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这5种肺癌患者容易出现白肺,注意5个预警信号

2023-01-30 16:04 作者:玫克微朵  | 我要投稿



最近,关于「白肺」的讨论越来越多。



有新闻报道湖北武汉一位70岁的老奶奶,感染新冠后没发烧、没咳嗽,突然神志不清,送医检查血氧只有七十多,CT检测双肺都已经白化!


一时间各种猜测四起,「白肺」到底是什么?特别是对于我们肺癌患者,更是担心,如果出现了「白肺」,会不会对病情有影响?

  01  

什么是白肺?


其实所谓的「白肺」,并不是一个专业的医学名词或者疾病,而是根据形态学衍生的一个简单叫法,最早是一些医生为了描述严重的肺部疾病而取名的。
健康的肺是由通气功能正常的肺泡组成,这样的肺泡充满了空气,在 X 光和CT上都是透光的,并且显示为「黑色」。




但如果肺部有严重的疾病,比如肺炎或者肺部肿瘤,或者有大量的积液,让健康的肺泡组织被破坏。肺里的密度增高,透光性变差,这时在X光和 CT 上就表现为一种烟雾笼罩的「白色」。
随着肺部受到破坏的部分越来越多,白色的范围会逐渐扩大。当白色覆盖面积达到了70%-80%,被叫做「白肺」。这个阶段患者会出现低氧血症或呼吸窘迫。

温馨提示:不是有了「肺炎」就是「白肺」,但当「白肺」出现,可能代表着肺部问题已经比较严重了。



  02  

哪些情况会引起白肺?


引起「白肺」的原因其实有很多,只要正常的肺泡被破坏了,肺泡里面的气体被液体替代、或者肺泡塌陷了,都会出现「白肺」的情况。

有四种情况是比较常见的:严重的肺水肿、肺不张、肺梗死,以及严重的肺部炎症
比如重症肺炎,像最近新冠感染后的重症肺炎患者,也可能合并了细菌感染,肺泡被炎症渗出物充满,导致严重缺氧。
如果受影响的肺部组织较多,患者往往需要气管插管,用机器来帮助通气,不然呼吸会很困难,甚至有生命危险。

  03  

哪些人群容易出现白肺?


哪些人容易出现重症肺炎,或者哪些人容易出现严重的肺水肿,就容易出现「白肺」。重症新冠引起的肺炎,多见于以下五类人群:
1. 年龄65岁以上


2. 免疫抑制状态,比如接受化疗、放疗等治疗的肿瘤患者


导致肿瘤患者免疫抑制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1)肿瘤患者的免疫器官发生病变,自身的免疫细胞不能正常的代谢循环,导致免疫细胞不能参与免疫应答,机体出现了免疫缺陷。


(2)化疗、放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单抗双抗、CAR-T治疗、骨髓移植等治疗方式在消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以不同方式导致不同程度机体正常细胞的损伤,其中即包括了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如多数化疗、靶向治疗会导致血细胞计数降低。这些抗癌治疗的副作用对免疫系统具有致命性打击。



3. 有重要器官慢性疾病史(比如心脑肾肺等)
有心脏病、中风史、慢性肾脏病、在做透析的患者,还有肺气肿的患者,以及一些长期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的人群。
4. 有多种并存疾病
比如既有心脏病,又有肺病,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也需要小心。
5. 病情进展快的患者
如果感染新冠后,患者迅速出现了血氧饱和度下降,低于94%,尤其发生在以上四类高危人群身上,就要更加小心,说明损伤已经累积到了肺部,需要去医院密切监测。

  04  

什么时候可能需要CT排查是不是有肺炎?


如果属于以上高风险人群,以下五个指标可以帮助快速排查,有任何一条都代表要警惕起来,及时就医:

  • 高热不退,比如持续5天,还在39℃以上;

  • 呼吸急促,一分钟到30次(正常成人一分钟呼吸在20次以下);

  • 体温恢复正常1~2天,突然又出现了39℃以上的高热,伴有呼吸急促;

  • 精神状态很差,一天不如一天,或不见好转;

  • 血氧饱和度仪检测,血氧饱和度低于93%(老年人血氧低于95%需多加观察)。


特别要当心的是,体温数字不是病情轻重的硬性标准,尤其是老年人,基础体温通常偏低,感染后可能不发烧或仅轻微低烧,并不代表情况良好。
如果老人感染后血氧出现下降(相比日常数值下降超过5),或者有憋气、胸闷的情况,一定要警惕。
提高警惕的同时,也希望大家不要过度焦虑。如果只是单纯的咳嗽,不伴有呼吸困难,不伴有发热,不伴有精神状态差,不建议去做CT;有黄痰也不是要去排查肺炎的标志,也不需要去做CT。
提示
虽然「白肺」并不是新冠病毒感染的常见症状,但对老年人和处于免疫抑制状态的肺癌患者来说,感染后的危险程度不能轻视。
当前,引发肺炎的主要病原体是新冠病毒,接种新冠疫苗有助于预防肺炎

文章来源

丁香医生.有这5种情况的肺癌患者容易出现「白肺」.2022-12-28


这5种肺癌患者容易出现白肺,注意5个预警信号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