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场拾遗 - 对罗马尼亚军事考古会的访谈


原文:https://zhuanlan.zhihu.com/p/448017903
题图:罗马尼亚军事考古会(Romanian Military Archeology,RMA)发掘出的文物之一。这些未被颁发的二级铁十字勋章和防空勋章是与大量同样未被颁发的的战功十字勋章一同被发掘出来的,其中的一些铁十字勋章上甚至还留存着外包装与绶带的残迹。
注:本文译自《Iron Cross》杂志第11期《Conflict archaeology - The Battlefields of Romania》,结合罗马尼亚军事考古学会官方网站及脸书主页发布的照片对文内配图进行了修改。
声明:长文翻译不易,未经译者许可,本文严禁任何公众号或网站私自转载。另外,译者强烈谴责任何盗载或是洗稿本文以牟取私利的行为。
在本期的冲突考古学(Conflict archaeology)专题中,我们采访了罗马尼亚军事考古会的创始人之一,考古会副会长米歇尔·布雷桑(Michel Bressan)先生,向他询问了罗马尼亚军事考古会对罗马尼亚的一战与二战德军战场遗迹的考古工作。
在《铁十字》杂志不定期推出的冲突考古学系列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冲突考古学的考古项目,这些考古工作或是由专业的考古学家所进行,或是由那些在考古工作中采用了严谨且既定的考古学手段及流程的考古团队所进行(例如专注于英国本土V1及V2导弹坠击遗址的“弹坑定位器(Crater Locator)”组织),或是由得到官方考古支持的个人或是组织所进行。
我们已经意识到,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针对20世纪的冲突考古学已成为一门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发展起来的学科,时至今日,该研究领域已成为考古学中公认的专业流派之一。
此外,在不同的国家,冲突考古学的准则与专业实践经历了不同的演变流程,其实施的方式亦有所不同。举个例子,西欧与英国的冲突考古学,就与东欧一些地区目前的冲突考古学大不相同。
自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包括英国与欧洲等地在内的一些地区,都曾进行过发掘或修复项目,这些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所开展的考古工作本身就值得研究,也许早在那时候,考古研究者们就已经在工作中采取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又或许当时根本就没有什么成体系的方法)。总而言之,在今后的《铁十字》杂志中,我们将不时地推出与这些早期考古项目有关的文章。
出于上述这些缘由,考虑到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在冲突考古学上采取的流程与实际操作的不同之处,我们打算通过对米歇尔·布雷桑先生的采访,向读者们大致地介绍罗马尼亚军事考古会的考古工作。


您能否告诉我们罗马尼亚军事考古会的一些基本的情况?罗马尼亚军事考古会的目标以及愿景是什么?这个团队里的成员都拥有怎样的背景?
最初,罗马尼亚军事考古会只是个由一群热衷于研究军事历史的朋友与同事们组成的小团体。2015年,我和丹尼尔·阿波斯托尔(Daniel Apostol)组建了罗马尼亚军事考古会,在此之后,我们的团体不断发展,于2019年正式成为罗马尼亚的非政府组织。

我们的组织是围绕着约有20人的核心成员来组建起来的,这些核心成员们时常参与实地的考古工作。我们专注于研究、定位、发掘及修复那些埋藏在战场遗迹中的军事文物。我们的目标是修复并保存这些几乎被罗马尼亚考古学界完全忽视却又具有重要的历史性意义的军事文物。
我们的组织是围绕着约有20人的核心成员来组建起来的,这些核心成员们时常参与实地的考古工作。我们专注于研究、定位、发掘及修复那些埋藏在战场遗迹中的军事文物。我们的目标是修复并保存这些几乎被罗马尼亚考古学界完全忽视却又具有重要的历史性意义的军事文物。
我们愿意帮助任何对罗马尼亚的军事历史感兴趣的人,使用人人都能理解的国际性语言来提供我们目前所拥有的研究成果。
我们所拥有的学识与经验,不仅让我们得以解释文物背后所蕴含的历史,也让这些工作成为我们应尽的责任。
我们的目的是研究并考证罗马尼亚军事历史中那些处于著名战场之外的,鲜为人知或是完全无人知晓的事件。
一旦寻获了充足的信息,我们将会以书面的形式来对这些事件进行尽可能详尽的阐述,以此分享我们的知识,并组织对相关藏品的展览。





罗马尼亚军事考古会是否与任何官方机构合作,或是为其工作?
我们不为任何机构工作,我们只不过是经常与这些组织有合作关系罢了。
通过与国家机构或是自由撰稿的历史学家与研究者们建立起的合作关系,我们已经在这一敏感的历史研究领域证明了我们团队的专业水平。我们已经在罗马尼亚的几家博物馆举办的几次展览中分享了我们所发掘出的许多军事文物。
我们还在国家军事博物馆(Muzeul Militar Național,位于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Bucharest))和罗马尼亚国家历史博物馆(Muzeul Naţional de Istorie a României,同样位于布加勒斯特)等地展出了我们的考古发现。
我们已成功与一些罗马尼亚考古学家建立了联系,这些学者们关注着我们的工作,我们与他们共同合作,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集体墓地进行了勘探、报告、记录及恢复。
我们还在其他考古项目中为考古学家们提供援助,利用我们的丰富的金属探测经验来帮助考古学家们勘探他们感兴趣的区域,为他们定位合适的发掘区域。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许许多多的战斗在罗马尼亚的土地上爆发。您能否和我们聊聊罗马尼亚的战场遗迹,比如特兰西瓦尼亚(Siebenbürgen)、摩尔达维亚(Moldavia)和多布罗加(Die Dobrudscha)之类的地区?考古会在哪些地区最为活跃?考古会在哪发掘出了最多的德军遗迹?
就第一次世界大战而言,我们所发掘出的与德军相关的文物,绝大多数都来自于以下这两个地区:布拉索夫地区,1916年,此地爆发了普雷代亚尔战役和布拉索夫战役; 马拉谢什蒂(Marasesti)/奥伊图兹(Oituz)地区,此地部署了一支十分重要的德军部队。
我们也造访了摩尔达维亚地区,1944年时,在苏军的雅西-基什尼奥夫(Jassy-Kishinev)攻势中,在雅西(Iasi/Jassy)周边发生了激烈的战斗。
实际上,雅西周边的所有地区都曾是战场,我们已经在这些地方寻获并记录了许多战争文物。






罗马尼亚的一战战场与西线其他地方的战场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这里进行的是阵地战/堑壕战吗?
在我们看来,不论是一战还是二战,于罗马尼亚地区所进行的战争几乎都是运动战。与井然有序的静态二战年表不同,我们在上文中提到的所有战场时常会爆发形势多变的剧烈战斗。罗马尼亚这块土地见证了太多的战争,诸如特尔古-弗鲁莫斯(Targu Frumos)战役这样的著名会战就曾被美国西点军校详尽细致地研究过。
一战时期,在喀尔巴阡山口(Carpathian passes)、西摩尔达维亚以及弗朗恰(Vrancea)等地就曾发生过激战。
二战时期,罗马尼亚地区的绝大多数战争都围绕着苏军的雅西-基什尼奥夫攻势而展开。


考古会如何对正在进行勘探的领域进行研究?
我们的搜索与勘探是基于对已出版的作品、其他的书面资料及档案材料进行的研究,通过这些工作,我们就能初步地划定感兴趣的探索区并确定其边界,并最终组织人手对这些区域的进行探索。
有时候,我们也会将当地人的叙述与历史研究结合在一起,来决定勘探的区域。

考古会是否经常在偏远或是人口稀少的地区进行考古工作?
绝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在非常偏远的地区工作,这些地方通常位于山区,或是远离人口聚集地的杳无人烟之地。


考古会是否会对发掘出的物品进行测绘并且分门别类地做记录?
当然,我们会记录所有发掘出来的物品,只不过还没能细致到对每一块残片或空壳建立索引。我们会鉴定我们发现的战争文物,有时候我们还会针对某些文物设立研究计划,以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我们认为细致地了解我们所发掘出来的文物是件至关重要的事情,只有理解这些文物背后蕴藏的信息,我们才能从中收获知识,并将这些宝贵的知识分享给他人。



考古会是否曾在发掘中遇到过人体遗骸?
曾经有过,但这样的遭遇并不常见,毕竟从战场遗迹中发掘出人体残骸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我们曾在布拉索夫地区发现过几个一战集体墓地,当时,我们立即联系了相关部门,上报这些集体墓地所在的位置并协助当局发掘这些战争遗骸。最初,我们感觉这样的工作十分艰辛且令人感到悲伤,但最后,我们决定从另外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如今,我们一致认为,从战场遗迹中发掘出遗骸并非坏事,这恰恰是个向那些在战争中逝去的士兵们致以敬意的机会。
在遵循一切法定程序的前提下,我们协助当局将这些战争遗骸重新安葬到军人公墓中。
如果在遗骸上发现了身份牌,我们会将其移交给相关部门,如果是德军士兵的身份牌,通过德国战争殡葬委员会(Volksbund Deutsche Kriegsgraeberfuersorge,VDK)很容易就能查询到身份牌主人的信息。


您认为考古会发掘出的哪些德军战争文物最值得一提?
尽管我们目前已经发掘出了一些十分有趣的德军战争文物,但就我个人而言的话,我认为这些文物中最引人瞩目的还是那堆在同一个地区发掘出的二级铁十字勋章。

自2016年起,我们就开始探索普洛耶什蒂(Ploesti)周边的地区。1942至1943年间,这里曾驻扎着德军重兵 —— 一支以由守卫着炼油厂的高射炮兵为核心的部队。
2017年,在勘察了同一地区的几处田地及森林之后,我们的艰辛付出终于获得了回报,我们寻获了一处非比寻常的宝藏,那里曾是德军指挥部所在的位置。
在一块只有几平方米的小区域中,我们发掘出174枚二级铁十字勋章,其余的战功十字勋章与防空勋章总计80枚,此外还有大量的身份牌,以及一枚“秃鹰军团”的西班牙十字勋章。我们认为这些文物都是在苏军对德军阵地发起大规模进攻时,德军主动遗弃在此地的。所有的这些战争文物都与遗骸无关,只是在当时被它们的主人丢弃了而已。


这批二级铁十字勋章全都是未被颁发的勋章,它们都在德军还未来得及将其授予士兵前就被遗弃了,我们认为那些防空勋章也是同样的情况。
通过对同步被发掘出来的身份牌进行的研究,我们确定绝大多数的身份牌上涉及到的部队都与罗马尼亚战场没有任何直接联系。因此,我们的结论是,这些身份牌来自于那些从其他地方调往此地并被编入新部队的德军士兵,它们只不过是被扔掉的旧身份牌而已。

普洛耶什蒂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此地的德军驻地会接收来自各地各单位的士兵,在被重新分配到新的单位之前,这些士兵都会停留在此地。
举个例子,一些参与过克里特岛战役的德军部队也曾驻扎在普洛耶什蒂的这处战争遗迹中,在这些部队匆忙撤离此地时,他们留下所有不必要带走的事物,比如勋章这样的饰物,然后用炸药炸毁了这个位于森林中的地堡。
在同个地区,我们还发掘出了来自于2个不同的恩尼格玛密码机的部件。这些机械显然是德军在撤离前销毁掉的,以防止被苏军缴获。




在对米歇尔·布雷桑先生的采访中,我们并没有专注于罗马尼亚军事考古会的任何具体的发掘项目或是发掘出来的战争文物,而是设法从整体的角度去了解考古会的工作概况。
那些为了寻获德军遗物而探索东欧及前苏联等地的战场遗迹的“宝藏猎人”们,往往是以草率蛮横、毫无道德且极其危险的手段对遗迹进行野蛮挖掘,这些人不会考虑任何的考古原则,也不会对自己将要发掘的遗迹和发掘出来的物品进行任何严谨细致的考证研究。绝大多数时候,这些野蛮的挖掘工作仅仅只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寻宝欲望或是为了获取不正当的经济利益而已,这种行为不仅会损毁墓地,亵渎遗骸,那些发掘出来的勋章、饰物、身份牌甚至是个人的遗物也都会被“宝藏猎人”们一并掠夺,最终流入收藏品市场。
罗马尼亚军事考古会严肃地声明,他们十分憎恶这种不义的行径。在本期的访谈中,《铁十字》杂志只是呈现了考古会所提供的内容而已,并没有对这些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评论。
在之后的《铁十字》杂志中,冲突考古学家安迪·布罗克曼(Andy Brockman)将着眼于其他的个人或是有组织的发掘团队,探讨他们在一些东欧国家所进行的经常受到质疑的考古工作。


重要提示:
在此,《铁十字》杂志想向各位读者们指出的是,绝大多数的欧洲国家都已立法保护战场遗迹、飞机坠毁地等特殊区域。依照相应的地区法律,对这些区域进行的发掘要么需要严格遵循法律的监管,要么是被禁止的,这种管制通常会将金属探测器的使用也包括在内。
读者们还应牢记,这种发掘通常会伴随着重大的风险,那些未被引爆的弹药很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伤亡事故。此外,未经相关部门授权便私自干预这些特殊区域,往往会招致十分严厉的刑罚。
在英国,1986年颁布的《军事遗迹保护法(Protection of Military Remains)》规定:对在服役期间坠毁的飞机的坠机现场进行发掘,或是从沉没的军舰上取走物品等行为,都将受到这一法律的严格管制。这也意味着,在没有得到相关部门许可的情况下,私自干扰类似的战争遗迹将被视为违法犯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