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作文 | 如何用句子理解题来训练大作文写作思路和结构
可以说,句子理解题和大作文不分家。
在历年国考省考里面,很多大作文都是给你材料中的一个句子,让你结合所给的材料,写一篇文章。那其实就是在考你对这个句子的理解,考你从哪个思路理解句子,逻辑是否清晰。
如果把句子理解题当做一个小题,那么理解句子类大作文就是让你写扩写版的句子理解题答案。
大作文对于答案文章的写作要求逻辑清晰,结构完整。
所以你就可以按照大作文的要求,想一想怎么去做这个句子理解小题
然后在做完句子理解小题之后,你也可以用大作文的要求,假装你写的答案是缩写版的大作文,看看读不读得通,能不能理顺。
以2018年国考副省级第3题为例。
题目让你分析句子“借用人的‘慧’,打造物的‘智’”加以分析。(15分)
参考答案如下:
这句话是指要充分利用人的智慧,学会用设计推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将设计创新与工业技术深度融合,从而打造智能化的产品。具体要求如下:1、要在设计中思考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用简单实用的设计,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2、要关注人类、关注生存环境,思考人与产品、与大自然的关系;3、要多研究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和美,从中寻找灵感。4、要做好服务创新设计,把准工业设计品类方向潮流,在产品中融入时间、情感等因素,注入核心智能化系统,从而提高产品的智能化、数字化、交互化水平。【231字,包含符号】
像这个参考答案,其实就属于非常经典的一种作文结构——单一角度切入。
下面就这道题,假设要写大作文,我们来详细讲一下怎么去切入角度。
1、单个角度切入
句子:“借用人的‘慧’,打造物的‘智’”
思路:怎么做?因为“借用、打造”都属于动词词性,这个句子整个就是一个行为动作性语境,相当于给了你一个工作思路,然后在这个思路下你要怎么做。
作文怎么展开:
开头——(好的)当前工业设计情况简单介绍+(问题)但仍然存在问题,比如智慧化水平低,交互体验感差等+(做法角度引入)要解决这些本题,必须/需要/应该........(大的方面讲,或者直接挪用句子)
论点1——要关注人的需求。
论点2——要吸收传统文化智慧。
论点3——要注重服务创新。
结尾——呼应开头,只要....就一定能....
2、多个角度切入
句子:“借用人的‘慧’,打造物的‘智’”
思路:为什么要这么做?怎么做?——为什么给你这个工作思路而不是其他的工作思路?在这个思路下你要怎么开展工作?
作文怎么展开:
开头——工业设计场景排比举例+一句好评总结收尾(.....呈现繁荣景象)
论点1——提出问题(虽然发展快速,但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智能化水平低、交互体验感差、功能复杂、不满足用户实际需求.......)
论点2——分析原因(之所以存在种种问题,根本原因在于........。详细论证罗列原因)
论点3——解决问题提出对策(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必须借助人的慧来打造物的智。后面陈述具体做法........)
结尾——呼应开头,只要....就一定能....
启发总结:
其实可以看到,在这个多角度的切入方法里,里面的一些角度,比如“原因”“问题”等,在句子理解小题的材料里面,论证并不是那么充分,但并不代表没有。
如果说有些角度在材料里的陈述不够充分,那我们可以不用写那些角度,就按照材料侧重的角度来切入,从单一角度切入。
但是假如说材料里面对于某个句子,分析的角度很多,既从问题角度切入,也从要求角度切入,那你其实在写句子理解小题答案的时候,或者说在写大作文的时候,就可以多角度完善。
就以这个句子理解小题来说,有个同学是这样写答案的,我觉得可以。
在材料里对于原因部分的陈述并不多,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人,都是把这部分问题原因比如智能化水平低等,直接转化成对策做法角度,统一切入角度。
但这个同学分开写。先解释句子,然后讲原因,说明为什么要这么做,最后讲做法,怎么做才能解决这些问题。这也是一种多角度切入的思路。
从句子理解小题可以看出,如果说要写作文的话,那该同学基本就掌握了写作思路和结构,只要语言表达,论证表达没有问题,大作文基本也就没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