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流感的有效方法,流感鼻喷疫苗您有了解吗?
近几年由于新冠的全球大流行,很多人开始对流感更加重视了。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流感以及流感的预防。
一、什么是流感以及流感的危害
流感是因为流感病毒感染呼吸系统导致一种疾病,本质就是病毒感染。流感我们一般就简称为流感(Flu),有较强的传染性,流感的症状可轻可重,主要原因是流感的病毒类型不同以及每个人的体质不同。 流感最常见者为高烧、流涕、喉咙痛、肌肉酸痛、头痛、咳嗽和疲倦感等。孩童可能会出现恶心和呕吐,但这在成人并不常见。因此如果小孩出现胃肠道的症状,也应当注意流感的可能性。 严重的流感可出现相关并发症,包括病毒性肺炎、继发细菌性肺炎、鼻窦感染以及造成其他疾病恶化,如气喘或心脏衰竭等,严重的会导致死亡。
流感在全球每年都会造成约300万至500万件重病案例,其中有约25万至50万名患者死亡。致死的案例多半发生在小孩、老人或长期病患者。严重而大规模的大流行暴发并不常见,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大流感也有记录,比如著名的西班牙大流感。
西班牙流感
流感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它会造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借由空气迅速的传播。根据流感病毒感染的对象,可以将病毒分为人类流感病毒、猪流感病毒、马流感病毒以及禽流感病毒等类群。可感染人类的流感病毒有甲型、乙型、丙型三种。至于病毒的具体结构这里就不再介绍。
二、流感病毒的感染过程
流感病毒的传播大致可分为三种。
直接传播:传染者的飞沫接触到感染者的眼、鼻或口;
空气传播:即吸入传染者经咳嗽、喷嚏或痰液所产生的悬浮粒子;
接触传染:如手眼接触、手鼻接触、手口接触等。
流感病毒的感染过程大致可以描述为从鼻口腔黏膜到血液循环:
流感病毒通过鼻腔和口腔进入呼吸道:流感病毒经鼻和/或口被吸入呼吸道,呼吸道黏膜是其最初的感染部位。
病毒侵入呼吸道上皮细胞,并在细胞内复制:流感病毒通过血凝素蛋白(HA)结合宿主 细胞表面受体并启动感染,经过胞吞作用进入细胞并在细胞内复制。
释放的病毒进入血液循环:
随后流感病毒借助神经氨酸酶蛋白(NA)的作用从宿主细胞内释放,通过呼吸道进入血液循环并感染身体其他部位。

流感病毒的传播能力比较强,受感染的患者无论在发病前后均可能具有传染性。 空气传播途径的粒径约为0.5至5µm左右,只要吸入一粒就足以致病,而平均每次喷嚏会产生约40,000颗飞沫颗粒。感染者可能会出现打喷嚏或咳嗽的症状,每次喷嚏或咳嗽会释出50万颗以上的病毒。在人体实验中,患者的症状期与可传染期类似,但可传染期会较症状期早一天。儿童的传染力较成人强,可传染期约从症状发生前一天至感染两周后。免疫力不全的患者可传染期甚至可长达两周以上。
三、如何预防流感?接种流感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
任何疾病最好的治疗方法都是预防,从前文对流感病毒的介绍我们也不难总结出流感的预防方法。
首先是通过传播途径进行预防。比如防止触碰眼睛和口鼻、勤洗手(用肥皂水、酒精等具有杀伤病毒的消毒剂)、避免和感染者亲密接触。如果自己感染了,也应当做好防护,尽量不要传播病毒,比如生病时不外出、不随处吐痰等,打喷嚏的时候捂住口鼻等。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疫苗的预防。疫苗大家都比较熟悉,就是保留了病毒的免疫原性,但是杀灭或者减弱病毒的致病性。当疫苗接种后,这种减活或者灭活的病毒仍然可以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产生相应的抗体和免疫细胞,但是不会导致人体致病。等到人体下次接触真正的病毒的时候,就会快速的释放对应的免疫细胞和免疫因子,抵御病毒的感染。
虽然每年的流感疫苗并非 100% 有效,但它仍然是抵御流感的最佳方法。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建议高风险族群施打流感疫苗,这包括孩童、老人、医护工作者、有气喘、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和免疫力低下的人。
四、接种流感疫苗对预防流感的作用到底如何?
目前国内有灭活流感疫苗和鼻喷流感减毒活疫苗两种疫苗可选,中国流感疫苗接种技术指南中明确提及,儿童接种鼻喷流感疫苗的效果要优于接种灭活流感疫苗,所以,在这里,主要探讨一下鼻喷流感减毒活疫苗的保护作用。
1、鼻喷流感疫苗在使用上无痛且舒适,极大提高儿童的接种高意愿度,为更多儿童带来保护!
儿童群体有多次预防接种的注射史,对注射有恐惧心理。儿童自制力较低,一旦产生害怕、恐惧心理,会抗拒或躲避接种,并且会通过哭闹、逃跑等方式尽可能拖延时间,导致预防接种无法顺利进行。
很多小孩不愿意接种疫苗主要是因为要打针,害怕打针是人的天性,而鼻喷芦柑疫苗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既然不打针,也就不会产生针眼红、肿、痛、硬结等不良反应,接种更安心。
2、鼻喷流感疫苗能够模拟人感染流感病毒的全过程,保护更全面。
首先我们知道流感病毒的感染要先感染呼吸道,因此鼻喷流感疫苗可以在鼻腔就能产生黏膜免疫,然后在体液和细胞中继续产生免疫,因此鼻喷疫苗的免疫反应会更加全面,保护效果更好。
鼻喷流感减毒活疫苗可迅速激发人体三重免疫应答,针对不同部位的病毒进行防御:
鼻黏膜给药,产生黏膜免疫(IgA抗体),在鼻腔形成第一道免疫防线。
产生体液免疫(IgG抗体),清除体液中的流感病毒。
产生细胞免疫(T细胞),清除细胞内的流感病毒。

3、鼻喷流感疫苗具有交叉免疫,产生更广泛的预防作用。
我们知道病毒的蛋白是比较容易变异的,有些疫苗针对的病毒蛋白一旦变异,预防效果就会打折。而这种流感减毒活疫苗(LAIV)是将流感病毒整体接种到人体内,机体免疫系统对于病毒的识别比其他裂解疫苗和亚单位更加全面,其中包括了一些保守结构蛋白,这些结构蛋白诱导产生的特异性抗体对于交叉保护起到一定作用。一旦病毒发生变异,免疫系统依然会启动预防作用,消灭病毒,保护机体!


4、鼻喷流感疫苗通过鼻腔喷雾接种,3天后可在鼻腔产生IgA抗体,起效快速。
接种流感减毒活疫苗3天后即可产生鼻黏膜IgA抗体,快速起效。关于3天产生保护性抗体,也是有数据证实的。一项开放标签、双臂临床试验,受种者接种2006-2007流行季的鼻喷流感减毒活疫苗(LAIV)和灭活疫苗(TIV),结果显示:
①与免前相比,80-100%的受试者的鼻腔灌洗液中检出了针对疫苗株的特异性黏膜IgA≥2倍增长。
②受试者的黏膜IgA抗体分泌的峰值时间从第1天到第10天不等,黏膜IgA中位峰值时间为接种3天后。
参考文献:
戴玮真, 陈美珠, 翟梅英. 情绪干预对儿童预防接种疼痛及恐惧的影响.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17, 23(3):95-97.
Garra G, Singer AJ, Domingo A, et al. The Wong-Baker pain FACES scale measures pain, not fear. Pediatric Emergency Care, 2013, 29(1):17-20.
Mohn KG, Smith I, Sjursen H, et al. Immune responses after live attenuated influenza vaccination. Hum Vaccin Immunother. 2018;14(3):571-578.
郑眉. 基于流感病毒保守抗原的广谱流感疫苗研究进展.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9, 42(4):198-202.
Mohn KG, Brokstad KA, Islam S, et al. Early Induction of Cross-Reactive CD8+ T-Cell Responses in Tonsils After Live-Attenuated Influenza Vaccination in Children. J Infect Dis. 2020;221(9):1528-1537.
Hammitt LL, Bartlett JP, Li S, et al. Kinetics of viral shedding and immune responses in adults following administration of cold-adapted influenza vaccine. Vaccine, 2009, 27(52):7359-7366.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5). The Global Action Plan for influenza vaccines: report of the tenth meeting of the Advisory Group of the WHO Global Action Plan for Influenza Vaccines.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https://apps.who.int/iris/han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