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学院第四期科幻创作培训工程首期培训学员感想(三)
为了进一步扶持校园科幻作家成长、壮大高校科幻作家队伍、培养优秀校园科幻作家,促进更多优秀科幻作品的产生,由中国科协科普部主办,八光分文化、高校科幻平台、腾讯科普、科幻空间联合承办,新华网客户端提供独家直播的星火学院第二期科幻创作培训工程第四讲“日本科幻小说中的科学发展与科幻现实主义”培训于2021年4月18日成功举办。以下是本次课程集中培训的学员感想。
徐文翔:当现实主义需要回避一些讨论或是无法再现实中讨论时,作者就可以利用科幻进行创作。长山靖生在《日本科幻小说史话》中提出真正的真实性在哪里?这种情况在于想象力的匮乏,科幻可以预想到预料外的情况。安部公房则认为真正的科学精神不存在于科学知识中,而是在疑似科学的思考中得来的。科幻小说应该重新占据科幻的主要位置,因为文学的本质就是思考现实。
宋子成:丁丁虫老师首先提到了不同作家对科幻中现实主义的看法,有的老师把这个作为技术上的技巧,有的老师把这个作为文学上的技巧,我觉得这和写作出发点是息息相关的,是用科幻当工具表现现实还是用现实框架回避细节描写突出科幻部分。然后谈到了各国间传播的科幻作品是经过筛选的,以及对日本科幻文学发展历程的介绍,增加了我以后思考此类问题时的有效材料。最后来到科幻中科学的地位以及科幻对现实的作用,这些问题下不同流派的观点其实是老生常谈了。其中科幻与其他文学的区别、只有科幻文学才能起到的作用是我之前了解较少的部分,学到了很多。
陈家麒:丁老师这次给我们介绍了日本科幻小说中的科学发展与科幻现实主义。主要讲述了日本科幻文学的发展史和对应历史时期现实状况的关联。重点介绍了大江健三郎和三岛由纪夫等人,一方坚持科幻必须符合科学,一方坚持科幻要体现科学精神。
宋城薇:对日本科幻的初印象是语文课本上新星一反映环境问题的那篇小说,很受震撼,科幻可以反映现实问题,它可能会以一种夸张的手段来展现,直播中老师说科幻的受欢迎程度也一定程度反映了现实中人们的想象力与改造未来的动力,科幻和现实二者是互相关联的。
杨安楠:感谢丁丁虫老师的分享,对我有很多启发,有一点很重要的是科幻和现实的关系,比如科幻是否是反映现实的一种工具?安部公房觉得科学是对异常世界的挑战,星新一认为科幻必须要反映现实……日本不同世代的作家给出了多元的答案。其实现实中有很多问题,通过幻想的手法展现出来,也是相当于一种“曲线救国”的技术处理。
李智宇(索何夫):事实上,丁丁虫少提了一点,那就是日本在二战后最先承接了从欧美国家转移的产业和技术,也是亚洲最早现代化的区域,这对于其科幻文学的催生推动作用(以及新宪法对文艺自由的保障)同样是日本科幻在90年代之前的几轮大发展的关键因素。
郑骧羊:一直以为科幻本身的写作目的是思考科学,而今看来并不是如此。现代科幻的发展方向可能还需要一定时间的探索,但是我想我们有了一个很好的未来。
牛晨爽:直播中老师将日本科幻文学的历史和现实历史的发展联系起来,给了我很多启示,尤其是从前并不知道三岛由纪夫还写过科幻小说,以及由此展现出现出来的科幻小说和正统文学之间的认识分期,这关系到科幻对自己的定位问题,而这个讨论对于科幻文学的发展,以及科幻作者自身对于科幻的态度和创作思路也有很巨大的影响。老师最后对于科幻想象力的鼓励,对于思维冒险的期许也极有启示。
肖叶红:虽然日本科幻小说在50年代左右繁荣一时,但是容易出现想象力被限制,即是产生对科幻小说有一个刻板印象,认为科幻一定会涉及宇宙,时间穿梭等等,我们的想象力可以无穷的大,争取做到不落入对科幻的刻板印象,不断创新.
李荣瑄:我认为今天的直播让我对科幻的现实意义以及人文关怀方面的内容又有了新的理解。首先科幻虽然是科学幻想文学,但是巨大仅仅局限于科学所思考的问题,而是也要关注现实问题,那些不能在科学中进行探讨的问题可以在科幻中进行探讨;其次,有一些科学中的相对人文的学科,比如说心理学,就是切入现实问题的很好的科学角度。
宋骋骏:在毛毛虫老师对于日本科幻文学的探讨中,着重地论述了科幻现实主义的相关问题,并指出了利用科学幻想映射现实问题,指出现实状况并试图给予人们解决问题的尝试与建议。作为科幻作家或者说是科幻作品,不能够无视世界的异常,而是尝试去挑战它,利用所谓空想去面对现实。
满冬:这一期是由丁丁虫老师讲解的日本科幻文学作品中的科学发展与科幻现实主义。这就不得不提到日本的物哀美学。很多人都会将其与日本地震、海啸、火山喷发频繁联系在一起,认为这些巨大的自然灾害对整体日本人造成了一种挥之不去的影响,进而塑造了他们的文学文化,甚至民族性格。在某种程度上,这样的观点确实不无道理,在强大而残酷的自然面前,人类显得渺小而无力,尽管物哀美学的形成是一个更为复杂、难以简化的问题。这种思想很大程度开拓了日本科幻文学的现实主义。这期我有很多收获,诸如日本科幻文学中的科学发展对我的启发与指导都是很深的。
陈葭天:科幻是一个严肃的话题,它可以语气诙谐,也可以用词华丽 ,但它的核心一定是严肃的,做科幻考验的是一个人的细心,耐力和韧劲 , 心向往星辰大海 ,定能看到奇绝瑰丽的风景。
张文龙:这次直播让我深刻体会到日本科幻的发展历史和科幻文学的发展路径已经方向,对科幻文学题材有了相对宏观的了解,这次直播使我得到了很多知识。
星火学院第二期科幻创作培训工程是由中国科协科普部主办,八光分文化、高校科幻平台、腾讯科普、科幻空间联合承办,新华网客户端提供独家直播平台,旨在通过培训培养优秀青年科幻作家,促进更多优秀科幻作品的产生。其中第一期培训共推荐了40余位同学的作品在《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作家报》《学生▪家长▪社会》等杂志发表,同时首部学员作品合集已交付万卷出版公司出版,将于近期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