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党史,红色印记:乳山夏村十字街惨案,英烈不朽!
夏村,时为胶东四大村之一,六七千人的村庄,地处交通要道。是东去文、荣、威各县及海港码头的必经之路;是西通蓬、黄、掖革命根据地必经之路;南到乳山口港,北通烟台港,是我党东西南北秘密交通联络的重要枢纽。
“一一四·暴动”失败后,数百名地下党员被敌人残酷杀害,形势非常紧张。为了联络站的安全,顺新栈先后多次迁址。最后一次迁到夏村四神庙对面,租用王天敏的房子。继续顽强地开展秘密联络工作。随着抗战的深入,根据工作需要,顺新栈延伸为敌工站,即在原来的工作基础上,增加了新的任务,深入敌人内部,开展对敌瓦解、策反及搜集和传递情报等工作。

编辑
在日寇和国民党的双重打压下,在那腥风血雨的战争年代,顺新栈的英雄们,是如何开展工作、具体做了哪些工作?历史的印迹随着烈士们的英勇牺牲而消失了。于今,没有人知道详细情况,没有办法还原顺新栈的方方面面,实是历史的遗憾。今天,我们只能从烈士们遇难前后,简要叙述一二,聊以告慰英烈们的在天之灵。
1941年6月,胶东抗八联军骨干、24杂牌军黑司令之一的国民党顽固派秦毓堂部(俗称26旅,老百姓称之为“二六鼻子”)由文登县阪子口村迁住现乳山市腾甲庄。秦匪进驻之后,网络当地的反动势力,扩大其反动武装,妄图消灭八路军东海独立大队及地方抗日武装力量。对共产党员及革命群众进行大肆屠杀,以维持其反动统治。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编辑
1942年3月14日正逢夏村山会,为了打击反动势力,八路军东海独立大队18名武装便衣队潜入山会,在顺新栈成员的配合下,袭击了秦部三团团长赵伯英及赶山会的49名匪兵,抓捕匪兵14人,缴获长枪14支。因此,遭到了敌人的疯狂报复。当天夜里,李庆新在顺新栈召开秘密会议时,被暗藏在对面四神庙暗洞里监视的国民党参议员、恶霸分子王福堂发现,并立即向秦部告密。
次日晨,赵伯英即带大队人马窜入夏村,将顺新栈站长李庆新、地下联络员宋廷泗、宋英贤、王明竹、崔言义、胡凤令、王日楼7人逮捕,押至腾甲庄据点监狱,昼夜酷刑审讯,7人始终坚贞不屈,敌人穷凶极恶狠下毒手,于3月24日,将7位英雄押赴夏村的十字街口行刑。7位英雄赴刑场时,只穿着单衣,被五花大绑。面对死亡,他们大义凛然,口中大骂敌人,有的人还用脚踹敌人。寒风凛冽,大地阴沉,惨无人道的敌人举起了屠刀,一刀刀砍向了自己的同胞,7位英雄相继倒地牺牲。十字街口烈士的鲜血染红了周边的土地。整个夏村笼罩在极其恐怖的阴霾之中。
当天,可恶的秦部竟然与日寇沆瀣一气,来对付抗日英雄,共同制造了这场惨案。秦部负责清街戒严及行刑,日寇在空中飞机侦查,用机关枪扫射,配合地面戒严、行刑。赵伯英等对7英雄先砍头后射杀,致烈士们尸无完尸、尸无完肤。
这是胶东抗战史上惨烈的一页,是秘密战线上诸多惨案中最为惨烈悲壮的一例。
夏村十字街惨案已经过去70多年了,但是,她那动人的音弦不减当年,仍然沁人肺腑;她那惨烈悲壮的场景,今天读来,仍然催人泪下,哀悲之极。
前世之事,后事之师,希望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记住历史,记住先烈,记住自己的使命。是无数的仁人志士献出了青春,献出了生命,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安宁。我们如果忘记了过去,就意味着失缺——失缺了灵魂,失缺了气魄,失缺了坚硬的脊梁,失缺了英雄们打下的美好江山!
真若如此,历史就会重演,我们必将悔之莫及!我们的历史使命就是,向英雄们学习,不忘初心,誓死卫国,永葆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