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随笔五分钟 :【仍是少年4】
每天随笔五分钟
计时开始:
倒计时15846天
【仍是少年4】
分配2
上期说到我被分到“第一大队”,去报道的时候,才知道原来还有个步骤,就是要与“第一大队”两个主要领导见见面。
我与小波一道先是去见见“大队长”(其实不叫这个,不过为了保密,就这么叫吧),当时这位“李大队长”都说什么了,我是一点没记住,于是可以想象到大概都是基础的问了问我们的情况,说了说要好好干之类的话。
然后我们又去大队党委书记那里,这位大领导与我老爸多少算是认识,大概属于不会互相求着办事,但见面了总要寒暄一下的关系。
也许是这一点给了我一点胆气,让我多少放松一些。
尤其是在他问我“会不会打篮球之后”。
后来我才知道,这位领导爱好篮球,同时今年也是单位篮球赛的比赛年(这样的比赛大概两年一次),他也在物色选手。
而我对篮球属于又菜又爱玩的典范,说热爱谈不上,但不玩又总想。算是有点瘾吧。
听他问我会不会玩篮球,我自然是忍不住放开了说。
当然,我敢说也是有底气的。
那就是我是个“稀有蓝领”,属于球场上经常被忽略,但真上了场绝对有全队BUFF加成的类型。
因为在那个时期,篮球场上“蓝领”这个词才刚刚叫开。
大多数玩篮球好的人,往往都是备受瞩目的校园球星,他们往往球技好,进攻手段多样,并且常常是持球手。
球星嘛,当然要进攻,要持球,这最闪亮了。
至于“蓝领”,不叫他们蓝领之前,甚至都没有多少目光会给他们。
可懂点球的都知道,如果不是经过专业训练,这样的校园球星往往在球场上的“脏活累活”上投入较少,防守、篮板、挡拆、卡位虽然都很重要,可是有几个人体力那么好?“球星嘛”,总要多留点体力给进攻的。
所以我们能看到,职业比赛上每个队至少要有一个这样的蓝领,他们不闪耀,数据往往也不好,但对胜利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最起码脏活累活他干了,自己的球星队友才能全力发挥自己的攻击力。
我就是这样的蓝领,球风类似于现在NBA勇士队的德拉蒙德格林。
只是我这个年纪的篮球爱好者深知“蓝领”的作用,但他们那一代可不这么认为。
我老爸就是如此,作为曾经的“大队”级控卫的他,一直对我的打法嗤之以鼻。他曾这么说过我:你是小前锋?小前锋必须会进攻,还是主攻,你会吗?
然而时代不同了,进攻固然好,蓝领也非常重要。
与我老爸同一时代的这位领导,自然也是这个看法。
果然后来“第一大队”组建篮球队,就没人找过我。
不过我当时侃侃而谈,跟这位领导安利我这个稀有蓝领,并且给他普及如今球场上蓝领的重要性。
那份“我管你是谁,我懂的我就敢说”的样子,肯定给他留下不浅的印象。
至少从办公室出来的时候,小波多少有些松了口气似的对我说:
你还真敢说。
时间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