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底是谁?—早期龙群类物种尼亚萨龙小传
以前,有不少科学家认为西里龙科是恐龙总目的一支,而今年早些时候,对西里龙科的研究更加确定了它就是原始的鸟臀目恐龙。这一发现直接将恐龙的历史提前到了中三叠纪的安尼期。而有一个物种,它不是西里龙科的成员,长期以来它都被认为是最接近恐龙的一支,甚至有人认为它就是最原始的恐龙。它就是,帕氏尼亚萨龙(Nyasasaurus parringtoni)。

西里龙科最早的成员之一阿希利龙(Asilisaurus)发现于曼达组,距今约2.43亿年前,而尼亚萨龙也发现于曼达组,距今约2.43亿年前。尼亚萨龙目前发现了两具化石:正模标本NHMUK R6856包含了右侧的肱骨,三块部分荐前椎和三块荐椎,选模SAM-PK-K10654包含三块颈椎和两块部分荐前椎。

这化石数量。。。无法分类确实是正常现象,科学家们根据同时期龙群类物种推测出它大致体长2—3米,不过更具体的习性还是一片模糊,如行走方式,食性等等。
尼亚萨龙的肱骨三角肌嵴的顶点在最前端侧向偏转,这是早期恐龙(如埃雷拉龙,太阳神龙农神龙)的共同特征,除此之外,它的肱骨与其它任何三叠纪主龙类不完全相同。

尼亚萨龙骶前椎骨的前关节突之间有明显的间隙,就像一些伪鳄类,西里龙科和早期恐龙一样。

对尼亚萨龙的肱骨研究我们发现:它的血管在肱骨里呈放射性分布,并且肱骨的生长线少,这证明它与部分早期恐龙(如合踝龙和埃雷拉龙)一样,生长速度很快,并且还要高于其它的除翼龙形态类的早期主龙形类。并且,对尼亚萨龙和其他西里龙科成员的研究发现:西里龙科的血管并没有尼亚萨龙那样高级的连通性和复杂的模式。所以目前的研究并不支持尼亚萨龙属于西里龙科。
有关尼亚萨龙的分类是比较凌乱的,因为它侧向偏转的三角肌嵴是早期恐龙的共同特征,但它和早期恐龙仍有差距。选模一度被认为是一种原始的兽脚类恐龙,因为选模的颈椎与兽脚类恐龙非常相似(但仍然还有区别),这样一来,尼亚萨龙既可能是恐龙的姊妹演化支,也可能就是恐龙总目的一员。
当然,有些科学家也主张把正模和选模分开单独分析,于是乎,这两个样本处于演化树的不同位置。


由于受限于化石完整度以及早期恐龙模糊的分类,现在仍很难确定尼亚萨龙在演化树里的位置。它与最早的鸟臀目恐龙之一阿希利龙共同生活在2.43亿年前的曼达组,对早期恐龙或龙群类的演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尼亚萨龙和阿希利龙化石数量的稀少也证明即使是“恐龙”起源于很早的时期,但当时它们也只是数量稀少的物种。
最后分享一下尼亚萨龙的一些逸事。由于尼亚萨龙从被发现到系统的研究经历了接近一个世纪,所以尼亚萨龙还是留下了一些遗留问题的,尼亚萨龙有一个异名叫做“Nyasasaurus” caromptoniUP主翻遍了维基和论文,都没有找到信息。后来,我发现它只是1967年科学家初次描述时留下的历史遗留问题。除此之外,尼亚萨龙还存在一个异名“Thecodontsaurus alophos”。
到现在为止,尼亚萨龙在内的早期恐龙起源是一片混沌的,而尼亚萨龙少的可怜的化石也让它更难得到归属。但即便如此,科学家们依旧在探求它的分类,这不仅仅是想在未来的某一天告诉它,它到底是谁,更是在探求进化的史诗,探求生命本身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