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巅峰对话:“电网电力调度与储能市场的整合与协调”

2023-07-06 17:56 作者:储能领跑者联盟  | 我要投稿

6月28日,由储能领跑者联盟主办的南方储能产业发展交流论坛于6月28-29日在广州开芯国际大酒店盛大开幕。在巅峰对话环节,来自行业专家和龙头企业的嘉宾们围绕“电网电力调度与储能市场的整合与协调”等话题展开了精彩激烈的探讨,本文为部分文字实录,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场知识盛宴。

一、南方地区储能市场规划与需求探讨

针对南方地区电力市场,广东省电力行业协会规划发展部主任曾凯文做了以下分享:他所秉持的一个基本观念是“有了需求才会有规划,需求想好了规划才能做好”。以广东省为例,广东新型储能需求主要在商侧,目前广东电源侧火储联调配置市场基本已经饱和。储能调度寄希望于两点,一点是成本,价格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放在排序第一位。另一点是性能,目前相关政策对这点完善的越来越清楚。以风电为例,最开始可调用性较差,后来经过高电压技术穿越改造等方式逐步提升了风电运行的稳定性。储能也是如此,储能除了调峰、调频、紧急事故备用等基本功能外,目前还具备了一次调频能力、电网支撑能力。

“你对电网的支撑能力决定了你在实际运用中所起的作用,这一点非常重要”,曾凯文强调到。因此厂家要明确标准,超前准备,做好技术研发以满足电网系统运行需求。这种需求是综合了电力系统,光储充一体化,用户群体以及时代发展等多方面的需求,这种需求要求储能设备必须具备这种性能,这是厂商的义务。当储能能够满足好电力系统的需求之时,也就是储能在未来所能取得的最大价值和最大收益之日。

二、如何更好地通过虚拟电厂、主动配电网等技术,实现各地灵活性资源的深挖整合与协调调用?

曾凯文指出,虚拟电厂是在用户侧商业模式上激励驱动发展起来的,目前用户侧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在16、17年,虚拟电厂的话题就十分火热了。但由于虚拟电厂的组合调控技术代价高昂,零散资源的聚合成本、管理成本、建设成本等诸多方面的成本导致虚拟电厂一直发展缓慢,尚未形成完整的生态圈。在裴哲义看来,虚拟电厂当前仍处于一个“讲故事”的阶段,不过随着用户侧储能和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这两个市场的扩大对于虚拟电厂来说就是最好的资源,具备可观的收益率。这个时机将会很快到来,近几年可能就会到来。

曾凯文表示,对于用户侧储能,政府方面已经十分重视,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进行规范,助推零散资源的管理,接下来从技术层面再进行聚合。虚拟电厂在管理、技术、平台方面已经逐步完善,但仍面临着以下痛点:一是权责问题,国家电力系统在调度运行管理模式上还存在着一些没有打通的地方。二是虚拟电厂必须要有自己的主营业务,有主营业务就能收回成本,使商业模式健康规范地运行下去,其次虚拟电厂可以提供相关增值服务来增加收益。裴哲义指出,不能为了搞虚拟电厂而去搞虚拟电厂,企图通过项目收益来覆盖成本,这种思维是不合理的。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调度控制中心原副总工程师裴哲义做了相关补充,一是要我们要客观看待新能源配储能等效利用率6%这个数据,这仅是一种特定计算方式下的数据,当前指标系数计算方法仍在完善。实际上储能仍处于发展阶段,我们要明白这个数据是在储能方面的运用,储能和电站充放电的作用不同的,所以不能小看这个数据。二是要理解电力系统要求全系统成本达到最低,而不是要求某一个能源类型成本达到最低,这个概念叫做经济调度。电力系统包含火电、水电、新能源等多种能源类型,在未来电力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有选择性的去发展储能,提高储能的性能和调度率,从而获取更多收益。

三、储能系统集成等技术如何更好地配合电网系统,辅助优化电力调度

华为数字能源和远景能源从厂商的角度分享了如何更好配合电网系统的需求。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智能光伏并网管理专家程鑫强调了以下三点:

一是储能要具备更高的可靠性。我们知道储能电池系统由大量电池包串并联起来,长期运行的话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目前华为尝试把数字技术与电池系统结合起来,用数字技术的方式实现对电池系统最小模块的精准控制,从而避免由于某个部件出现故障导致整个系统失控的情况发生。这种做法是华为所一直在坚持的,通过更为成熟的储能电池系统的架构技术来降低故障率,提高储能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是做好精细化的能量管理。对于电源侧、电网侧等方面,程鑫举例到,假设储能要参与调控,如果申报上去的容量与实际运行的容量不一致,那么就会导致电力系统的乱套。接下来厂商势必会采用保守方式降低电量的申报,这就会影响储能价值的有效发挥。

三是让储能具备更友好的调度特性。并网需要变流器,系统架构不受控的话会导致部分产品不能很好地做到储能系统的有功和无功的解耦控制。针对此问题,储能系统可以沿用光伏产业的经验,通过系统配套设施提高解耦控制能力。在大规模新能源渗透率的环境下,储能对构网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的核心要求为储能要提供快速工具支撑能力和过载能力。在未来系统执行优化过程中,可以降低电池箱直流的有功过载能力等相关方面的成本。

远景能源储能产品总工程师钱振华认为,储能作为一种灵活的快速调配资源,可以实现多场景运用。针对不同的场景和需求,储能要实现差异化设计,例如用于电网系统支撑功能的储能电站和常规型电站的设计就不同,用于调峰和调频的电站设计也不同。

钱振华强调,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储能设备在电力系统想要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取决于你想要电站实现什么功能”。这就是国际上很多储能产品根据所需功能在做定制化的原因。

在国内,储能设备如何更好适应电网调度需求,一是储能设备本身要具备合规性。随着国内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储能产品的标准逐渐完善。储能设备自身必须满足法律要求,特别是消防安全方面的要求,这是最基本的底线。二是储能设备对电网的适应性。储能如果要满足电力系统紧急调用的支撑需求,那么自身就要建立起强大的电网适应性。三是根据不同电力需求做好定制化的技术开发,要做精做专。电网系统对于相关指标有着不同要求,例如调频要求快速响应能力,调峰要求荷电能力,电网系统支撑要求具备更大的容量,这些不同的设计需求都是依赖于储能要在电网中发挥什么样的价值。四是要具备安全性和可靠性,不能在电网调度的关键过程中“掉链子”。


巅峰对话:“电网电力调度与储能市场的整合与协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