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叟异闻录2】雄狐报恩

靖康间,一书生行道于某山,忽闻凄厉之声。索而寻之,得一白狐,入于猎户之阱,恻隐之心动,释之。白狐踉跄俯首,似人言,须臾归于山林,不见其踪。书生异之。
书生后官于南宋,虽非显爵,亦有亨通。一日,书生闻后院有异响,窥窗牖,见一白衣后生。后生见之,曰:“恩公,不记得当年山中白狐否?”书生愕然,须臾,抚掌曰:“子为山中之白狐耶!吾记之也!”
书生延之入室,闭门窗,未惊动家人。书生曰:“不料白狐修得人形,大功德也!”白狐曰:“吾修炼千年矣,当年误中猎人之陷阱,几乎功亏一篑。幸得恩公菩萨心肠,今方得以人形相见。”书生曰:“读圣人之书,当有好生之德,何足挂齿。”
白狐曰:“今某特来报恩,恩公有何愿,吾当为之。”书生见白狐美若女子,其声甚媚,虽苏杭之优伶不足与之共论,故邪心顿起,欲淫之。白狐从之,事毕,白狐飘然而去。
后数日,书生忽病,卧床不起,不进茶饭。家中上下,求医问药,皆不能治。书生弥留之际,有道士不知从何而来,自言能治官人之病。家人求之,道士画符,焚之入水,蘸水点书生之颔,其口微开,复灌之。书生复苏,食米粥一碗,红枣数。家人跪谢道士,欲与之金银。
道士曰:“贫道乃出家人也,何须此黄白之物。“且问书生何故中妖,书生见不可隐,以实告。
道士告其家人曰:”汝主救狐时,此时恻隐心动,故累积阴德,于功名有成。前日白狐报恩,然汝主人淫心动,与白狐合。白狐者,天下之妖物也,北虏乱我中华,故妖孽横行,其所以见,非修行之功也。吾正寻妖于此,恰望妖气云集,故来,视之,行于经脉矣,今虽活之,命必不长。”
未二年,书生果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