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宿舍水电管理及解决方案
安科瑞陈伟 acrelchenwei
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活动范围集中于高校宿舍,高校宿舍水电管理工作是保障高校宿舍管理有序开展的基础。在高校宿舍水电管理中涉及到两个重要方面,一是安全管理工作,二是节能降耗。对高校宿舍水电管理的现状及针对以上两方面存在问题进行探讨,并针对这两方面探索行之有效的对策,对于高校宿舍水电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宿舍水电管理工作探究的意义高校宿舍在任何高校都是具有重要功能的场所。对高校宿舍水电管理工作的完善是保障大学生有序开展学习、社交等各项活动的基础。高校宿舍水电管理不仅涉及日常水电正常供应,还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水电使用安全是宿舍安全管理的重点工作。近几年随着高校学生数的逐年增加,各高校对于宿舍用电用水需求日益变大,由于设施陈旧,线路老化以及学生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等多方面的原因,高校宿舍成为安全事故的多发地段。另一方面我国正提倡节能减排,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高校宿舍的水电消耗量在各高校总的水电消耗量中占比非常高,约达到四成以上,抓好宿舍水电节能工作,就抓住了高校水电节能工作的重点。故本文就安全管理及节能减排两方面对高校宿舍的水电管理工作进行探析。
用电管理方面,许多高校管理模式简单粗暴,一般除楼道、走廊、安全出口等公共场所是保持 24 小时供电外,其它供电部分均定时以人工拉闸方式进行限电。如此管理使宿舍供电的时间比较固定,大部分学生就会在同一固定时间内几乎同时对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进行快速充电用以保障使用电量充足。当同时有大量电子设备进行快速充电时,供电压力就会不断提升,供电安全就难以保障,甚至会引发火灾。供电管理能否跟上高校建设的脚步,能否保障学生的生活及学习环境,可以说是一个关键性的指标。此外学生充缴电费需在指定时间到指定地点进行,而用电数据需通过人工周期性采集,碰到电路故障问题反映迟缓,不能及时抢修,种种这些都是目前高校用电管理存在的漏洞。
在用水方面,许多高校宿舍热水供应都采用有偿使用的方式,但是冷水供应却没有少有进行限制的。这种管理模式使得学生节水意识淡漠,即便宿舍出现用水器具破损现象也不会主动报修。而且一旦用水管道出现破损,管理人员也难以及时发现,浪费流失严重。
高校宿舍水电管理工作策略探索
(一)开展用水用电安全及节能宣传教育
开展有针对性的,富有创新性的高校学生宿舍用水用电安全节能宣传教育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在开展宣传教育的过程中要完善组织机制,结合实际深入调研,提高宣传教育活动的实效性。
虽然学校水电一般是由后勤部门管理的,但其他各部门也需意识到学生宿舍水电管理工作应是学校多部门共同协调完成的,是学校安全建设,节约型校园建设的重要一环,意义重大。所以学生用水用电安全及节能宣传教育工作虽是由后勤部门负责,但是高校内其他部门及分院也应积极参与,方能形成合力,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
其次要有针对性的展开宣传教育。对于已经违反过学生宿舍安全用电的学生,要进行重点教育,防止因严重违章使用大功率电器造成火灾事故。在完善能耗统计工作的基础上,找出学校内能耗较大及大功率电器密集的楼宇,有针对性的进行用电安全及节能教育。在发生过火灾的学生宿舍更加需要加强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要注重关键时期的安全及节能教育,如新生入学、节假日等。
后还应注意宣传形式的创新与多样化。通过各种形式,如报纸、网络、橱窗、讲座等大力宣传节约水电的必要性,让节约成为每个学生的自觉行动[1]。利用各类宣传橱窗、板报、横幅、广播等形式,让学生养成“一定要安全用电,用电一定要安全”的良好习惯,自觉抵制使大功率电器及三无电器的使用。
(二)完善与落实各项用水用电安全与节能制度
完善与落实安全与节能制度首先应重视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升,高校现有的用水用电管理团队人员素质普遍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随着水电管理体系的提升,水电管理人员的结构急需调整,引进年轻的高素质人才加入水电管理队伍,加强管理人员知识及素质的培训,促进水电管理队伍素质建设与管理业务能力的提升。
其次应完善各项制度建设以规范学生的用水用电行为。加大对水电使用的监督力度,可以通过日常巡查,每月不定期开展抽查等方式进行巡检。学校后勤部门可以在每月定期公布各幢学生宿舍用水用电量,开展学生宿舍水电使用评比活动,推行奖惩制度,鼓励学生安全用电,节能降耗。此外,还可以设定一些专门条款对学生水电使用加以限制,如夏季学生宿舍空调设定温度不宜小于 26℃,实行用水用电定额管理等,帮助学生自觉形成节能观念。
后应形成水电设施定期维修保养制度。部分高校宿舍年供电线路和供水管网设计建设年代比较久远,设计思路就当前而言较为落后,线路管道使用至今都存在有老化现象,配套设施也不完善,这对于今后长时间的水电使用存在许多隐患[2]。故应形成合理有效的水电设施定期维修保养制度。一方面应逐步完善高校宿舍基础设施,如提供公共的电吹风使用场所、洗衣机烘干机区域以及开水器打水区域等。这些措施一方面提升了学生生活品质,另一方面也使得用电安全有了保障。设施设备在投入使用后,其维修保养工作要形成制度化,按照规章制度定期进行,并且保质保量。同时,电力线路的检查,供水管网的检漏也应纳入制度章程,防止供电线路老化、脱落,监控供水管网跑、冒、滴、漏等问题。
(三)引入技术创新,进一步提升高校宿舍水电管理工作
目前许多高校都在积极建设水电智能平台,以此实现水电的科学化和智能化管理。水电智能平台适宜高校学生宿舍用水用电特点及多种性能,还可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减少后勤管理的工作量,使水电管理更具人性化、智能化、科学化[3]。智能化的水电监管平台可以实现对高校水电实时的远程监控,记录水电数据,分析水电运行状况,学生可以自助查询购电,对线路的线损以及学生的用电行为进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杜绝用电安全隐患,还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节能观念并付诸行动。
与此同时,对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升级也能增加用水用电安全系数。对老旧线路进行定期检修,对存在巨大隐患的线路及时改造,提高供电线路对于高校不断增长的用电负荷的承受力,保障宿舍用电安全。近年来,学生宿舍空调能耗直线上升,提高宿舍楼墙体结构的保温性能、进行宿舍外窗节能改造以及增设遮阳设施都可以有效提高宿舍节能效率。此外,推进新型能源的应用,如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利用地热能等,也可以提高节能效率。利用中水循环系统,将学生宿舍的洗漱用水分离、净化后用于冲洗及校园绿化,也可节约大量自来水。
AcrelEMS-EDU校园综合能效管理解决方案针对校园能源统计、后勤计费管理、校园运维管理等提供高校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从“源、网、荷、储、充”多个角度解析高校当下及未来的用能问题及用能需求,在统一的需求下“实现能源互补、信息互通”等管理模式。助力学校管理智能化、数字化、综合化,实现节能校园、绿色校园、低碳校园。
AcrelEMS-EDU高校综合能效管理平台采用开放的分层分布式网络结构,主要由设备层、传输层、数据层、应用层组成。AcrelEMS-EDU高校综合能效平台提供校园用能实时在线监控、能耗数据统计分析、空调智能管理、用能排名、节能评估、宿舍恶性负载监管等功能。
高校宿舍水电管理工作是高校宿舍管理的基础,是保障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有序开展的关键。在推进水电管理工作中,安全与节能管理是重要方面。减少用电安全事故的发生是高校安全工作的重点难点。而宿舍节能工作对降低高校日常运作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建设节约型校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故在高校宿舍水电管理工作中这两方应重点关注。 提升后勤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系统化、模式化、集成化和精细化水平。
总而言之,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程中,后勤人力资源的建设是需要重视的问题。只有认真借鉴总结以往工作的经验与问题,找出改进方案,加强后勤人力资源建设和管理,大限度挖掘员工的潜能,提高工作效率,才能为高校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