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模组替换的替换规则

2018-12-02 15:42 作者:零悠悠  | 我要投稿

上次的文章讲了关于战技废案的东西,这次我就玩大一点,讲游戏的一个操作bug:模组替换类bug。



本次阅读难度也是非常高的,主要是关于里技方面的东西,操作难度高。

而玩家对里技的认识,都是在“实践获得经验”来总结,也就是什么能替换,能出什么。

但很少会配合关于数据上的总结……

也就是“通过查阅资料可以知道,怎么替换能出什么,不一定非得在游戏里试”。




首先要清楚一个前提。

模组替换bug算是一个老bug了。


是角色表达A动作时因为保留了动作成分,而切换B武器时,动作没来得及变回B对应的动作ID,导致B武器能够使用A的动作。



说白了就是在武器A表达招式A的时候,你替换成武器B,招式A会变成武器B来表达动作。


实战的方面体现很多。

因为这是一种超出常规战术PVP打法,你可以使用非游戏对应武器的“自创招式”进攻对手,打个措手不及。

或是获得其他武器战技里面的特殊附魔,让一些武器额外获得特别的优势。


食粮替换雅帆琳(血质雅帆琳),八周目恶魔弟弟一发三连必定出血
CTB惨案,不提了下面有实战视频



在官方历史的长河里,有很多操作bug。

例如防御施法、顺锁施法等Spell swaps类的bug,可以让法术性质发生改变。

例如抓屁股bug或者丢飞刀bug,让你的道具或者奇迹作为一个“效果保存器”赋予到其他其他地方。(例如boss入侵)


当然,都被Patch掉了……



倒是模组替换类的bug久经不衰,可能是这问题连官方都解决不了吧……

(且操作难度高和收益不显著,实际上玩家并不会作为首要去考虑……)


模组替换bug在我之前讲的连招理论里,就已经提到一些。


最简单的一个例子就是R1、R2模组替换。

他们的表达很简单,A武器的R1、R2是什么动作,被继承动作的B武器也是表达同样的动作。

小刀R1替换双手巨剑,Ar表达是100%

R2也差不多道理,但需要满蓄力的maxR2。

特殊的例子有像黑骑士剑、炎型大剑、双王子大剑这样的特例能够继承A武器的不蓄力R2。

特殊替换R2,伤害表达是黑骑士剑的原本R2倍率


这是一个解析模组替换的基础。

R1、R2替换,本质上是替换了武器的攻击行为。

武器类型不同,是由于武器有不同的动作组合代码决定。


简单来说:

假设长剑的代码是AAA,特大是CCC。

R1、R2模组替换就是在长剑R1时,你的角色动作组合代码是AAA,然后切换成特大剑时,你的角色依旧还是AAA,导致了你的特大剑R1、R2的动作变成了长剑的R1、R2。


因为动作组合代码现在还没整合,我这里就不过多描述,你可以理解为你用过A的R1、R2动作代码会继承下去,所以你用B的时候会表达A的动作。

(动作组合代码里面有个废案就是基亚兰的金银双剑,然后其他不用的代码都是空手和拳套动作,而且没有hitbox。)



关于模组替换,我们最常见的应该是战技替换。

例如直接系替换(A战技>替换B武器>走一步>放战技那种)




又或者是姿态系替换(对于有准备姿态的,用一个轻或者重战技,然后后摇结束时替换B武器,退菜单时按住L2保持姿态,之后按轻或者重攻击去触发继承动作)



当然,还有难度更高的:空精替换。


但按照数据和原理来说,这三种战技替换,实际上是一样的东西。


首先要科普一个东西。

如果是有接触过CE的,修改过武器的话,应该会知道武器不仅有动作组合代码,还会有一个叫“战技ID”的代码。

也就是一把武器,会有决定“轻重攻击动作”的“动作组合代码”,也有决定“战技招式”的战技ID代码。


这里我用四把大剑举例:

首先是标准大剑:混种大剑。它的战技是箭步上挑,攻击是R1下劈和R2的横扫。

然后是常用大剑:Claymore。它的战技是准备姿态(轻战技破盾上挑、重战技霸体突刺),攻击是R1下劈和R2的突刺。

再有是卢姐大剑:猎魂大剑。它的战技和Claymore是一样的,攻击是R1特有剑花剑术和R2的突刺。

最后是冷门大剑:处刑人大剑。它的战技是箭步回旋,攻击是R1下劈和R2的横扫。


这就可以说明例子了,同样都是大剑类型,这四把大剑都有自己不同的地方。

例如战技不同,和平A模组不同等等。




而战技替换和R1模组替换是一样的。

在你使用A武器的时候,调用的是A武器的代码参数,但替换成B武器时却没有调用到B,因此才会让B武器使用了A的战技。



那,三者替换方式有什么异同呢?

那是在替换的形式上有不同。

这里我用到了Master Spreadsheet-Weapon art ID,一般来说,武器战技是分系列的。

(Master Spreadsheet链接:网盘:1ecBJnl8vHDLkMYfHlMQFxw   提取码:ybi9 )


很多战技是同一个系列,但因为动作组合代码导致了差异,而战技替换本身就是这些战技系列的替换。


但是,替换的只有动作,他们的伤害表达都是按照B武器本身原战技或者标准战技去表达的。



例如细剑替换大剑,大剑的L2R1是混种大剑的箭步上挑,因此被击中的玩家都是直接打上天的。

细剑替换大剑


又例如细剑替换长剑,gif中洛直的L2R2,伤害表达是自身的突刺,而不是细剑的多段多段攻击。

细剑替换洛骑直剑


再有的是例如空精替换的两种情况:

一个是替换的车轮盾双手巨剑,3下打齐的例子,另一个是命运之轮的动作,却打出了“下砸”的车轮盾替换黑骑士大剑。


这个差别,下面我会图例解析为什么空精替换有这种东西。




当然,还有一些特例,例如你替换的是废案,就会优先触发。

例如法兰大剑的狼箭步和鬼切的断水流。


狼箭步
鬼切断水流

(虽然狼箭步的伤害本质上是箭步上挑……)



一般差异最大的,就是直接系替换。

他们的本质是同系列替换,而且之间可以做到相互替换,也就是A武器替换B武器,或者反着来,或者A>B>C>D>E这样连续替换下去。(精力够的话……)

尤其是22系列替换和24系列替换。

22系列的战技类型最多,差异是最大的系列。

例如血癫狂、猎龙大斧、蔷薇鞭、幽魂火把、法兰大剑、月光大剑、猎龙剑枪、弩、恶魔大斧头、切肉柴刀、月牙曲刀、军旗,等等。(例如你们熟悉的血癫狂替换猎龙大斧来提升大斧的伤害。)


22系列里也有一个通用战技“无特效的猎龙斧的下劈”,几乎所有武器都可以套用进去。

(也就是你拿着22系列的武器,如无意外的话,空精替换后基本都是下劈,而长枪类都是尾骨枪的吹龙风。)



次之是24系列,例如破甲细剑、鸦匕、缟玛瑙、军刀、所有痛击系的鞭子,之间皆可相互替换。



当然,14系列的忍耐系列都是可以替换的(例如一鼓作气,+10/s的精力恢复速度。后续忍耐是不会影响这个绿花buff的。)




触媒的通用效果例如吟唱、缓慢恢复都是16系列的。(16系列的特例在我动态有,是费铃替换某些法杖时会一边出buff一边出孢子毒气)


法系速杀也有人用过替换的办法,把结晶老者杖的吟唱替换到宫廷或者是伊杖上。(Gif里我是为了显著看到效果,用濡湿杖效果替换蛆人。)



猎头也是有替换的(猎首都是21系列。)

个人觉得,挺好看的……嗯


如果是讲空精替换和准备替换的话,我这里就要用一个视频。


这个视频是直接用CE改的(看都看得出来),会发现里面有些招式和对应的冲击力并不符合,甚至是没有hitbox。



其实是有原因的。

顺便说一下,实际上某些替换虽然能替换动作,但不能替换出带伤害的招式。


例如准备姿态替换,会有一些特殊情况,像Gif里替换特大和鸦匕一样,要么是只有一个动作有伤害和hitbox,要么是都没有hitbox。


这个替换鸦匕的就不用说了……
大剑替换罪业大,上挑是特大L2R2,突刺无hitbox



后面我用CE把这些动作组合代码和战技ID全部统一成一个目标武器。(车轮盾的命运之轮。)

这里会出现很多种有趣的情况:

车轮盾本身的命运之轮是100%Ar,打3下。

双巨则是沿用了猎龙斧下砸,120%Ar打3下。

哈兰德则是沿用了本身的剁脚战技,不足100%Ar打3下。

大门盾则是沿用了本身L2R1的盾冲,140%Ar打3下。


实际上有些直接CE修改,哪怕把B武器改成和A一样,有些都会没有hitbox表达的。


这就说明了问题所在,武器能否出伤害,实际上是看模型对应的,而这些组合都是固定的。

也就是正确对应的组合是会有伤害的,不然就不会有,甚至是丢失hitbox。

这也是为什么你能通过准备系替换出镰刀、戟、长枪的准备姿态废案,但你也无法使用,因为都没有hitbox。


空精替换本质上和其他战技替换其实是一样,是因为他们的动作组合代码、战技代码都继承了上一个武器A。


但空精替换的特殊性,是在于“A武器并没有使用”,利用预输入激发了A武器的招式,然后通过微小的空隙时间替换成B武器。(其他的swaps类替换,操作都是建立在A武器使用后的替换。)


看完这个之后,查一下Master Spreadsheet之后,下面这个视频你们自然就看懂了。


个人来说,空精替换的操作感觉是更类似“Gesture Swap”。



而直接系替换的,一般不是特俗例子的话(例如盖尔剑、蓝宝短)

基本是按照B武器的原始战技情况表达Gif里是军刀替换玛瑙,但替换的是出火焰那一下,两下只有50%Ar左右。



同理死角军刀是70%Ar一下,但死角玛瑙是100%Ar一下,大家虽然都是3冲,可以造成Stunlock的死循环。


这里我用到了返乡bug卡出了渴望镰刀R2和教宗暗月之光两个废案,也就是返乡bug本质上也是利用奇迹保存了“战技ID”。

但这算是后续研究了。


总结一下:

直接系替换,算是最广泛的替换,常用的是有2、22、24、13这三个系列的替换,例如要他们的附魔或者是提升招式伤害等等。

(2系列都是箭步、24是猎头、13是长枪的Charge冲锋,当然还有16系列的触媒,不过因为有个很影响平衡的东西,我就不提了。)


这类替换本质是动作替换,但伤害表达继续B武器原来的计算。

例如月光大剑替换霸王大剑的战技,动作是月光突刺,但伤害还是按照霸王大剑的核爆来计算。


姿态系替换,也算是4系列战技替换,当然还有特殊例子。

例如DLC武器,蓝宝珠短剑的36系列、果敢心的32系列。

果敢突刺替换是按照武器的基准武器,大剑都会按照混种大剑L2R2计算伤害
破碎一闪的模组是太刀的滚攻R1,但Ar是140%

(至于蓝宝短换雷多那种,不用想都知道是替换了什么了吧……我就不提了)


虽然环直是4系列,但因为环直有特殊的动作组合代码,所以也有特别的表达,例如替换出来的芙莉德剑舞,第一下是混种大剑上挑,第二下是原武器战技的L2R2或者L2R1。

(例如替换狼大剑,第一下击飞,第二下砸趴下.)


还有一些废案也能通过姿态系替换触发,例如长枪的准备姿态和鬼切断水流,它们本身不是4系列的,但也能通过4系列的战技代码用出来。


剩下的很多里技介绍可以看这个视频。




其他的像狂王的34系列和盖尔剑的31系列,这种是属于特殊独占的例子,基本上是可以兼容任何武器的。



盖尔剑替换后是类似鸦羽的L2R2的突刺或者是细剑的L2R2连续突刺。

狂王替换后则是跟随原来效果,详细可以去看这个视频。


大颗寿司:联机对抗下的翻车传说(直接搜这名字就行了)

专栏已开放投稿,欢迎其他朋友过来交流。


对了,我也开了个人群,有兴趣的可以一起来聊聊天。



关于模组替换的替换规则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