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科学实践,修炼成为一个“全人格”的真人(给演员的建议)
建议(不一定对,仅供参考):
一、关键词:“全人格”的“真人”
通过科学实践(通过科学表演方法和现代化影视工业体系,体验不同人生),修炼成为一个“全人格”的“真人”,
并让观众用这面“全人格”的“真人”之镜,观照自己(观自在,观众看剧、代入、在观众生中观自己(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是演员的最大吸引力、真正价值所在,
其中自有真正的自由、自在,“坐听无弦曲,聆通造化机”(吕纯阳真人),“此中有真义,欲辨已忘言”(陶渊明先生,第一义不可说,道可道,非常道),
唐朝儒释道融合之后,中国人骨子里包含有这样的文化基因,这是很多外国人求之不得的,做演员可以把这文化基因有意识淬炼、扬弃、修养,直至“真人”。
二、用科学方法熟悉自己的身心
建议在等待的时间里,
一方面,系统熟悉自己的身体这个“生物机器系统”,进而由身体到身心(物质决定意识,肉体影响精神,身心入化,入微,是物来则应,应物不迷,过去不留的重要基础),
具体方法是正念冥想,太极拳(包括混元桩),形意拳(三体式等基本桩法,尚派形意拳桩法、拳法B站有视频,但谨慎联系,防止练伤),瑜伽等,
注意学习公认科学有效的课程,请公认合格、负责的教练,科学训练,底线:避免练伤身体,
一方面,系统学习心理学,行为科学等(学经济学,那么行为经济学应该学过),见后文。
提醒:欧美教材都必须经过系统的意识形态审核把关(教材必须体现欧美意识形态),现代心理学教材(中国的心理学,如唯识学(玄奘法师就是唯识学的代表人物),不易读进去,可选修),大部分都是翻译过来的欧美教材,注意识别教材中的“杂质”,科学批判学习,避免洗脑。
三、做演员,如何做到物来则应,应物不迷,过去不留?
(给其他站友的建议,转发供参考)当前的重点,可能是:
如何科学有效识别和理解自己的情绪,
正如吕纯阳真人《百字铭》中强调的:“动静知宗祖”,(后面的“真常要应物,应物要不迷”,这里面道理是一以贯之的,和南怀瑾选集中的“物来则应(应物不迷),过去不留,是一个意思,儒家格致诚正(修齐治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也有这个含义和功夫在里头,…)
搞清楚起心动念尤其是重要念头的来龙去脉,
而不是不自觉地受各种情绪影响、控制乃至奴役,
是一个真正(自立自强)自主之人的自然而然、必须要走的路,
这需要有针对性的看相关心理学书籍,如行为心理学,动机心理学,自我发展心理学等(当当网心理学排行榜靠前的书籍,同一种类型书籍,选择哪一本,注意兼听则明,综合当当网、豆瓣、知乎等对同一类型书籍的评价,),
专业书籍若看得太枯燥,可以先看武志红老师、陈海贤老师的一系列书籍,
从心理学入手,找到头绪后(理论指导),慢慢逐步看其他书籍。
所有推荐的书籍、内容,都有局限,注意科学智慧批判辩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