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与消寒
关于冬至日,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还有“冬至到,吃水饺”的习俗,更有“数九”之说,亦有千余年历史。数“九”,便是从冬至日起,每九天为一“九”。

小时候,我们都听过或者背过数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 河边看柳,
七九河冻开,
八九雁归来,
九九加一九,
耕牛遍地走。
数九歌,或者九九歌,全国各地的版本不一,但大差不差的。

历史上,人们不仅这样口头“数九”,也通过动笔的方式来“数九”,这就是九九消寒图了。它是古人在漫长冬日里消遣娱乐、对寒尽春来的盼望和寄托。消寒图的样式不一,有文字、梅花或者人物等等。

故宫养心殿燕禧堂内道光皇帝亲书“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个字,每个字的笔画都是九笔,文字风雅灵动,充满生机。皇帝亲书后,再按御笔双钩、装裱成幅,名“管城春满”,也称《九九消寒图》。宫里每到数九寒冬,就把制好的《九九消寒图》分发各宫室,“自冬至始,日填一划,凡八十一日而毕事”,寒尽春来,生机无限。
今天起,一起盼春归!

故宫文创:消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