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吕人《北漂&南下 · 北京篇》

我又曾何尝不是一个北漂人呢?

作为一个北漂南闯的“流浪者”,朋友时而不时的问我是不是特别没有归属感?
东奔西走,图啥?
过年回家,就没点紧张感?
……

额。。。
老实说吧,归属感这种东西,终归还是自己决定的。
涉足的地方多了,经历的事情繁了,体验的风土人情广了,也就渐渐的开始懂了。

懂了如何取舍、懂了如何抉择、懂了如何看透表象、懂了什么是归属?
我也一直在想,我,真的懂吗?
北京。
2016年还是一个大四实习生的我,带着对首都北京的向往与憧憬,踏上了红皮火车,驶向了北京西站。

作为一个从未去过北方的南方人,六七月的天气跑到人生地不熟的北方,涉世未深犹如井底之蛙,目光短浅仿似溪河稚鱼,一切都显得那么陌生,然后,各种的,不适应。
不适应气候。一下火车,一股热浪扑面而来,我突然闭上了双眸,驻足片刻,换换睁开双眼,深深的吐出两个字“卧槽”,确实是有点热,再加上火车站本来就人流密集,感觉空气都是那么稀缺!当然,有一点夸张了~,看着大家形色匆匆的步伐,或许是从众心理,我也不自觉的拖着我的行李往前走。

饮食不适应。北方主要是面食居多,而且,还有点甜!(我个人是不怎么吃面食和甜点)


其实我挺喜欢吃西红柿鸡蛋的,不过,可能我没跟老板说清楚,或许他就默认的撒了一把糖,吃起来就怪怪的,酸酸甜甜的味道总是让人一言难尽,关键是,还有点咸!
交通不适应。你说气候不适应,饮食不适应我还能理解,啥叫交通不适应?
简单点说,就仨字儿“挤、堵、贵”。



住宿不适应。北京有个著名的社区“天通苑”,号称亚洲最大的社区,地铁在这个社区都划成了三个站(天通苑、天通苑北、天通苑南)。

我虽不住在这儿,但也去看过,确实是有点那什么……

租房在北京是挥之不去的痛(其实在哪里都一样),我同学说,我们其实都是在给房东打工,这话似乎也挑不出啥毛病。就这么个像样点的单间(2K+),价格都让我感到绝望了,离开家,头一次感到让自己有个住的地方,竟是如此困难,没有一点归属感!
刚去的时候,开销极大,找不着路了就打车回去,随便出去吃点,就感觉经济开始下滑,看到余额,突然想起一首歌——《空空如也》


但俗话说得好,不管怎样,生活还是要继续的,万一变好了呢?
有道是,没办法改变,那就选择去适应,而我,选择了在慢慢改变中去适应,就这样,渐渐融入这座城市中,开始习惯这里的气候,习惯这里的饮食,习惯这里的交通,习惯这里的喧嚣与繁华,习惯这里曾经是我认为梦寐以求的生活……
白天公交地铁,太晚就打车回去,周末跟朋友去聚会爬山……
就这样,我在这里不知不觉中,转眼就快一年了,你要说我完全习惯这里,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但在这里,除了习惯,我别无选择,就业竞争异常残酷,要知道,这里最不缺的就是人才,而我还谈不上这个层次。
渐渐的,我开始扪心自问,我真的喜欢这里,真的适合在这里发展吗,虽然现在的身份还只是个实习生而已,但我也该认真为毕业的时候做出自己的选择,于是我有了别的想法。
年底的时候,我选择离开了北京,选择了下一个我心目中的适合发展的城市---杭州。
……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2017年,而现在转眼已经是2023年了,时隔6年了,才想起在我的B站草稿箱还放着几篇未完待续的文章,终于,今天把它分享出来了,也算是对曾经的一份怀念吧~
----------------------------------------------------------------------
咱们下一篇文章聊聊2017年的后续【诗吕人《北漂&南下 · 杭州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