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红楼里的吃喝:“冷香丸”中的光阴四季,两个女人的浮沉人生

2021-06-28 18:38 作者:北方丽人读书观史  | 我要投稿

红楼开场不久,宝玉去看望生病的宝钗,闻到“一阵阵凉森森甜丝丝的幽香”,便问宝钗,姐姐熏的是什么香?怎么我从来就没闻到过?宝玉常年混在绮罗丛中,对各种香料不说了如指掌,也是司空见惯。如此香气他竟然分辨不出来,自是无比奇怪。

宝钗说,我的衣服从来都不熏香啊,哪来的香气?再一想,忽然想起来,这必然是早晨吃了丸药的香气,才有如此幽凉芬芳。

这丸药,名字叫做“冷香丸”,是宝钗用来治疗“热毒”的。

我们读红楼,印象最深的是黛玉身体不好,常年要吃药。其实宝钗也不算多健康,她从小就有顽疾,直到遇到一个秃头和尚,给了这样一个方子,才算是抑制住了这种热毒

这“冷香丸”制作起来十分麻烦琐碎,工序之繁杂,用料之精致,完全不不输于红楼中的名菜“茄羹”。具体需求是这样的:


要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夏天开的白荷花蕊,秋天的白芙蓉花蕊,冬天的白梅花蕊各十二两,在次年春分那一天晒干,和药末混在一起研好。然后再收集“雨水”这一日的雨水,“白露”这天的露水,“霜降”当日的霜,“小雪”这一天的雪,再加上蜂蜜和白糖,每样都是十二钱,如此与药混合,才能制成“冷香丸”……

为了配这一副药,不仅要采摘春夏秋冬的花蕊,穿越四季的霜露雨雪,亦要事事凑巧,要老天爷帮忙,在雨水的那天一定下雨,小雪的节气里要下雪,如此实在是千难万难。周瑞家的听到这一过程后,忍不住连声慨叹“阿弥陀佛,真是坑死人的事儿!”

然而薛家很幸运,得到这方子一两年的光阴中,竟然做成了“冷香丸”。从此宝钗走到哪里便将之带到哪里,不再为热毒困扰,身体强健起来。

一颗冷香丸,见证了红尘的花开花落,沐浴着四季的霜露雨雪,它不仅抑制了宝钗身体内“热毒”,也在不知不觉间让少女的青春热情浇灭了。

宝钗的身上,不仅氤氲着清凉幽甜的香气,亦有着超越年龄的从容冷静和通透练达。

行走在关系复杂的贾府,她是冷静而周到的。一边刻意结好强者,一边也体谅关注着弱者,竭尽所能给她们最需要的帮助。

面对纷繁的矛盾争斗,她是冷淡而清醒的。她旁观贾府兴衰,不言不语,当锐意改革的探春要在大观园里“包产到户”时,她考虑到可能在下层因此的纠纷,及时给予弥补匡正,“小惠全大体”。

身处豪华精致的贵族群体中,她是冷清而简素的。她住的房间里,一样精美的器物都没有,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宝钗深知盛极必衰的道理,所以她早早就开始克制欲望,过寻常而朴素的生活。

走在人前的宝钗,除了一次被宝玉比喻成杨贵妃而大怒之外,从来都是稳重大方、意态从容的。

她也才华横溢,诗词水平不输于黛玉和湘云,但她却无意于吟诗诵词,没兴趣风花雪月,她却更关注周围的生活。她不仅深谙世态人情,也认识一般贵族小姐没见过的“当票”,知道家中铺子里的买卖来往,时常帮助母亲分忧解愁。 

宝钗是“冷”的,冷就有一份清醒睿智,冷就自带一份疏离从容,就能时时处处通透豁达,不勉强不纠缠。这样的性格人生,让她的喜怒都波澜不惊,让她的情绪敛之无形。如此无论顺境还是逆境,她都能随遇而安,忍辱负重,都不会活得太差。

与宝钗相映照的是黛玉,她虽然身体也不好,却从里到外都是“热”,满怀热情对待诗词,满心炽热地投入爱情。无论人还是事儿,无论喜欢还是讨厌,她从来都不遮掩不敷衍,爱憎分明。“热”让她恣意享受着青春与爱情,也因此,她更容易受伤。而一旦所求不得,她绝不可以苟且,“质本洁来还洁去,强如污淖陷渠沟”,几乎是她必然的结局。

这“冷香丸”为何制作起来如此繁复琐碎?原来这不仅是一味药,它承载着四季的花开花落,节气的雨雪霜露,也是两个女主角的命运人生。她们冷热殊途,悲喜自知,寒温各异……


红楼里的吃喝:“冷香丸”中的光阴四季,两个女人的浮沉人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