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南京大学/史学理论】陈谦平:历史研究的史料与视角

2023-08-27 05:31 作者:bili_88355858545  | 我要投稿

历史研究的史料与视角

一、历史与历史学

历史学的阶段与层次:

⑴、历史过程的记载。⑵、历史经验的总结。⑶、历史发展规律的探讨。⑷、历史发展趋势的预见。

二、史料与史学

1、实证研究是史学研究的基础。

2、中国近现代史料的多样性:

⑴、档案文献。

(部分不开放)

中国大陆: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各省市县档案馆


台湾地区:

国史馆

中国国民党党史馆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

⑵、报刊资料。 ⑶、书信日记。 ⑷、回忆口述。

(不要用别人的研究写论文,警惕形成定势思维。)


3、中国近代史料的国际性

⑴外国档案馆中所藏中外关系档案

⑵旅居国外的中国高官捐献的相关档案文献

⑶在华工作过的外国人捐献的相关档案文献

⑷外国外交官员对于中国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报告、日记、图片等

⑸外国报刊关于中国的相关报道


各主要国家档案馆:

英国国家档案馆(NA)

美国国家档案馆(NA)

德国联邦档案馆

日本外交史料馆

俄罗斯国家档案馆


各高校档案馆或图书馆

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档案馆

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

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档案中心

剑桥大学图书馆

牛津大学图书馆

东京东洋文库


4、中国近现代史料的多民族性

多民族国家的特点:

藏文资料

维吾尔文资料

蒙古文资料

满文资料

其他少数民族文字资料


三、历史研究的国际化视野

1、以国际化视域观察近代中国的历史

⑴区域化、国际化、全球化

⑵大一统不是认识中国历史的唯一视角

⑶民族主义视角的局限性


2、20世纪——中国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100年

⑴现代国民国家及其理想

⑵中国社会转型:由封建王朝向国民国家转变

⑶当代中国仍处于社会转型当中

3、近代中国的国际化发展

⑴共和制度的建立

政党政治及其易变:党国、党军


⑵城市的近代化发展,新型社会阶层的出现和传统社会的消亡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官僚阶层

中产阶级

市民阶层


⑶工业化发展

洋务运动与工业化肇始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两次黄金时代

资源委员会与国家资本主义

国营企业与计划经济

民营企业与市场经济

外国资本与中国经济


⑷意识形态的国际化

资本主义

共产主义

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自由主义

三民主义

民主主义


⑸生活方式的西化

教育(新式教育、大学、硕士、博士、出国留学)

医疗卫生(西医、中西医结合)

交通(轮船、火车、汽车、飞机、电报、电话、手机、通讯网络等)

居住(洋房、公寓、别墅、旅馆)

文化娱乐(报刊、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电子游戏、卡拉OK流行、音乐健身、体育运动)


4、国际化发展与中华民族认同

⑴从排满到“五族共和”

⑵帝国主义侵略与边疆危机

台湾

外蒙古

西藏

新疆

东三省(满洲)

西南边疆

⑶区域自治、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


四、历史发展的延续性

(一)不能割断历史,注重历史发展的延续性,大一统国家观的延续性:

郡县制(秦朝)

行省制(元朝)

(二)政策的连续性

中央政府边疆少数民族政策的延续性:

⑴宣政院(元朝)——宣慰司

⑵改土归流(明朝):西宁、河州划入甘肃松潘、阿坝、打箭炉划入四川

⑶改藩属为行省:

西藏与四川、云南以金沙江为界,康、安多与拉萨脱离政治上隶属关系。

新疆、奉天、 黑龙江、吉林、宁夏、青海、川边先后建行省,热河、察哈尔、绥远建特区。







【南京大学/史学理论】陈谦平:历史研究的史料与视角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