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英语的最好方法:背诵课文
提高英语学习兴趣第一:很多学生学习英语不为掌握一门语言技能,只是为了考试得高分,这样学习的主动性就减少很多,也就不会自觉地立志学习,丧失学习兴趣。因此,正确地引导学生学习英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就要注意引起其强烈的求知欲,使其学有所得,激发起学习兴趣,从而“为学而乐”,自觉地克服那些不利于学习的行为。
用比较科学的方式来解释,就是”每天积累一点点“这种方式见效非常慢,反馈时间太长,而人在短时间内得不到成就感和满足感就特别容易放弃...
仔细想想你们的单词书,是不是无数次拿起它,翻到不到一半,发现总是背了又忘,于是把它放下;或者想想其他任何事情,是不是都是因为发现一直没有正反馈,感到希望渺茫而放弃。


所以,我们不如尝试换一种思维方式:
1.学习英语的首要理念:要努力去了解“是什么”,而尽量少去了解“为什么”。
因为英语是语言,是人们在长期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一种交流的媒介。很多语汇和句型的用法没有道理可讲,没有“为什么”可言,人们就是这样用的,就是这样说的,记住就好。当然了,仔细分析起来或许可以找到语法上的解释,但实在不是学习英语的宗旨。婴儿时期,我们学说话的时候,从来没有问过“为什么会这么说”吧,但是为什么后来会说的这么好?因为我们听的多,说的多,自然就记在脑子里了,即使不去分析这样说的原因和道理,一样可以说的很好。
2.学习英语的最好方法:背诵课文。
因为英语是我们的后天语言,所以必须将人家现成的东西反复在脑海里形成神经反射,不用关心为什么这样说(同第一点)。
成功英语老师推荐《新概念英语3,4册》。可以说,几乎没有任何一种教材的经典程度超过《新概念英语》。它的语法是最规范的,结构是最严谨的,流传了好几代人,依然保持最为持久的生命力。
套用中医里的理论“扶正才能驱邪”。为什么在考试做选择题的时候往往我们会在几个答案中犹豫不决?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到底什么才是正确的(听起来可能是句废话),说明我们对于英语的“正”还很不够,“邪”占优势。如果我们经过了长期的经典课文背诵,长期接受了“正”的刺激,这个时候一旦遇到“邪”,自然会一眼看透,不会再在几个迷惑选项中犯糊涂。


3.学习英语需要多种形式的神经刺激。
语言学习是没有捷径可寻的,现在社会上很多人将学英语说的很简单,可以速成,在短期内闪电掌握。其实这些都是极为不负责任的说法。真正学好英语,不经历背诵大量文章,写大量东西,听大量文章,是根本不可能达到目的的,因为学习语言需要对我们的各种感观进行刺激。比如一个新单词,我们在书上看到,默写,背诵,还不能说真正认识了。在听力中听到了这个单词,能反应过来是它吗?在想表达这种意思的时候,能反应过来应该用它吗?我们当初学说话的时候,都是无形中进行了听,说,读,写等不经意的“练习”才全面掌握了这门语言。
简单粗暴的在短时间内集中火力狂轰滥炸迅速提高自己的某一方面技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提高,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然后才有兴趣去持续的努力和提高。
这里先介绍一下此学英语的过程,然后介绍学习的具体方法。虽然并不一定适合所有人,但是也不妨一试。
我大概小学二、三年级开始学英语。一直到高一,除了学习了课本上的李雷、韩梅梅和他们之间羞羞的事情,我还在课外学了新概念123。所以整体基础还算是不错的,但是要说好到哪里去也没有。
但是高一是我的转折点,起因是我想以后可以出国读书,然后在新东方门诊部猛打了一剂鸡血。于是高一的暑假,我每天背单词8个小时,坚持了2个月。结果是,我不仅把高一到高三全部单词都搞定,还背完了大学四级和六级词汇。(也就是从大概2500左右的词汇量,2个月之内达到6000)其实我现在也回忆不起来当初为什么要选择单词这样一个突破口,但这却对我后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提高英语学习兴趣第二:如果已经学会界定,但理解还有偏差,那就要训练How to EXplain thinGSin different ways(用不同的方式解释同一事物)。一种表达式对方不懂,美国人会寻找另一种表达式最终让对方明白。因为事物就一个,但表达它的语言符号可能会很多。这就要多做替换练习。传统的教学方法也做替换练习,但这种替换不是真替换,只是语言层面的替换,而不是思维层面的替换。比如,I love you(我爱你)。按我们教学的替换方法就把you换成her,my mother等,这种替换和小学生练描红没有什么区别。
提高英语学习兴趣第三:有猜测能力。为什么美国人和美国人、中国人和中国人之间交流很少产生歧义?就是因为他们之间能“猜测”。我们的教学不提倡“猜测”。但我觉得猜测对学好美国口语很重要。在交流中,有一个词你没有听懂,你不可能马上去查字典,这时候就需要猜测来架起一座桥梁来弥补这个缺口,否则交流就会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