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不同视角解读灵性话题的迷思

2022-07-30 15:15 作者:LTN小跟班  | 我要投稿

是那些关于个人用其他角度去分析灵性是否正确的这样一个探讨


首先这个是对之前用编码的方式来转换思维方式进行解离的方法有一个很好的补充。

那我们进入今天的话题

我想探讨所谓的数学模型或者说科学模型去探讨灵性是否矛盾?

(我的解读是人都会有自己熟悉的解读转换方式。

比如厨师,会用切菜,炒菜,做食物的思考角度。

程序员,会使用编辑器,数字模型,程序转化的角度。

上班族,有可能会使用,工作完成程度,与同事的关系。周围自己熟悉的角度)

 

因为我们以前固有的思维里面,就是讲到数学的话,好像习惯性会说数学是比较严密的,同时又是比较循规蹈矩。

然后大家就是很正常会有这种疑问,觉得用数学模型探讨灵性是不是限制了灵性这种很流动的东西。

 

其实我们看东西的视角,包括我们那些信念系统,很大程度上只是一个单一视角的解读。如同盲人摸象。

最左边那个白色,代表是一切万有,然后中间那个圆整个都是红的,表示是我们的小我。

但实际上小我和一切万有,没有完全分隔开来,是完全重合的。只是说从一个没有显化出来的角度和一个显化的角度去相应而已。为了说明方便,我在这边展示把它分开。

假说没有学习赛斯或者说没有跟灵性接触,很多时候我们的小我跟一切外有完全是分隔开来的。

然后小我所看到的那个色彩就是红色。同时在那个状态的自己完全没办法看到一切外有那个白色。

但是随着小我的放松,就看到右边的那个白色慢慢的显露出来。

就是我的框架慢慢的松动了,开始接受我知道的只是一部分,以至于我大多时候搞错了所谓的事实。比如我觉得做不到,就是这个结果。

相同的这张图也一样是3个圆,现在这条白的这个小的范围所突出来的这一块就是假想,是我们现在用数学去探讨的这个灵性,而那个白色就是代表一切万有。

 

那我们就像中间和右边的这2个圆。只是看到与这个角度相应的这一块,而白框随着这个圆整个旋转起来的话,就是表示我们每个人视角的不同。

因为你可能就是另一个角度的白框,和我那个角度并不是完全符合。没法说他是错或者对。

但是你说他是否限制了灵性的那个流动性,我私人觉得是没有这个问题。

 

就像刚才讲的那个白的是一切万有,如果说比较接近的话,那会有相应的光通过。然后我们相处的时候感觉就好像很惺惺相惜。

 

但是如果我们两道缝差的比较远,没有交集的话。就好像没有什么话可说或者你就不会赞同我的观点。

实际上我感觉周围这一切整个是一切万有所精心设计的一个局

 

现在很多人会说我们通过学习灵性是不是能够把我们所有的能力开到最大,然后有朝一日能够知晓这世界上所有的事情。

 

但是我觉得从我的想法来说,每个人是一切万有。就如同原来是一个白色的圆,但是我需要体验所有的细节。

 

所以他会屏蔽掉与这个频率没有关系的那一大块,就是这些红色的部分,是有意屏蔽的。那么屏蔽完了以后他就可以focus在那些相应的选择上面去研究和体会。

 

所以说生活当中会发现人的性格和对事情的了解性质会差距非常大,但是这一切实际上是一切万有有意而为的。倒不如关注自己当下的选择。

 

所以说我们平时如果老老是想的说我怎么样子可以成道成佛,成佛了以后我就可以什么都知道了。

 

本质上来说我们实际上真的是什么全都知道,只是有意的去体验精心选择出来的部分。

 

这样子说能够帮助大家换一换思维方式,你会发现生活会简单很多。

 

为什么个人的体验不同,实际上就是这么设计的。


最后再说说自己的信念系统

从本质上来说所谓的那些我们之间的差异就是一个信念系统的问题。

其实自己才是最后的那个大BOSS是自己的催眠师。

这个应该是赛斯有提过,就是我们生活中实际上每个片刻点所有经历的事件,都是那个内我就是你,真正的你催眠出来的。

比如,

你看到这个人来骂你,但事实上是你先排了这个画面。

然后你把这个人催眠了以后,让他来骂你的。

没有受害者,这一切是我们排好的戏,是我们就是想好好去体验的。

其实我们一直在经历与我们自己相应的这个实相。

所以你所体验其他人的感受都是一个假象,都是一个你自己的投射而已。

 


不同视角解读灵性话题的迷思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