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女性可以恋爱脑吗?看北大宿舍聊天嘉宾上野千鹤子的感触
看北大宿舍聊天与上野千鹤子的对谈,其实很有感触,但有些朋友们却一直在指责她们是“娇妻”,说她们都结婚了甚至有小孩,所以不配谈论这个话题。我说实话,我很不喜欢一些朋友们对于所谓“娇妻”或者已婚女性这样的指责,尤其是说她们不配成为女性主义者。
我忽然想起了之前看到的那位研究女性主义却步入婚姻的博士,她将她的故事呈现出来之后,也受到过这样或者那样类似批判的声音。我觉得这就是在用一种很固化的等级制度在划分甚至分裂女性群体,因为每个人接受到的知识和思想深度是不一样的,每个人“觉醒”的程度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选择也是不一样的。
女性主义的意识培养具体到个人来说,是对于父权制社会的审视,是对于家庭结构的反思,是对于周围女性包括自己的困境的理解,但它绝不意味着要求个人一定具备勇气去打破这些东西,也并不是说屈从这种现有的主流的生活方式就一定是你的错处。它只是指出问题所在,却并不会要求每个人都能彻底地解决问题。
而且对于说已婚女性就不配成为女性主义者这种说法,或许本质还是以一种父权制下长此以往的权力结构来定义的女性主义,这种“不配”本身就带有浓烈的歧视的味道,我相信我所接触到的女性主义是鼓励也是勇气,是包容也是共情,但绝不会是歧视和打压。女性主义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没有配不配得上这一说,因为它就是存在无限的可能,一些身陷家庭的女性,一些拥有孩子的女性,一些被世俗称之为“恋爱脑”的女性,她们都有可能也都会成为女性主义者,这和她们的社会身份或者实际状况并不冲突。因为她们都有对于女性困境的有所反思,对于当代家庭结构或者婚姻制度有所审视,对于社会上女性问题有所关注的人,她们立场的不同是由于每个人的视角存在偏差或者知识获取的多寡,而视角偏差和知识储备是最不能成为攻讦和打压的理由的。
我还是那句话,还是希望女性群体内部能减少一些对于彼此的恶意,接受这种认知的参差,而不是互相攻讦对立甚至走入不同的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