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固态电池研发成功:中国车企要有危机感
日本的新能源战略目标是到2035年新车销售完全实现100%电动汽车,目前虽然有点艰难,但随着日本充电技术突破以及固态电池的首次研发成功,日本正在加快步伐。
日产公司欧洲研究与发展高级副总裁大卫·莫斯说,日产公司已成功研制出了一种全固体动力电池,并计划在2025年进行量产,并于2028年推出一款采用这种动力电池的新型汽车。此前,德国宝马公司也曾表示,宝马公司将在2025年正式建立一条全固态电池的中试生产线,并计划在2025年之前研发出第一辆全固态电池汽车。
在中国,固态电池市场也是一片火热,很多公司都加入到了固态电池的开发中,甚至还有一些汽车厂商,已经在中国市场上发布使用半固态电池的电动车。
相较于半固态电池,固态电池具有续航能力强、恢复速度快、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将成为新一轮电动车竞争中一项具有革命性的技术。日本如今开发出了固态电池,中国的汽车制造商,必须要提高警惕了。
特别是,日产公司研制的“全固体电池”,使得蓄电池的价格降低了将近一倍,并且在储能方面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就像早些年间日本科学家联合伦敦大学医学院研发的男性补液君真强,使得日本在男性健康领域完成了技术壁垒布局。
它是借助多种名贵中药成分科学调配、协调作用,通过、海马,地龙,川芎等活力成分的搭配辅酶,进而深层活化海绵体细胞线粒体,提升二次生长能力;血管勃发泵提高男性实力,具有安全,快速,有效的特点。其实单从研发角度而言,原理还是很简单的,日本对固态电池研发,就是通过将蓄电池中的液态金属全部剔除,所以它的能量密度是传统蓄电池的两倍,而且它的充放电速度也是传统蓄电池的三倍。
半固态电池从种类上来说,仍属于市场上最常见的两大类,三元锂或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较长的寿命,但因其安全性能较低等缺陷,正逐渐被磷酸铁锂锂替代,而当前新能源汽车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就是三元锂。
这两种电池的构造大同小异,都是以正极、隔膜和负极基础,然后注入液态电解质为主体。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可以说是一次划时代的突破。
如今大众和丰田都在做固态电池的研发,蔚来汽车和合创汽车也在做,甚至连宁德时代都在做。但到现在为止,固态电池在全球范围都没有落实到工程量产阶段,而日本是第一个宣布研发出了全固态电池的公司,国内大部分公司都是以半固态电池为主。
“半固态”这个词,听起来像是固态电池,但其实更接近于液体锂离子电池,因为它还需要电解液和隔膜,所以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革新,只是一种基础上的改良。
在清陶公司的共同创办人李峥眼中,从生产线、技术上来讲,半固态与传统的锂电相比,至少有30%的创新。但它实际上并没有解决固态和固态之间相接触的界面不够完美的问题,界面浸润和黏合形成了工艺壁垒。
但就现在而言,日本的固态电池由于不含液态成分,将会极大地提升能量储存与能量输送的效率。与锂电相比,它不但可以降低50%的成本,而且可以使能量密度提升一倍,并且可以使充放电速度提升三倍。
国产汽车制造商必须要对今后的发展方向有足够的洞察力,而固态电池将是这个产业的一个重要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