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苏联AT-T全地形车,拥有它就能在西伯利亚雪原驰骋

2020-10-27 14:01 作者:丹书战史  | 我要投稿

与世界大部分国家不同,苏联因为其国土纬度偏高,受到气候环境的影响,其生产生活、国防军事都不得不面对更多的泥沼、雪原等恶劣环境,也正是如此苏联成为世界上研发全地形车型号最多的国家之一,各种履带式、轮式全地形车层出不穷、性能各异,其中AT-T就是相对较早的一款大型全地形车。

AT-T

二战后,苏联在探索南极的科学道路上也不甘落后,先后派出多个批次的考察队伍,不过苏联缺少能在南极使用的机动车辆,于是紧急研发了“企鹅”全地形车,这是一种基于PT-76水陆两栖坦克和BTR-50P装甲运兵车技术发展而来的装备,作为一种全履带车辆,“企鹅”的设计非常成功,它曾多次带领科考人员进入一些此前没能实地探索的区域,并且有两辆被留在某处充当永久基地。

不过“企鹅”最大的缺点就是内部空间狭窄,这一点和苏式坦克等装备很相似,狭窄的空间无法储存足够多的物资,也没有很大的空间展开生活、工作,对于动则数月的南极科考而言实在是不太满意。苏联的解决办法就是数量来凑,一辆不够用那就多上几辆,不过这始终只是临时解决方案。

“企鹅”

鉴于“企鹅”的成功,加上苏联本土西伯利亚地区对全地形车也有很高的需求,另一种新式的全地形车Artilleriyskiy Tyagach Tyazholiy被研发出来,该车简称AT-T;所以这里简称的AT并不是我们常见的AT车胎(All Terrain Tire的简称,意为全地形轮胎),Artilleriyskiy Tyagach Tyazholiy的意思是重型火炮牵引车。

AT-T的底盘和传动系统取自T-54中型坦克,发动机改到车体前方;上层建筑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驾驶室采用常规汽车的构造,是从ZIS-150卡车的驾驶室放大的来,能容纳包括驾驶员在内的4名成员,后方的货箱可以运载5吨的货物,或者容纳16~18名成员,顶部有可拆卸的帆布篷。

AT-T

发动机为一台415马力的12缸V-401液冷柴油发动机,该发动机也曾大量用于坦克,性能方面绝对可靠。发动机有两套起动系统,一套为11千瓦的电机启动,另一套备用的为压缩空气启动。

行走装置和T-54也很相似,5对直径830毫米的负重轮采用独立扭杆悬挂,前置主动轮,LG-13钢制成的履带板具有6000千米的使用寿命。

AT-T

作为能在严寒地区使用的特殊车辆,车内的加热、通风系统当然是必不可少的,至少在南极使用期间人们反应车内温度很适合,不用穿着厚重的外套。AT-T配置了250 kN的绞车,位于车后方货箱下面,使用直径28毫米的工作绳,可用于救助或者自救。

AT-T重约20吨,长7.043米,宽3.17米,高3米,车内载油量高,最大行程1100千米,最大行驶速度35千米每小时,能拖曳25吨重的火炮。

AT-T

除了在南极科考中使用,AT-T被大量运用于西伯利亚地区的地质勘探、科考、石油开采等任务中,在军队中往往被用来拖曳移动雷达、重型火炮等大物件。AT-T的相关生产工作一直持续到1979年,据说今天仍然有不少还在使用。

AT-T也进行过进一步升级研发,这就是“Kharkovchanka”,主要是安装带有涡轮增压的发动机,扩展了履带宽度,采用新的驾驶室等,不过“Kharkovchanka”的产量不高,远不及AT-T。


苏联AT-T全地形车,拥有它就能在西伯利亚雪原驰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