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小说】春来 第五章
本作出现所有的人名、地名、事件为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未经作者允许,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第五章
1997年春节,西部山区某村,月色把山坡上的小院照的亮堂,不远处山脚下灯火通明,小山村载歌载舞,庆祝即将到来的新年。
院子里,张德邻和严菊英整理着零零散散的钞票,这是他们过去三年来奔奔走走赚的钱,数目已经相当可观,除了还清二哥的债务外,还多出了一大笔。
他们的这些钱并不干净。张德邻曾经打工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兄弟说有门道赚快钱,张德邻一听有些犹豫,因为能赚快钱除了搞违禁品还能干啥?那兄弟只说不是。
后来放工一个月,张德邻没活干,只跟了那个兄弟来西部山区做事,才知道兄弟口中的“快钱”,就是当“中介”,帮村里稍有些钱的男人找年轻漂亮的姑娘当老婆。
“中介”只是行里的黑话,张德邻见的事很多,对这事也心知肚明,这不就是拐卖妇女嘛!但是跟他兄弟干了一个月下来,他又觉得叫拐卖还是不甚恰当。
因为这里村子很多人家爸妈直接会找上他们“中介”搭桥,让几个人来看一看姑娘,如果觉得不错,只要付给女孩的爸妈一点“感谢钱”,他们就会一起帮着“中介”把姑娘绑走了。
很多姑娘看着人高马大的“中介”又是哭又是闹,就是赖着不走。但看见爸妈一起来绑自己来推自己,身子就像软了一样瘫下来了,也不哭也不闹,只凭他们绑他们推了。
那一个月张德邻只拿了些提成,但足抵得上在做工的时候半年的收入,这让张德邻动了心,也说服严菊英辞了厂里的工作一起来做,张德邻原以为严菊英不愿意做这种勾当,但没想到严菊英觉得这也算是“正经生意”了,姑娘生出来就是要嫁人的,他们“中介”这是好心人帮忙,也是有功德的。
于是三年前,他们俩带着三岁的儿子张秋瑞到大西部做这生意了。其实本来也想带上张秋含,但是张德邻觉得张秋含到了念书的年纪了,放在学习环境的通县念书是更好,而且这姑娘心思又重,很怕惹出事来。
张德邻更不放心的是自己的大哥张德茂,张德茂生下来就是哑巴,平时只会呜呜啊啊,小时候自己爸妈也没怎么教育,让张德邻觉得大哥甚至和智障无异。父母还在时,张德茂平时就养在父母身边,等父母去世后,张德茂的扶养问题就成了张德邻和二哥张德清经常大打出手的矛盾中心。
但早些时候张德邻没工作,只能在老家张德清的厂里打工,平时张德茂的吃喝拉撒就都是张德邻夫妻管了。后来张德邻不想一辈子憋屈的,也不想什么事都看张德清脸色,就问张德清借了一笔钱在沿海小城通县买了个房子,在那里打工,并带着严菊英和大哥还有还小的张秋含在通县生活了,一直到去西部之前。
对于扶养大哥张德茂,一开始张德邻是很抵触的,后来有一次在洛县过年的时候,老家的人都夸张德邻是孝子,辛辛苦苦带大哥,这种不真不假的夸赞让张德邻有了一种畸形的快感,好像自己真的是很有能力的大人物,很有责任的大后辈,家里大梁的扛位非他不可的迷幻错觉。
再加上自己在封建的父母和亲戚这个环境下长大,养好大哥,渐渐地成为他回乡昂起头的资本。
突然的,山脚下的灯火连片一点一点的变小,山下的歌声也渐渐变成了骚动。
“咋了嘛?”张德邻站起身来,叉着腰看着山脚下。
“电没了么?你去看看吧!我带秋瑞先念会儿书。”严菊英推了推张德邻。
张德邻在这个村里也有个明面上的正经工作,因为自己曾经在厂里打工,会修点东西,所以村里的人叫他当维修工,只要不复杂的工程,张德邻还是可以修好的,所以他在村里还很有声望。
张德邻跌跌撞撞的跑到山脚下,只看见村书记也带着几个汉子往他这里跑。
“咋地了书记?我在上面正瞅你们热闹想来看看呢,咋突然的就熄火了呢!”张德邻装着特别焦急的样子。
“哎呀德邻啊,我们正要来找你呢,又大停电了,这过年热闹日子,下面都在吵呢,你随我们来修吧!”村书记和几个汉子都拉了张德邻,往村子中间去跑了。
村里的供电靠镇上老电厂的一些旧设备,都放在村子中心的广播站旁边沟通全村,张德邻被带过去后,翻着身上带的说明书,不多久电一点一点的通起来了。
这说明书是很多年前张德邻打工做学徒领取的时候顺走的,但是足够让张德邻在村子里有一门值得信服的手艺了。
张德邻把电修好之后,村书记要拉着他去唱歌喝酒,张德邻推不过,就跟着一块儿去了。
晚上张德邻在村里人热闹的酒会上,看到那些跳舞的年轻姑娘,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味道,想着想着,自己忍不住自言自语起来。
“要不帮我二哥也找个老婆吧,他就是胖点,但是有钱啊,我也跟他说过我做的是介绍对象的,他都这么大年纪了,我这个做弟弟的多少也得……”
张德邻心里的畸形心理似乎又在作祟,自己想着干个这么不明不白的勾当,好像连自己家人都没照顾到!张德邻想象着自己是公正的县里一把手,都做到了这么高位置,也得给家里人意思意思,虽说张德清以前对自己也不咋的,但自己的这种伟大性格势必会让洛县的亲戚刮目相看。
张德邻想着想着,竟然觉得痛快了起来,勾着书记和村长,一杯接着一杯的喝酒。
通县的春节前夕,街上最热闹的要属桃花源娱乐厅。桃花源娱乐厅是当地地头蛇韦大鑫开的娱乐厅,里面什么都有,许多老板干部也常来光顾。
许向松的儿子许迪就是桃花源的高层,因为一把手韦大鑫在娱乐厅不常看见,所以很多人都会巴结平日里比较活跃的许迪,这巴结的人里面最厉害的要属胡爱莲的几个弟弟妹妹,胡家人仗着大姐的关系和桃花源里的人都很熟络。这其中二妹胡小莲就在桃花源上班,后来因为认识了不少干部,不多久就进到了县里单位上班,坐办公室了。
胡小莲几乎天天都泡在桃花源里,因为回家的话,等着他的就是独守空房,自己的丈夫翟全结婚之后就喜欢游四方,潇洒无比,几乎不回家,而翟全不回来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两人结婚快二十年了也没有孩子。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翟全在外面有私生子的传言在胡小莲老家传开了,自己悲情之下,也开始了整天泡娱乐厅不回去的萎靡生活。
对于董路来说,要不是领导的要求,自己是不会来桃花源的,一个是因为这里大多是自己小舅子管的,但又不是什么正经地方,碰到了也很不好意思。
还因为自己小舅子弟媳也不是什么善类,两家人在年夜饭上也不知道吵了多少次了,平时是能不往来就不往来。
董路是县里副书记的秘书,副书记对董路很信任,平日里去哪里副书记都要带上董路,今天来桃花源也不例外。
服务生带两人穿过花花绿绿的包厢,在长长的、闪着粉红色光芒的走廊里,仿佛走进了眩晕的隧道,跑调的歌声、打架的起哄声、娇嫩的喘息声、醉酒的鼾声、舞蹈的脚步声,都在隧道里穿梭蒸发,直到融进每一个疯狂不归人的汗水里、血液里。
服务生把两人带到走廊转角的一个包厢,问他们需要什么服务,两人只说喝喝酒唱唱歌就行了。
不一会儿,服务生就把酒送过来了,一起进来的,还有两个年轻的女孩,一进来不由分说就坐到董路和副书记和腿上,给他俩倒酒。
“哎哎哎干嘛呢!”董路一把推过其中一个女孩,“我们来唱唱歌,你们这是干嘛呢!”
副书记看到董路反应挺大,也装模作样的把另外一个女孩推开,咳嗽了一声:“我们只是周末来喝喝酒叙叙旧,你们去其他地方去吧!”
“哎呀哥,娱乐厅,娱乐厅,那要好好娱乐一下呀,我们娱乐厅的特色就是我们有最贴心的员工!我们就是陪你们一起喝酒,一起唱歌呀哥!”坐在董路旁边的女生嘟着嘴,给两人到起了酒。
见到副书记并不排斥,董路也就半推半就地坐在原地喝酒,副书记说要唱歌,董路就帮他拍手。
董路今天晚上和副书记吃饭时已经吃了不少酒,所以喝了一两杯以后董路肚子里就开始翻滚了,后来对姑娘热情送过来的酒,都只是假装喝着,实际上都偷泼在地上。
副书记倒是挺快活,先前装的“矜持”已经烟消云散了。一边勾着一个姑娘,一边眼睛眯着唱歌:“大漠的!落哦—日—下!吹箫的人——是谁咦耶!”
姑娘也高兴的拍手,称赞领导好歌喉,而副书记喝的酒有点多了,已经有点头晕目眩了,唱歌的时候只靠在一个姑娘怀里,哼哼唧唧了。
副书记唱歌的声音越来越小,董路只是觉得有点困,也迷迷糊糊地靠在另外一个姑娘身上,朦胧中,两个姑娘从口袋里掏出了一袋白粉,幽幽地说:“两位领导打K吗?看两位领导有点累了,来试试这个,马上就快活的恨!”
副书记正迷迷糊糊地准备接,董路猛然惊醒,突然就想到自己以前和妻子的伯伯许向云一起吃饭的时候,许向云的同学公安局长马海潮说有些娱乐厅趁客人喝醉了之后会诱导吸食违禁品,想到这里,董路站起来要去拉副书记:“我们不玩了不玩了,回去了,结账!”
两个姑娘这时候不高兴了,刚才软塌塌的身体陡然特别有劲,都扯住了董路的衣服:“领导啊,来桃花源玩要玩我们桃花源的规矩呀,不能这样不愉快呀!”
副书记已经醉死在地上,两个姑娘都一起拉着董路,董路也不管礼貌不礼貌了,只开始大声叫嚷。
“谁啊?来桃花源这么大动静?”包厢的门被打开,走进来一个身材高挑的女人,里面的姑娘看见女人就好像被吓了一跳,都放下董路出去了。
“这不是董路吗?”女人蹲下来,似笑非笑的说。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