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姐妹日常】XI.冷战

2022-04-08 19:24 作者:TSFHp  | 我要投稿

21:16.


“小宝贝你又来了。”


“今天晚上想跟你睡。”


“我大概会玩到比较晚,你不介意的话就躺下吧。”


“还在打使命召唤吗?”


“是的。这次玩的是第7部,也是所有使命召唤系列游戏中剧情最扑朔迷离,难度相对较高的一部。我之前已经困难难度打通了一遍,这一次我以老兵难度从头开始再来一遍。”


“你能讲一讲不?”


“不太好,因为剧情虽然扑朔迷离,但也仅仅是在呈现的时候时空顺序打乱了而已,当你打通之后把它捋成单线就不那么复杂了。不如你先别直接睡,过来看我打,以你的水平,理解这些剧情应该是轻而易举。”


“我就是想偷个懒,不去动脑子而已。你跟我直接讲嘛,好不?”


“唉......你不太爱玩这种游戏,代入感可能会比较差,我还是边玩边讲吧。首先这是一个基于冷战时期真实事件虚构的一个故事,而且因为是美国人的游戏,有刻意抹黑苏联的成分,虽然他们实际上连自己也黑。第一关在古巴,基于历史上真实的猪湾事件。我不知道你对此是否有什么了解,没有的话我跟你说说这个。”


“我还没有怎么挖掘历史,你讲讲吧。”


“此事发生在1961年4月17号。在此前,随着卡斯特罗上台,距离美国佛罗里达州仅80英里的古巴的美国买办阶级被推翻,美国和古巴的关系随之急剧恶化。美国不止一次想要通过暗中支持侵略或暗杀卡斯特罗的方式推翻古巴当时的政权,并最终在这一天实施了一个入侵计划。具体的方案比较冗长,但主体是这样的:令1500名此前已接受CIA秘密训练多年的古巴反动分子在古巴猪湾登陆,在美国海空军的配合下推进并强攻总统府,击杀卡斯特罗。然而,CIA错估了这批人的实力和古巴人抗击侵略的决心,他们占领滩头之后就未能再前进一步,三天之后绝大多数人都被俘了。这出表面秘密掩藏实则路人皆知的公然入侵使得CIA的信誉严重受损,同时古巴也从独立探索变成了寻求外界支持,最后彻底倒向苏联,然后就演变成了1962年众所周知的古巴导弹危机。导弹危机是人类进入现代文明以来最接近彻底毁灭的时刻,这个你估计更熟悉。”


“嗯。我遇到的文明中很多都没能挺过像导弹危机这样的事件,发生之后就开启相互毁灭模式,然后就是整个行星表面被彻底摧毁,变成废土。你要不听我把之前没讲完的故事说完?”


“可以啊。后来你和那个你原本的暗杀目标在那个废土上又干了些什么我也很好奇呢。”


“其实也没什么。持续数小时的核爆并没有杀死所有的生命,我依靠生命探测还是找到了2000多名幸存者,他们躲在了不同的掩体里,但那些掩体的出入口早已全部被核爆炸毁,如果我不去救他们迟早都会死。然后我就花了几十年带着他们重新建设了第一个城镇,到他们能不依赖我在废土上挣扎求生的时候我就去下一个行星了。他与我一下子就抛下了成见,共同负责重建的计划,我走的时候他也老死了,临走前我任命了一个继承人,就是这样。”


“那他们有没有把你当成神去崇拜?”


“并没有。虽然是我把他们救出来的,但他们并不知道。我在他们的眼中更像是一个远征队的队长。后来的故事虽然艰辛,但总体来说那几十年还算是充满和气的。”


星尘钻过虫洞拿了两瓶杨桃汁,“你喝一瓶。如今再想起这些我其实不怎么伤心,因为我找到了朋友,和他走过了一段艰难卓越的旅途,只有连朋友都找不到才会很难过。”


“实际中的猪湾行动失败了,游戏中的也是如此。尽管击杀了卡斯特罗,但那只是一个替身。然后主角团不得不大逃亡,而本作的主角梅森就因为掩护队友放弃了逃跑的机会而被抓。总算是打到了第二关,梅森被关进了苏联沃尔库塔的劳改营,在那里他认识了一个叫雷泽诺夫的人,两人很快结成兄弟。第二关便是他们率领劳改营内的囚犯发动起义,越狱的故事。”


“等下,雷泽诺夫好像反复地在说几个人名must die.” 由于星尘也在,减减并没有戴上耳机,游戏音效全部外放。


“你注意到了。这个就是最重要的一条暗线,后面会挑明的。另外,这里其实也是黑了一手苏联,历史上沃尔库塔的劳改营也发动过起义,但被苏军血腥镇压了。”


......


“打完了。这一关前面并不算难,因为一直都是在捡起敌人的武器战斗,所以弹药几乎是无限的,掩体也比较多,稳扎稳打就可以。不过,最后的驾车逃亡很看运气,要是吃了RPG直接就领盒饭了。注意,接下来还有第二条线,主角是哈德森。他和梅森同时在调查一件事。”


“我听见了一个叫Nova 6的东西,是这个吗?”


“是的。这东西算是整个COD黑色行动系列的一条线索,是一种毒气,接触就死。这一部之后会告诉我们它是怎么来的。”


“我记得地球上的各个国家好像签订了禁止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的公约。”


“是的。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是这两个条约的缔约国,比如美国。美国全球各地都有秘密的生物实验室,有的就在搞生化武器,你应该是知道的。”


“我当然知道,不过我也没有办法。他们要是搞出了真实的生化危机,咱只有跑的份。我可不想看到未来我心爱的人变成丧失理智的怪物,然后我不得不亲手杀死。”


“估计在那之前你一定会打破你的戒律,接管地球。”


“说说而已。我满世界溜达,哪个世界毁灭了其实都跟我没关系,但现在有你们在,我不会袖手旁观。”


“咱们都不是一般人,但一般人就会成为这种争霸的牺牲品。你可能需要拓展一下你的视野。拿经典的棋手,棋盘和棋子的例子来说的话,你不是唯一一个能掀翻棋盘的人,但你是唯一一个能阻止棋盘被掀翻的人。”


次日1:35.


“快打完了。你应该已经了解了主线的大部分内容吧。”


“嗯。我现在总结一下,你听我说的对不对哈。后面梅森执行任务时突然出现的雷泽诺夫都是他内心的幻象,雷泽诺夫早在沃尔库塔越狱的时候就牺牲了,真实情况是梅森在那里被斯坦纳洗脑,但雷泽诺夫的话变成了思想钢印,加上他超强的意志力,洗脑并没有完全生效,他还是杀死了斯坦纳和克拉夫琴科。雷泽诺夫被关进沃尔库塔的原因也很简单,他当时的头德拉科维奇早就想的是抓走斯坦纳,取走nova 6另有所图,而不是杀死和摧毁,他和那些被拿去试验的无辜苏联士兵都不过是牺牲品。另外,在洗脑的时候梅森被给了一串数字,数字对应着一个地方,这个地方也只有他知道,CIA无法破译。而哈德森的那一条线就是正面寻找nova 6.”


“基本上都是对的。这最后一关就是真相大白的时候,梅森回想起了数字对应的地址,然后CIA立即对此地发起突袭。其实到这里故事本身已经结束了,但我觉得还有很多东西可以额外想一想。COD17也有一个相似的故事,只不过此时手持反人类武器的从苏联变成了美国,那个的剧情也很有意思,但今天的话就先搁下。”


“COD黑色行动感觉折射出来的还是冷战时期双方为了相互确保毁灭在核武器的基础上进行的各种拓展,比如说像这一部里派人潜伏在对方国境内释放化学武器,或者是通过代理人来削减对方的势力范围,堵死对手。导弹危机也是一样的,代理人出现在了美国的家门口还带着核弹,谁都不愿意活在对方的五分钟打击范围内,因为这真的无处可逃。最后苏联撤走古巴的导弹,美国撤走土耳其的导弹,也算是平等交易。不过这种暗线的博弈我也只能说到这里了,更多的资料或许可以在德国找到。德国统一之前东德西德到处都是特工,或许如今的历史资料能留下那个时候的间谍战。”


“到时候你带上我。”


“没问题。不过我又想了回来,冷战虽然导致全人类长时间明显地处于毁灭边缘,但客观上极大促进了科技的进步。人造卫星和载人航天,登月的阿波罗计划,发射向太阳系外的旅行者和先驱者,计算机和集成电路的大规模应用也都和冷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1950-60年代也被认为是美国最高的巅峰,社会结构非常合理,做到了吃得饱穿得暖,普通人向上层流动的渠道也是足够开放。”


“是这样的。那个时候美国的税率最高可以达到94%, 而当时的大资本家因为担心被毁灭全都同意这如此高的税率。这极大优化了财富的再分配,同时也让科研机构有了充足的资金开发尖端科技。你看现在,苏联解体之后,老美的税率已经非常低了,马太效应有多严重你也知道。安逸就会促生懒惰和愚昧,只有时时刻刻挂上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才能使人清醒,催人奋进。”


“问题还是在于你的目标在哪里,你是追求存量博弈还是追求新的增量。我的感觉是纵观文明的发展,其中往往遵循着存量博弈和增量发展的反复变换,长期处于存量博弈就意味着发展的停滞,而从存量到增量的变换要么是战争,要么就是突破性的科学技术。解决各地的发展不平衡也是一种增量,但这个不可持续。对于冷战而言,双方互相头顶上都挂着成千上万枚核弹,存量博弈显然是自取灭亡,必然要在各个科技方向上寻求突破。美国最后靠着的是市场的优势和戈尔巴乔夫的作死取得胜利的,但市场优势才是他们的王牌。如今发展增量的动力被无可扩充的市场和安逸的氛围抹去,现在的美国是以一种存量博弈的视角对抗中国的,就好像咱俩以前是你我各吃一碗饭,我不服气,必须要吃的比你多,所以我从别的地方找食材,给自己再做一碗;但现在没有额外的食材了,你吃一碗饭,我没东西做我的第二碗饭,那我为了吃的比你多就只能抢你的,坏招自然就全用上了。”


“很写实的比喻。你有用过这种坏招吗?”


“当然有,但前提是环境对我不友好。如今我在家里可以说是每一天都无比惬意,哪里用得着背后算计这样的小人手段。”


减减并没有回应,她重新投入到了关卡的挑战中。


“下次你玩COD17的时候叫上我。我有点顶不住了,得先睡。”


“其实我也很困。你再坚持一下,我马上就打完了。”


(你露出来了一条腿,是嫌被窝太热吗......我想个办法给你换床薄一点的被子,毕竟你这家伙要是熬夜了能睡好久,着凉了可不行。)

(哎呦我去原来是在说梦话,吓了我一大跳。好家伙,你居然梦见自己跑到了海边,怪不得会踢被子。我还是接入到你的梦境里吧,别又和以前一样一下子飞出银河系去。)

【姐妹日常】XI.冷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