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二院||住院流程

“医院的墙听过比寺庙还虔诚的祈祷”

在影视剧中出现手术场面时,大部分都是家属三三两两的挤在手术室门口。等待红色的“手术中”灯牌一灭,就赶紧冲上前,问医生:怎么样?怎么样?
但实际经历过后才发现,并非如此。手术室的门口并不是家属可以直接等待的地方。而且进入手术室前,患者是需要在“术前准备室”待上一小会儿的,会有手术室内护士或者专门负责转运的大伯接入不同的手术间。有的医院会在准备室完成静脉通路的开放。

接下来这个合集准备将小伙伴们前往过的医院,逐步做一个流程汇总。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在门诊医生就诊时开具“预住院”告知书,然后手机扫左上角的二维码,进行信息填写。等待短信通知后按照上面的时间到达医院一楼的床位协调中心。

在协调中心会有工作人员按照当时手机登记的信息进行核对,告知住院前需要做的检查,缴纳住院押金,发患者手环。(当时因为骨科的病房没有床位,所以是被协调到整形科病房住院)


在床位协调中心的左手边是“一站式院前准备中心”。工作人员会根据患者所需要做的检查,在纸条上标注并告知检查顺序和对应的位置。


例如图中:1、西门外玻璃房检测核酸(住院患者和家属专用)2、一站式准备中心做心电图(号码条在门口机器上领取)。3、因为当天早上吃过饭,所以4小时后在抽血。4、等待抽血的期间可以在一站式中心先完成麻醉评估(血压仪在床位协调中心对面,靠墙位置)5、在第1部去西门做核酸的路上会经过放射科,进去登记并领取CT和X片的检查号。
这样安排好步骤,就不会浪费时间,按顺序完成入院前检查就可以了。等到所有检查结束后,按照纸条上的位置到达相应病房。

疫情期间病房门设有门禁,有工作人员专职看守,进入前需要进行信息登记。随后到护士站测血压、血糖,进入病房。

这间病房一晚50元,一共3个病床。每人有一个床头柜和一个双开门的柜子,书桌边各有一个抽屉。各有一个热水壶(大伯每天早晚2次会统一打开水),所有物品都有床号贴签。病房区没有无线网(解放路院区和滨江院区都没有)。

患者是需要穿病号服,衣服会有大伯送到床旁。床单被罩病号服等需要更换随时呼叫大伯。
床头的按铃有事可以随时呼叫。电子屏幕会显示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主管医生和护士,护理级别,当下准备做的检查。每天上下午会有1次护理广播。每2天一次广播通知家属到门口集合采核酸,患者是护士在床头采集核酸。

家属陪护人员是需要自己带被褥和枕头,医院的家属床白天是锁起来只能坐,下午6点开锁,可以放平躺下,一晚2元。原则上可以自理的患者,家属在术前1天进入医院就行,需要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报告。一位患者只允许一位陪护,且中途不可以更换。家属会给佩戴一根黄色的手环,写明陪同患者的信息。

疫情期间患者和家属都不可以出院门,但是可以在院内活动,浙二一楼有水果店、饭店和超市,也可以在病房订餐,早饭5元,午饭10元,晚饭18元。

病房的时间表
如果需要找护工,在护士站有标签台,明码标价的写着护工类型和价格。可以直接电话联系。
护士站还有一份菜单,有各种汤类和小炒可以提供订餐

术前1天会有医生来床边或找患者及家属到办公室进行签字谈话。
确定手术时间后护士会来讲解术前注意事项以及需要采购的物品单
手术当天会有大伯推着轮椅或者推床接患者,家属可以陪同一起前往。到了术前准备室门口,患者的拖鞋、眼镜等其他物品都交给家属,大伯推着患者继续前进。家属则回到病房等待。如果有其他事情时护士会通过床头的广播联系家属。

住院期间如果需要费用补充,护士会给一张费用单,按照价格在手机APP上就可以缴费。
术后办理出院的时候,护士会给一张出院单,家属到一楼的床位协调中心办理手续,医保结算后费用多退少补。
如果患者不能自主行动,可以找护士提前申请轮椅或者推床,送到一楼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