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林超 学科14 人类学重要模型(笔记)

2021-12-11 13:07 作者:策划小海  | 我要投稿

●   人类学

    ●  想象与共识

    ●  概述:人类是唯一能够运用想象力达成虚构共识的生物---《人类简史》

        ●   人类最重要的特质:唯一一种可以进行超大规模协作,并且保持灵活性的生物//可与蚂蚁,黑猩猩协作进行比较

        ●   达成协作的原因:能通过想象力达成虚构共识//比如宗教,国家,民族,就是有了这些共识才达成大规模协作

    ●   虚构的共识重要的原因:实从虚中来

        ●   并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一定比抽象的东西好

        ●   自行车,保温杯,热水壶,卤肉饭这些如今实在的东西都是抽象概念的演化

        ●   概念的存留,是一个成王败寇的过程,好的概念曾经也会被认为是假大空

    ●   应用

        ●   解释一些事情,比如为什么科学技术这类抽象的概念很重要

        ●   如何快速消除陌生感:找到共识,比如共同话题

        ●   人类对抽象概念有天然的排斥,因为原始社会产生抽象概念,即新共识的速度很慢,相应的处理机制还没进化完善,但现代信息社会就很快了,需要后天去增强这方面的能力

    ●  进化心理学

        ●  进化迟滞

            ●   学习目的:对很多问题都非常有解释性

            ●   可通过研究人类在原始社会的生活状态,找到现代人行为的内在原因

                ●   例:男女差异可从原始社会男女分工来解释(狩猎逻辑和采集逻辑),人类很多的恐惧都与古环境有关

                ●   反例:进化心理学不是万能的,比如在一夫一制的看法就有失偏颇,还是需要多学科进行验证

        ●   启发:远古人类本能是现代人痛苦根源之一

        ●   应对:了解原理,建立仪式,刻意联系

        ●   应用

            ●   例子1:为什么男女购物习惯不一样?因为原始社会男性主要负责狩猎,女性是采集,所以男性注意力狭窄而集中,女性注意力宽广而扩散

            ●   例子2:为什么人们大多喜欢甜食?因为原始社会高热量的食物稀缺,并且很有助于生存

            ●   例子3:为什么人们大多喜欢甜食,对气味和色彩更敏感,也可以用原始社会女性负责采集来解释

            ●   例子4:为什么人们害怕被别人讨厌?因为原始社会里被社群抛弃就意味着思维

                ●   但现在社会这不同,需要学会切割课题

            ●   例子5:为什么有不少人有社恐?远古时代如果智人碰到了其它部落的陌生人,那很有可能就有生命危险

            ●   例子6:为什么人类害怕蛇和蜘蛛?因为原始社会人中毒死亡概率很高

                ●   现代社会几乎不会有人因为蛇和蜘蛛而丧命,反而因为汽车丧命的人更多,但也没人害怕汽车

            ●   例子7:【快乐】类型

            ●   例子8:直播电商内在逻辑

            ●   例子9:今天世上致死率高的心血管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远古社会食物稀缺,造成人类对脂肪强烈的偏爱,导致食物丰富的现代人,长期过度摄入脂肪

        ●   拓展阅读:《进化心理学》---戴维巴斯

    ●  幼态迟滞

        ●   简单说就是晚熟,对比其它动物来说人类晚熟的现象尤其明显

            ●   人类9个月才能走路,而牛羊刚出生就能

            ●   人类但23岁才发育完成,猴子则半年就可以,黑猩猩一年就可以

            ●   好奇心和探索欲在其它灵长类动物上也可以看到,但只存在幼儿期,但人类可以一直持续下去,实现终身学习

        ●   启发:

            ●   某种能力晚熟的程度,往往代表这个能力的优越性

                ●   狗可以看做幼态持续的野狼

                ●   人类可以看做幼态持续的黑猩猩

            ●   一个社会保持儿童时期好奇心状态的能力是这个社会发达程度的一个指标;成年人保持好奇心的探索欲的能力,也是决定其能否延长寿命的重要因素

            ●   晚熟不是坏事,但也要取决于所处的社会环境

    ●  文化人类学

        ●  文化是一群人通过(后天)习得对其行为和身边事物意义的共有认识

            ●   后天习得:在西方长大的中国人,行为和思想也会西化

        ●  亚文化:包括语言,意见领袖,行为,符号

            ●   比如b站亚文化,“双厨狂喜”“高质量男性”“书无店砸”,一键三联

            ●   快手老铁文化,二次元的亚文化,汉服圈和饭圈的亚文化,阿里巴巴也有自己的亚文化

        ●  特征

            ●   文化是历史的产物;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宝库,能形成组织十几亿人的共识,成为超级大国

            ●   亚文化可以迅速变迁:中国几十年来亚文化不断发生着变化,亚文化圈层层出不穷

            ●   社会价值会影响亚文化:比如两三年前整个社会价值观还是拼命工作追求成为富人,所以996成为一种副产品,现在2021年国家提倡共同富裕,很多公司开始调整自己的加班策略

        ●  推荐阅读:《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

        ●  拓展:可以通过研究b站研究亚文化

        ●  相关:进化迟滞,幼态迟滞都是人类先天习得特征,文化则是人类后天习得特征

    ●  模因

        ●  概念:文化的基本单位,可以通过模仿得到传递

        ●  重要性:影响我们行为的不单有基因,文化观念影响也很大,也就是模因

        ●  特点:和基因一样,三特征;遗传性,变异性和选择性

        ●  启发:传承给下一代的不单可以是基因,也可以是模因

        ●  参考资料:《自私的基因》

●   其它推荐笔记

    ●  概念解析: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5042438126071060&wfr=spider&for=pc

    ●  课程要点简析: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3038589?from=search&;spm_id_from=333.337.0.0

●   课程地址:https://www.bilibili.com/cheese/play/ep9906


林超 学科14 人类学重要模型(笔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