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历史科普】1971年北京针织总厂的福利制度

2023-08-26 15:58 作者:云舟文化  | 我要投稿

北京针织总厂始建于 1952 年,位于北京市中心。1971 年,共有职工 3400 人,其中 60%是妇女。针织总厂产品种类繁多,包括纺织品(棉织物、合成纤维织物)到成品衣物(毛衣、夹克等),全年产量为达 2000万件。该厂生产的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销售,还出口到东南亚、中东、非洲以及东欧。
工厂有编织、漂洗和缝纫三个主要的车间,另外还有一些辅助车间,如负责修理和改造设备的机修车间。除此之外,工厂还有有一个可以全周托管小孩的托儿所,一个负责提供一日三餐的食堂。两名女工和工厂革委会的副主任向我介绍了职工的生活和工作情况:
“我们特别注重改善工作条件,这是党指导我们这样做的。我们关心职工的生活福利和保护工人的主动性。在旧社会却大不相同,资本家不关心这些问题。
“车间里有空调,可以保持温度恒定,还有保障工人不受伤害的保护装置。有时因为忽视保护装置造成一些意外,但这种情况很少发生。少数设备不够安全的话就必须更换。在特别炎热的车间,像有烘干机的车间,工人可以获得特殊津贴,可以多吃肉、多休息。当然,主要的问题还是要减小高温的影响。烘干机周围的高温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会尽量减小它的影响。你刚才看到了好些装冰块的车,这就是我们降温的方式。工厂还为工人提供了洗澡设施。
“在缝纫车间店,我们每天工作 8 小时,中午有半小时午餐时间。还有两个 15 分钟的体育运动时间,防止过度的劳累。这也是我们的军事演习时间,因为我们必须时刻准备,对付帝国主义的侵略。

北京针织总厂图片 1968年

“我们厂有医务室,而且每个车间都有赤脚医生。厂里要求医务室的医生每天都要到车间巡查。这样工人就不必到别的地方去看病。如果遇到厂里的医务室治不好的病人,我们马上把他们送到医院。工厂的对面就有一个医院,在这个地区还有另外一家医院。咨询和医疗都是免费的。工人病休期间照样拿工资。
“当然,我们不能说我们已经尽了足够的努力来改善工作条件。我们必须做出更大的努力,因为不断有新的问题需要解决。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新的矛盾也在不断出现。
“女工每月多休一天假。怀孕七个月的孕妇每天只工作 7 个小时。当孕妇从事的是操作脚踏板缝纫机等难度较大的工作时,她们只在怀孕的前六个月继续原工作,此后将调换工种。遇有特殊困难,医生会推荐更换适宜的工作。正常分娩的女工有 56 天的带薪产假。如果难产,产假增至 70 天。孩子一岁之前,哺乳的母亲每天有两次半小时的休息时间来哺育婴儿;此后的六个月,母亲每天有一次半小时的哺乳时间。孩子 18个月后就停止母乳喂养。18 个月到 7 岁的幼儿可以全时送托儿所,每周只呆在家里一次;但如果妈妈不想让把孩子全天放在托儿所,可以选择只在下午或者白天把孩子放在托儿所。厂里保证为所有的儿童提供足够的空间。我们不知道 56 天至 3 岁的婴儿的准确数字。三岁到七岁的学龄前儿童有两百多。
“厂里的平均工资为每月 54 元,从 30 元到 102 元高低不等。最低生活保障是每人每月人民币 12 元。如果工人的家庭人均收入不到 12 元,厂里将提供津贴。离退休职工领取原工资的 60%。
——(法)夏尔·贝特兰《中国的WHDGM一工业组织》


【历史科普】1971年北京针织总厂的福利制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