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哲学小辞典·儒法斗争史部分》5.25 《梦溪笔谈》

2023-04-09 11:52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仅供学习参考】


25、《梦溪笔谈》


  北宋著名法家、自然科学家沈括写的一部重要著作。作者晚年在润州[1]梦溪园隐居时,用笔记文学的体裁写成,自序称:“予退处林下,时纪一事于笔,谓之笔谈”。全书共二十六卷,另有《补笔谈》三卷,《续笔谈》一卷。原书分为故事、辩证、乐律、象数、人事、官政、机智、艺文、书画、技艺、器用、神奇、异事、谬误、讥谑、杂志、药议等十七类,共六百零九条。它涉及的方面很广泛,不仅包含着丰富的科学史料,并且具有鲜明的尊法反儒的倾向。

  沈括生活的北宋,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有了新发展,科学技术也有许多新的进展。《梦溪笔谈》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的光辉成就,记载了劳动人民向自然作斗争的卓越贡献。像“布衣”毕升发明的活字版印刷术、治理黄河老工人高超关于合龙门埽的三节施工法、匠师喻皓的《木经》及其建筑成就等劳动人民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它都作了详细记载和介绍,生动地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许多伟大的发明创造。它还记录了沈括本人在天文、历法、物理、医药、音乐、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广博见闻。

  它反映了作者从自然本身说明自然的朴素唯物论和朴素辩证法思想。它指出事物的存在是“得之自然,非意之所配也”,其变化“皆有法”;认为今之高原,昔可以为海滨,概括了自然界的发展变化。同时,它体现了作者敢于批判古人、“权威”、“经典”,敢于冲破旧框框的厚今薄古的战斗精神。比如它把当时被奉为经典的《神农本草》,说成是“最为旧书,其间差误尤多,医不可以不知也”,并根据实践经验对其中的谬误作了纠正。

  它还暴露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指出在王安石变法以前封建官吏“唯以受赇为生,往往致富者”,痛斥当时的司天历官“皆承世族,求名食禄,本无知历者”,他们“懵然愚院,殆不分菽麦”,却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梦溪笔谈》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王安石新政的赞颂,还记录了所谓“正史”中没有记载或被歪曲了的王小波、李顺领导的农民起义,以及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事迹,对反动统治集团和孔孟之道都是有力的批判。

  由于作者的阶级立场和历史条件的限制,该书也记载了一些迷信荒诞的故事。但它的主流是好的。对这部著作,我们应遵照教员的教导,“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2]


注:

[1] 今江苏镇江。

[2] 《毛泽东选集》一卷本668页。

《哲学小辞典·儒法斗争史部分》5.25 《梦溪笔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