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外贸信托观点:树立理性消费观,远离非法校园贷

2022-03-18 11:14 作者:小幺互联网实事说  | 我要投稿

近年来,各类校园诈骗花样频出,很多学生深受其害。刚刚结束的两会中,最高人民法院在工作报告中指出,要严惩套路贷、校园贷、美容贷等花样翻新的诈骗犯罪,维护群众财产安全。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外贸信托”)总结了四个常见典型案例,向大众揭开被高法点名的“校园贷”真面目。

一、“培训贷”

大学生求职时,遇到一些公司承诺高薪招聘,但签订就业协议时,却被要求先交一笔高额培训费。很多学生无力缴纳,公司人员就让学生先在公司或第三方贷款。结果学生办理贷款后,不但没拿到公司承诺的高薪,反而因办理“培训贷”欠下上万元贷款。

二、“回租贷”

贷款公司以风控管理为由要求学生“抵押”手机方可借款,手机到手后对其通讯录进行读取掌控,一旦贷款逾期,则以“爆通讯录”的形式,逐一按通讯录或通话记录骚扰学生的家人、朋友和老师,威胁其按要求偿还高额利息。甚至让学生续期或去其他三方平台“以贷还贷”。

三、“裸贷”

借款人(多为在校女大学生)通过网络借贷平台借款时,平台不仅收取高额利息,还要求借款人提交手持身份证的裸体照作为担保。当借款人不能按时偿还时,网贷平台就以公开其裸照威胁其本人或父母,逼迫还款。

四、“美容贷”

网贷平台与非法医美机构联手,瞄准爱美心切却囊中羞涩的学生群体,让其前往医美机构进行消费,当学生无力支付时,医美人员“适时”推荐起信用贷款或分期付款,谎称“不收取任何手续费和利息”,骗取学生办理贷款。

大学生群体社会经验少,容易被不法分子盯梢,陷入非法校园贷的泥潭,严重影响学业与正常生活。外贸信托提示广大学生朋友们:理性消费不攀比,适度借贷看能力;网络贷款要甄别,金融知识多学习;遇到困难别害怕,法律武器维护自己。


外贸信托观点:树立理性消费观,远离非法校园贷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