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哲学小辞典·外国哲学史部分》2.5.6 居维叶

2023-05-10 09:02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仅供学习参考】


6、居维叶(公元1769—1832年)


  法国生物学家,激变论的炮制者。曾任拿破仑皇帝特命的全权代表,后又任复辟的波旁王朝国王的全权代表。

  他在生物学领域中,坚持神创论、物种不变论等唯心论和形而上学观点,顽固地反对生物进化的思想。他在巴黎近郊不同地质年代的地层中找到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发现地层越深,距现在的年代越远,动物的化石就越简单,与现代生物的差别就越大,从而确定了古生物的形态与古生物出土地层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已经绝迹的动物类型在时间上分布的顺序性。但是,他却从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出发,提出了“激变论”,认为地球表面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多次大激变[1],如洪水泛滥、山脉升起和沉没、严重干旱等。每次激变都使原有的生物毁灭殆尽,在所谓非常力量过去以后,地球进入平静时期,又重新产生一批与以前完全不同的生物。所以不同地层会出现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现代生物不是从古代生物变化而来。他还认为地层中每个不连续就代表一次大灾变,并臆造出最后一次灾变发生在五千多年前,以与《圣经》上的诺亚洪水相附会,并恶意地把这种灾变叫做“革命”。恩格斯尖锐指出:“居维叶关于地球经历多次革命的理论在词句上是革命的,而在实质上是反动的。它以一系列重复的创造行动代替了单一的上帝的创造行动,使神迹成为自然界的根本的杠杆。”[2]

  他还提出“四个构造图案”说来反对拉马克的后继者圣提雷尔的进化论思想。一八三〇年,在法国科学院里,居维叶和圣提雷尔展开了一场六个星期的大辩论。居维叶认为,动物界是造物主按四个构造图案分别创造出来的,创造出来之后就不发生变化。这四种构造图案是:脊椎动物、软体动物、分节动物和放射动物。很明显,这“四个构造图案”说是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的变种,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圣提雷尔反对居维叶的主张,认为动物界是由一个统一的图案在环境影响下演变而成的,他虽然坚持了进化论思想,但却把千差万别的动物机械地归结为一个“图案”形成的,结果未能战胜居维叶。但居维叶并不能够扼杀进化论思想的传播。

  他在比较解剖学方面有一些成就,提出了动物“器官相关规律”,认为动物的各器官之间、器官构造和机能之间有密切的联系。运用这个规律,可以从古生物化石的残骸中确定动物的整个结构,重新塑造出动物的全貌,并推测出它的生活方式。但他却死抱住神创论不放,把动物“器官相关规律”归结为造物主创造的结果。

  居维叶的反动激变论和“四个构造图案”说,是为复辟的封建王朝和宗教神学服务的。当他的代表作《地球表面的革命》出版之后,立即得到封建王朝的加官晋爵。

  主要著作有《地球表面的革命》等。


注:

[1] 灾变。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451页。

《哲学小辞典·外国哲学史部分》2.5.6 居维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