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全史人物评鉴-林仁肇

2023-01-02 11:37 作者:温村李馆长  | 我要投稿

林仁肇



林仁肇(?-972年),建阳(今福建南平)人。林仁肇生性刚强坚毅,武艺高强,而且身材魁梧,身上刺有虎形纹身。原是闽国裨将,与陈铁齐名,人称林虎子。闽国灭亡后,归家闲居。956年(显德三年),南唐中主李璟因后周军攻打淮南,命鸿胪卿潘承佑到泉州、建州召募勇士。潘承佑推荐了前永安节度使许文稹、静江指挥使陈德诚以及郑彦华、林仁肇等人。中主任命林仁肇为将军,让他率偏师救援寿州。林仁肇攻城南大寨,又破濠州水栅,被擢升为淮南屯营应援使。八月,周军正阳浮桥建成,扼住南唐援军的进路。林仁肇亲自率领一千敢死士,用船载着薪柴牧草,乘风放火,欲焚毁浮桥。不料,风向转变,不利火攻,周军大将张永德趁机进战,唐军大败。这时,林仁肇单马殿后,并将张永德射来的箭矢全部挡开。张永德大惊道:“敌军有能人啊,不可轻敌。”便不再追击。后来,南唐向后周割地求和,林仁肇被任命为镇海军节度使,不久又改镇武昌。
960年(建隆元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建立宋朝,是为宋太祖,并平定淮南节度使李重进的叛乱。此后,淮南各州兵力薄弱。970年(开宝三年),林仁肇私下向南唐后主进言道:“淮南兵力很弱,宋国又连年用兵,先后平定西蜀、荆湖、岭南,千里奔波,士卒劳累,这正是可乘之机。陛下只要给臣数万兵马,臣就能夺取淮南。陛下可以对外宣称臣起兵反叛,那么臣若成功,淮南归国家所有,臣若兵败,陛下便灭我满门,以此表示陛下并不知情。”后主听后,惊道:“你千万不要胡说,这会连累到国家的。”不久,林仁肇便被任命为南都(今江西南昌)留守、南昌尹。
林仁肇出身行伍,后虽担任将帅,仍能与士卒同甘共苦,因此深得军心。但是,皇甫继勋、朱令赟等人与林仁肇关系不和,便在唐后主面前进谗言,称他向宋朝求援,要在江西自立。宋太祖也对林仁肇非常忌惮,便贿赂他的随从,得到他的画像,悬挂在别室中。972年(开宝五年),郑王李从善到汴京朝贡。宋太祖带李从善观看林仁肇的画像,道:“林仁肇将前来投降,先用这幅画像为信物。”又指着空着的馆宇道:“这是我准备赐给林仁肇的。”李从善命人回报后主。后主不知这是反间计,便暗中命人将林仁肇鸩杀。
陈乔很赏识林仁肇,对他非常器重,常道:“若使林仁肇在外带兵,我陈乔在中央掌握朝政,那么我国虽国土狭小,宋国也难以图谋。”林仁肇冤死后,陈乔叹道:“国家到了如此地步,还要杀害忠臣,真不知道我最终会死在什么地方。”为此感叹了好几天。




统帅 B
(林仁肇事闽为裨将,与陈铁齐名,军中谓之林虎子。会周攻淮南,潘承佑荐之,拔为将,率偏师援寿州,攻城南大寨,有功,又破濠州水栅,擢淮南屯营应援使。初,仁肇见知于陈乔,雅器重之,曰:“令仁肇将外,乔居中掌机务,国土虽蹙,未易图也。”)
武力 A
(林仁肇刚毅多力,身长六尺馀,姿貌伟岸,文身为虎形。时周人正阳浮桥初成,扼援师道,仁肇率政死士千人,以舟实薪刍,乘风举火焚桥。周驸马都尉张永德来争,会风回,火不得施,势少却。永德鼓噪乘之,南军遂败,仁肇独骑回殿。永德故猿臂,善射,引弓射之,矢至仁肇所,辄为格去。永德大骇曰:“敌有人,未可逼也。”)
军谋 B-
(林仁肇尝密言于后主曰:“宋淮南诸州戍守单弱,而连年出兵,灭西蜀,平关庙,今又取岭表,往返数千里,师旅罢敝,此在兵家为有可乘之势。请假臣兵数万,出俦春,波讹、唯,据匪鹧,因其思旧之民,累年之栗,复取淮向,势如转丸。臣起兵日,仍驰闻北朝,言臣据兵窃叛,事成归国,否则请族臣,以明陛下无二。”后主惊曰:“无妄言,宗社斩矣!”)
智略 C
(事多不详。)
内政 D
(不详。)
魅力 B-
(林仁肇素起家行伍,虽任将帅,恒与士卒均食同服,以故多得士心。又与皇甫继勋、朱令赟辈不协,因构仁肇求援宋朝,欲自王江西,而宋太袓忌仁肇名,亦赂其侍者,窃取仁肇像悬别室。时南楚国公从善质于汴,引从善观之,曰:“仁肇行且降,先持此为信耳。”又指空馆曰:“将以此赐仁肇。”后主方任继勋等惑其言,使人持鸩往毒之。)


全史人物评鉴-林仁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