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写在蒙古世系系列完结之后

2022-07-03 09:45 作者:秃发不群  | 我要投稿

系列完结,半年的时间,25期视频,文案累计达18万字,视频时长总长超过9小时。收获了超240万播放,以及将近7万粉丝的喜爱。


这样的效果是半年前的我不敢想象的。去年10月,在图表正式完工,工作室召开第一个系列视频筹备会议的时候,金半名先辈问我大概想做几期,我不假思索地回答了句:“四五期。”


我当时的想法是,拖雷系一期,察合台、窝阔台系一期,瓦剌人一期,术赤系一期,每一集10分钟左右,快快地做完就好。至于有多少人能看的问题,这不在我当时的考虑范围之内。


显然我和金半名先辈的想法差的有点多。几秒的沉默之后,他跟我说了他的想法,“图表的制作就花了一年的时间,做讲解视频怎么着也得半年,大概15到20期的体量吧。”


“那可真是史诗级大坑了。”我半带揶揄地回怼了一句。然而事实是即便是后者的估计也显得太保守了,而且纵然系列拖曳了25期的篇幅,我还是觉得叙事颇有不详之处,意犹未尽。


但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蒙古帝国将诸多文明串联在一起,无论是研究旧大陆哪个国家的历史,蒙古帝国都是绕不开的话题。所以要论单一家族对世界历史影响程度之深,除去穆罕默德的圣裔家族外,恐怕再没有能与黄金家族匹敌的,以蒙古世系作为我们的开山作,恐怕再合适不过。


但是仅仅满足于此,我们就不免陷于一种他者叙事的桎梏,游牧民就永远只是个内陆黑箱里的入侵者,作为系统外的随机干扰项出现,这样理解历史无疑是片面和不充分的。所以我们制作这个系列视频的另一层意义,是从蒙古自身的角度,以蒙古自己的逻辑,来审视七百年间的欧亚风云,去讲清楚到底是谁哭过,谁笑过,谁上了场,谁下了台,这才有了一次次王朝兴衰,以及游牧民与定居民的一次次冲突。


要我给这个系列打分的话,我打个60-70分。当然其中很大因素是蒙古这个主题在冷门的同时自带关注度,观众都或多或少听过蒙古帝国的二三事,却少有人系统了解。借用@安州牧的原话,这种大家知道但又不太知道的话题,堪称知识区视频的黄金选材。另外我必须得感谢金半名先辈对图表和视频的良心制作,让这段复杂纷乱的历史变得生动起来,也给整个系列增色不少。


我可以保证的是,每个视频的文案我都在能力范围内做到了最努力严谨,但是因为我对不同题材的了解深度不同,或者因为我写作状态的起伏,每一集的质量难免良莠不齐。如果要我选最喜欢的一集,我可能不会去选择热度最高的19或者22,而是讲伊利汗国的第10集,尤其是泰定帝授出班开府仪同三司的地方,每次我回看时自己都觉得很有意思。我觉得,在蒙元帝国特有的世界框架下,一些史实会给观众带来时空错位之体验,比如“安纳托利亚的开府仪同三司” 出班,再比如米海尔八世和康熙、耶律楚材和伏龙芝会出现在一个系列里。把这些点从历史中挖掘出来,也是一种最极致的乐趣。


如果说有什么遗憾的地方,应该就是对部分人物没有进行足够细致的刻画,变成了汗王名字报菜名的流水账。整张蒙古世系图表有1000个左右的人物,系列中着重提到的也有差不多150个,把18万字平摊到这些人身上,每个人只能分到1200字,要叙述一个人的一生,太少太少了。包括忽必烈、拔都、达延汗、昔班尼这些人物的生平都值得花上更多篇幅讲述,惜乎我精力和学识有限,无法在本系列里做到。即便如此,如果本系列能够给诸位搭起对草原各政权框架式的理解,也终归是有益的,先会走再学跑嘛。


接下来我个人会休息一阵,养养身体,然后把精力投入到元宇宙图表的制作中——这将是一张囊括了皇族、后族妹族、东道诸王以及各功臣勋贵家系的大工程,如果顺利的话,我们会围绕这张图再做一个蒙古世系2.0。


至于工作室,我会把接力棒交给KBM和@相柳氏不吃辣,让他们带大家完成一次对我们文明懵懂时代的寻根之旅。相信这个系列会比蒙古世系更精彩,也希望各位朋友能继续支持工作室,再次对大家的喜爱表示由衷的感谢!


最后用一句我最爱的蒙古谚语作为结尾吧,我们有缘再见。


ed minggan lang,erdem tumen lang

财物千斤,智慧万斤



写在蒙古世系系列完结之后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