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圈摸鱼》026:RK H81:除了“洗衣机”旋钮,其他表现不如预期

今天继续给大家带来2022年下半年75量产键盘“大横评”的第八弹——那就是RK H81,我把它简称为“RK 75”。
这把键盘我也是首发时购入的,价格为“369”元,不过自收到后之后,这把键盘除了刚到手简单体验了一遍之后,就再也没有碰过,之所以这把键盘让人“喜欢”不起来,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除了它令人印象深刻的“洗衣机”旋钮之外,其他方面的表现可以说是比较令人失望的,尤其是宣称采用了gas结构,却没有一点gas结构给人带来的那种比较舒适的键入体验,因此“吃灰”也是在所难免了,不过键圈玩家的大部分键盘,我想无论多喜欢最终热情过后,也都是“吃灰”吧。
这把键盘其实最初的热度已经过了,不过大家也都知道我从来也不是一个追求热度的人,因此还是基于客观评测的原则,我还是会按照设计,做工,输入和结构四个维度,给大家详细带来RK 75的评测。

设计方面,RK 75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了复古造型圆形开关的旋钮设计,这个也被大家戏称为“洗衣机旋钮”,因为这种旋钮大家的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因此当初RK75做预热的时候,其实是狠狠的吸引了一波眼球的,它的功能其实和珂芝K75的拨杆设计是一样的,其实就是一个三种模式的切换开关。
键盘的左侧前部位置是充电口设计,同时也增加了一个TYPE-C的接口,不过相比珂芝K75,阉割了HUB口的,稍微有点遗憾,键盘的左右两边是设计了两条横杠,稍微有些“莫名其妙”,不知道为啥要做这样的设计,键盘空格键的前部做了一个稍微倾斜的设计,和传统的键盘平直的设计有了一些区别,有的人手这样的设计,能够带来更好的输入体验,不过日常使用中我也是没有明显感知的;键盘的底部,也是带“两段式”的脚撑,而2.4G的收纳位置是做了“挖槽”的设计,这一点是我无法接受的,因为之前我也提到过,我并不喜欢这种破外底部美感的收纳方式,希望以后RK再找找其他位置,去安置2.4G接收器吧。对了,底部的铭牌信息位置,相比其他键盘用的贴纸,RK75和珂芝K75算是比较厚道的,也用上了一小块金属的铭牌。

做工品质方面,同样和米物75一样,没有啥好说的,属于很普通的ABS材质,甚至都有点赶不上RK RK87那把键盘,和其他量产75键盘比起来,还有一点点的“廉价感”,不知道购买了RK 75的同学对它的做工方面又有什么样的评价呢?
输入体验方面,RK75除了全新的卫星轴表现依旧很“顶”之外,其他方面给我的感觉并不是太好,属于也是能用但是整个键入体验并不优秀,是一把并不会给人带来强烈码字欲望的键盘,具体的原因我想有几个方面:首先是搭载的TTC七彩虹轴,对我而言表现算是比较普通吧,尤其是单独按压的时候,杂音控制得也不是很好,41g的触发压力,日常码字感觉也不是特别的跟手,不过相比佳达隆的G黄pro,还是要稍微好上一些的,对轴体要求不高的话,不更换轴体也是可以使用的;最大的“槽点”可能还是这套键帽,OEM高度+PBT材质,但由于其素材实在太一般了,不仅键帽拿在手里“轻飘飘”的,且触感也相当的不细腻,估计用不了多久就会“打油”,虽然这把键盘定价是369元,我还是强烈呼吁RK在键帽上多少花点心思,把键帽的质感“搞上去”。
结构方面,RK宣称这把键盘是RK旗下首把采用gasket的键盘,但具体的表现情况可谓让人“一言难尽”,也是这把键盘背后“诟病”最多的地方了,也就是大家所说的“gas”了个寂寞,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们就一起进入拆解的环节。

拆解过程和珂芝k75一样,RK75也在脚贴内部隐藏了四颗螺丝,需要拧掉之后,再用撬棒撬开上下盖,确实RK75采用了典型的“Gasket”结构,内胆是通过四周poron垫片起到支撑作用的;用料方面也还是厚道的,也是一张PC的定位板,同时采用了硅胶夹心和轴下垫,以及底部还覆盖了一张硅胶的底垫,相比EVA材质应该是成本会更高一点的;之所以在输入体验是硬“gas”的原因,主要还是内部提供的形变空间太小了,加上底壳还用了三颗限位柱固定,因此在软弹度上指望不了了,不过一致性还是有保证的,不知道剪掉限位柱,并增加PCB上面部分的poron棉条的厚度,不知道软弹度上是否有一定的改善,如果改过的同学可以分享你的改造经验。
简单总结:RK H81作为RK首款采用gasket的键盘,交出的答卷应该说是“不及格”的,加上在价格方面也遇到了和米物75同样的问题,向下“卷”不过贱驴A3,向上又干不过自家的珂芝K75,有点“高不成低不就”的感觉,再加上整体键入的体验也不优秀,因此这把键盘真的是除了“洗衣机旋钮”,其他方面的表现真的是普普通通,当然现在RK又画了另外一把75的“大饼”,希望到时候能够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吧。
视频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