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第六期 贝多芬第三钢琴协奏曲

2020-10-24 22:52 作者:Kaede庭  | 我要投稿

大家好,终于迎来本次的更新了。一周没见,大家最近过得怎么样了呢?好了,我带来本次的分享。准备好了吗?那我们一起开始吧。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这位小哥是谁呢?

   Jan Lisiecki

出生在卡尔加里阿尔伯塔,加拿大,波兰的父母。他在五岁开始学习钢琴。扬他的管弦乐在9岁,此后与管弦乐队在加拿大和在国际上,包括纽约爱乐乐团,Orchestre巴黎,英国广播公司交响乐团,鹿特丹爱乐乐团,国家艺术中心乐团,蒙特利尔交响乐团等等。1月与导体的表现克劳迪奥·Abbado,大卫Zinman,帕沃Jarvi,安东尼奥Pappano,亚尼克内。2010年1月1日1月打开了肖邦的200岁生日庆祝活动从作曲家的诞生地,Żelazowa呼啦。同一个月,他执行肖邦E小调协奏曲1号的MIDEM古典颁奖晚会戛纳、法国。1月进行,陛下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十万人国会山在渥太华,加拿大,的一部分加拿大国庆日2011年庆祝活动。


1月表演在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艾弗里费雪厅,卡内基音乐厅,Salle百雅,Tonhalle苏黎世,维也纳音乐厅,三得利音乐厅等,并代替钢琴家玛尔塔,和纳尔逊Freire。简已经共享的阶段马友友,苏加文音乐,詹姆斯Ehnes,伊曼纽尔斧头,执行在不同的音乐会在美国、韩国、中国、日本、波兰、法国、德国、比利时、意大利、希腊、挪威、瑞典、瑞士、英国、苏格兰、危地马拉、巴西、和在加拿大。1月已经出现在节日包括瑞士的节日,节日de la罗克·d 'Antheron,从节日,肖邦和他的欧洲的节日,许多人在加拿大和美国。


公认为他的诗意和成熟,人类已经获得了许多奖项。1月赢得了众多主要加拿大音乐标题。在2009年,他荣获大奖Osm标准人寿(史上最年轻的)竞争。2008年,他赢得了大奖在加拿大音乐比赛(2008年6月)和加拿大音乐节(2008年8月,作为历史上最年轻的)。1月是7个国际比赛的奖得主在美国,意大利,英国,日本。


2008年1月完成了肖邦F小调协奏曲和被任命为著名的节日的感觉在波兰肖邦和他的欧洲”。2009年,他返回华沙,表演肖邦E小协奏曲,并得到了发光的评论和批评人士的称赞。音乐会被波兰广播电台2。1月的首张CD,以这两个现场表演,交响Varsovia和霍华德·雪莱,Fryderyk肖邦研究所是在2010年初发布的目录1号在新“白色系列”。CD被授予著名的音叉片Decouverte奖2010年5月。《和谐》杂志描述人类进化为“自然的艺术大师已经与男性的,最重要的是,无法抗拒自然玩。”BBC音乐杂志2010年7月的评论称赞“人类进化的成熟的音乐性,”和他的“敏感精华”的解释对比首协奏曲,扮演“闪闪发光的技术以及惯用感伤”,指出“即使在拥挤的CD目录,这清新unhyped CD释放是一个庆祝”。


他的表演被国际广播加拿大广播公司电台在加拿大,波兰电台,法国广播电台,卢森堡电台,奥地利收音机,和德国广播,以及法国电视台3和电视在波兰1和2。1月是出现在CBC下!系列于2009年3月1日,周日下午在音乐会在加拿大最有前途的年轻艺术家之一。2009年9月7日,CBC新闻广播乔·施莱辛格纪录片的约简,“一个不情愿的天才”。2013年4月,人类被任命为加拿大的未来领导人之一·麦克莱恩的杂志。2013年5月,他被德国国家电视特色ZDF在Heute杂志。

2008年6月,1月被任命为全国青年代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加拿大。加拿大自2012年以来,1月是一个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大使。

在学校董事会的建议1月加快四个等级。2011年1月,他毕业加拿大西部高中在卡尔加里,加拿大。2011年9月以来他一直在研究与马克·杜兰德音乐学士格伦古尔德音乐学校在多伦多的全额奖学金。

以下是我从外网找来的就不翻译了。

Jan Lisiecki

The New York Times has called him “a pianist who makes every note count”. His penetrating playing, refined technique and the extraordinary maturity of his interpretations have already earned him wide recognition. Born in Canada in 1995 to Polish parents, Jan Lisiecki has shown exceptional talent since childhood, but always rebuffed the label of "child prodigy”, preferring to consider his approach to music as a refreshing combination of commitment, talent and enthusiasm. He boasts intense collaborations with conductors of the caliber of Sir Antonio Pappano, Yannick Nézet-Séguin, Daniel Harding and Claudio Abbado. His most recent solo debuts brought him on stage of the Royal Albert Hall for the BBC Proms, the Main Auditorium of the Carnegie Hall in New York with the Philadelphia Orchestra, the Sächsische Staatskapelle Dresden, beside the New York Philharmonic as well as with the Munich Philharmonic conducted by Valery Gergiev. In 2013, aged only 18, he stood out as the youngest artist ever to have received the Gramophone Award in the “Young Artist” Category. Jan Lisiecki records exclusively for Deutsche Gramophon.


"It was clear that Lisiecki possesses the innate phrasing of the mature Rubinstein with the interpretative panache of the young Pogorelic. […] Apart from his obviously exceptional musical talent, the most impressive thing about Lisiecki’s performances is how much the young Canadian obviously enjoys playing the piano. Such genuine unaffected enthusiasm is infectious."         
                                                                                             Jonathan Sutherland, bachtrack.


他的演奏就像一股强大的力量,用强劲的双手把你带进去梦幻的世界。这个世界闪烁着星星和月亮,河水波光粼粼。夜中有一帆小孤舟,有路过的白鹭,脚尖微微拂过水面。点出了五彩斑斓的世界。隔壁的睡莲也跟着摇动,连露珠也忍不住从树叶间慢慢掉落下来,欢快地跳入水面上。一滴一滴地掉下来,不紧不慢。隔壁的涟漪随着风中的节奏忍不住画出各种各样的花纹,带给了一种很惊艳的感觉。霎那间,又忽明忽暗。露珠似乎在远处闪烁,又像星星一样。


接下来,就是对曲子的分析和介绍了。

贝多芬第三钢琴协奏曲

Beethoven Piano Concerto No. 3

1789年法国大革命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贝多芬创作《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的笔也在疯狂地舞动。法国大革命成功地打击了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进步的新思想,《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也带着贝多芬对于自由和正义的追求、对于生命的热情和音乐的自信诞生了。

《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是贝多芬唯一采用小调写成的管弦乐作品,并且用的是常常被形容为贝多芬的“英雄”或“普罗米修斯”调性的C小调。所以《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一出世就像贝多芬的其他音乐一样带有着浓厚的浪漫主义人文情怀。

全曲共三个乐章,每个乐章各有不同。


第一乐章,灿烂的快板,C小调,2/2拍子,协奏风格的奏鸣曲形式。其中钢琴在第二呈示部时进入,随后便与乐队进行交替表演,使得音乐之间产生宛如人们对话一般的效果。突出钢琴的表现力,使得钢琴像是乐队中发号施令的将军。而且干脆、利落的音符令曲目的第一章更显得威风堂堂、气势恢宏。第二乐章,最缓板,E大调,3/8拍子,三段体形式。首先以舒缓饱满的钢琴声拉开序幕,之后的整个乐章都变现为钢琴和乐队之间的对话。可以听见装饰音的轻盈、装饰音与重音结合时的清晰有力,这让乐章呈现出梦幻般意境的同时也十分恬静、优美。第三乐章,快板,C小调,2/4拍子,回旋曲形式。乐章的主题反复在各个乐器之间循环变化,并采用同主音大小调并置、平行大小调转调、远关系转调等多种手法,配合上钢琴急速有力地演奏,使得整个乐章既表现出了英雄主义又展现了戏剧中所具有的冲突和矛盾性。第三乐章中贝多芬转换了不同的手法,他这一举动异常的大胆但是同时却也蕴含着丰富的创造性,也看到了贝多芬作曲能力的又一个飞跃。


“在此悲苦的深渊里,贝多芬从事于讴歌欢乐”。贝多芬的音乐也同他本人一样,是顽强不屈永不放弃的英雄,呼唤着灵魂深处的真善美。也正是贝多芬在《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中所倾注的自信,才使得音乐中永远洋溢着一种年轻向上的气息,带着生的希望和对未来的向往。音乐中每一部分的处理都堪称典范,对以后音乐的发展都有重大的影响。现当代音乐家所以要做的就是研究《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的演奏技巧,并继承和发展曲目中的精华。


这首曲子或许告诉我们只要不断努力,有着那股冲劲,说不定就会成就你自己的梦想呢。无论前路有多黑暗崎岖,只需要我们抓住黑暗中唯一的光辉,说不定能找到旅途中的引路人,握住你的手,带你一步步走向光辉的地方。逐渐远离黑暗,不假思索。为了自己所追求,而不断前进。犹如夕阳用尽自己的光辉,把所有的光明照向大地。因为热爱,所以追求,或许这一切不需要任何的理由吧。也如传教士一般,呕心沥血把自己的所有奉献给教徒。也许只要热爱,一切都不需要理由。


本次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就此结束。你的支持是我更新的一切动力。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感谢支持我的音院大佬们。周末愉快,期待我们下次再次见面。我会定期更新的,详见请看我的动态。




第六期 贝多芬第三钢琴协奏曲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