先与军事实力较弱的苏格兰结盟并索要军事通行权,将陆军提前运抵其省份后再向大不列颠宣战。(事实上并不需要,我们在迁移贸易本部后的那一刻便达成了成就)。

再次向匈牙利扩张,尽可能地夺取其境内的东正教省份。

向兰纳扩张,在收回附庸大越全部核心省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征服其省份。

这边全球贸易思潮在莫斯科起源,即其所处的诺夫哥罗德节点已经是世界上贸易价值最高的节点;因此我们只需在战争结束后将贸易本埠迁移至白海,便可使后者成为贸易价值最高的节点。

再次向奥斯曼及其盟友白羊扩张,这边将白羊完全吞并;同时尽可能征服奥斯曼境内的东正教省份。

待迁移贸易本埠后,我们便可达成成就“冻结资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