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

2023-02-16 13:36 作者:威廉廉威王子  | 我要投稿

形式教育

  1. 主要观点: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特别是所谓悟性或理性能力、思维能力)轻视知识的实用价值。

  2. 代表人物:洛克和裴斯泰洛奇

  3. 洛克:他说:“要使所有的人都成为深奥的数学家,并无必要,我只认为研究数学一定会使人心获得推理的方法,当他们有机会时,就会把推理的方法移用到知识的其他部分去。”

    裴斯泰洛齐:强调教学的首要功能应是促进人的发展,尤其是促进人的能力的发展。

  4. 理论基础:官能心理学


实质教育

1.主要观点: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交给学生实用的知识,而学生的智力则无需特别训练。

2.代表人物:赫尔巴特和斯宾塞

赫尔巴特统觉团:新旧观念之间的联系和系统化过程,教师把有用的知识传给学生。

斯宾塞:认为科学主义最有价值,教育要为完美生活做准备。

3.实质教育以联想主义心理学为基础。


1.【单选题】教育史上,认为教育的任务是发展学生的能力,而不在于传授实用知识的理论称为( )。

A.现代教育论

B.传统教育论

C.形式教育论

D.实质教育论

【答案】C。解析:形式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通过开设希腊文、拉丁文、逻辑、文法和数学等学科发展学生的智力,至于学科内容的实用意义则是无关紧要的。实质教育论的基本观点是,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知识,至于学生的智力则无须进行特别的培养和训练。


2.【判断题】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对实际有用的知识,至于学生智力开发无需特别训练,这是形式教育论的观点。( )

【答案】×。解析:形式教育形成于17世纪,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代表人物有英国教育家洛克和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他们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通过开设希腊文、拉丁文、逻辑、文法和数学等学科发展学生的智力,至于学科内容的实用意义则是无关紧要的。而实质教育是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出现的,以联想主义心理学为基础,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和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是其主要代表。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知识,至于学生的智力则无须进行特别的培养和训练,题干描述为实质教育论的观点,故错误。



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