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今天】玛格丽特撒切尔成为英保守党第一位女领袖

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1925年10月13日-2013年4月8日),英国右翼政治家,第49任英国首相,1979年-1990年在任,她是英国第一位女首相,也是自19世纪初利物浦伯爵以来连任时间最长的英国首相。她的政治哲学与政策主张被通称为"撒切尔主义",在任首相期间,对英国的经济、社会与文化面貌作出了既深且广的改变。在担任首相前后高姿态地反对共产主义,而被苏联媒体戏称为"铁娘子",这个绰号甚至已成为了她的主要标志。

1970年,进入爱德华·希斯内阁担任教育及科学大臣。1975年出任保守党党魁,1979年率领保守党重夺政权,展开保守党长达18年执政。其领导保守党在1979年、1983年和1987年三次大选中接连胜出,仅次于哈罗德·威尔逊。1990年未能击败党内对手迈克尔·赫尔塞廷,宣布辞职,其后她所属意的候选人财政大臣约翰·梅杰参选并最终获胜,11月28日正式离任,结束长达11年半的执政。1990年下台后,继任的保守党约翰·梅杰政府以及工党安东尼·查尔斯·林顿·布莱尔政府,依然沿行了她所推行的经济变革,该政策方向持续到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

2013年4月8日,撒切尔夫人因中风病逝,终年87岁,骨灰被安葬在切尔西皇家医院墓地、亡夫丹尼斯的坟墓旁边。撒切尔夫人曾四次访问中国,并于1984年在北京代表联合王国和时任国务院总理的赵紫阳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为香港回归中国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担任职位】撒切尔夫人在1959年成为保守党议会成员在伦敦北部的芬奇利服务直到1992年,作为其MP。1961年任年金和国民保险部政务次官。1964年任下院保守党前座发言人。她的第一个议会后,她在麦克米伦的政府担任养老金的初级部长。从1964年到1970年,工党在执政时,她曾担任爱德华希思的影子内阁的职位数。希思在1970年就任首相撒切尔夫人被任命为教育局局长。1970年她为内阁教育部大臣时,坚决执行自己废除工党政府的综合教育计划,为减少政府经济开支而实行取消对小学生的免费牛奶供应,提高伙食费政策,因为这样她成为英国当时最不受欢迎的女人。
1975年2月当选为保守党领袖。在1975年她批评西方对苏联的缓和政策,是持批评意见的为数不多的政治家之一。1979年5月3日保守党大选获胜,撒切尔夫人出任首相,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她上台便抛弃了“共识政治”。撒切尔信奉货币主义理论,上台后就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她主要采取四项措施,一是私有化,二是控制货币,三是削减福利开支,四是打击工会力量。
82年的马岛战争的胜利和一个四分五裂的反对派帮助撒切尔夫人在1983年换届选举中赢得压倒性胜利。1984年,她侥幸逃生,当爱尔兰共和军种植在布莱顿的保守党大会的炸弹。在外交事务上,撒切尔夫人与美国总统里根的密切的政治和个人关系,基于对共产主义的共同的不信任,与自由市场经济思想相结合。撒切尔夫人被戏称为英国的“铁娘子”。她热烈欢迎改革派的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的崛起。
在1987年大选,撒切尔夫人在办公室赢得了前所未有的第三个任期。但争议性的政策,包括人头税和她反对任何与欧洲更密切地结合起来,保守党内部分裂,从而导致一个领导力的挑战。

【为政举措】在1975年当选为保守党领袖后,她批评西方对苏联的缓和政策,是持批评意见的为数不多的政治家之一。1979年保守党大选获胜后,撒切尔夫人出任首相。她上台便抛弃了“共识政治”。
在撒切尔夫人出任影子内阁环境事务大臣期间,她提议取消用以支付地方政府服务开支的人头税,从而增加了保守党的支持度。她同意基思·约瑟夫从男爵(Sir Keith Joseph, Bt)所说,指希思的政府在货币政策上失去了控制。而当希思在1974年第二次大选中再次落败后,基思·约瑟夫从男爵打算挑战希思作为保守党党魁的地位,可是他不久因在演说中失言而放弃角逐。结果,二人决定共同培养与基思·约瑟夫理念相同的撒切尔夫人。
欢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