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复活吧,我的勇士!——闲谈苏军坦克维修和损失三四事

2022-08-15 18:19 作者:芬里尔战史研究  | 我要投稿

更多硬核,有趣,好玩的文章和资讯,请点击上方 芬里尔战史研究 关注获取!



复活吧,我的勇士!——闲谈苏军坦克维修和损失二三事


本文我们将继续讨论苏军的坦克维修与损失。


造成苏军坦克焚毁的原因,大多是火炮直射;空袭、地雷和单兵武器(包括反坦克火箭弹)造成的战伤比例不小,但造成焚毁的情况非常少。例如,上述近卫坦克1军,仅有2辆T-34是被德军飞机击中焚毁,其余118辆焚毁车均为敌炮击中导致;同样参加白俄罗斯战役的坦克9军不可修复损失的116辆战车中,96辆被火炮摧毁,3辆毁于空袭,11辆毁于地雷和单兵火箭弹,6辆其他原因——这已经是单兵武器比例很高的例子了;第三个参加白鹅战役的坦克29军,几乎所有都是被火炮击中焚毁。事实证明,空袭和地雷可以有效给坦克造成损伤,但受限于精度及威力,并不足以将其彻底摧毁;单兵式空心装药破甲弹虽然看似破甲威力巨大,但在野战环境生存性堪忧——这不是柏林,没那么多坦克巷战可打,而且即便击中目标也因作用机制(金属热射流破坏范围狭窄)较难引燃坦克,无法造成彻底性破坏,故不是导致苏军坦克不可修复损失的主要原因。集束手榴弹,磁性/粘性雷,燃烧瓶这些装备在影视剧里大放光彩,也赋予了战场更多的传奇意味——起码有那么些浪漫色彩——但事实证明,这些玩意在恶劣的战场环境下基本不怎么靠谱,笔者接触的报告里几乎没有一例上述装备成功彻底摧毁苏军坦克的战例——除了坦克9军的1辆T-34/85,毁于德军燃烧瓶袭击。

近卫坦克第1“顿河”军在白俄罗斯第一阶段的损失;如图所示,全部123辆遭受不可修复损失的战车中,118辆因敌火炮击中焚毁,德空只拿到可怜的2辆战果。但另一方面,被德空击中并暂时失去战斗的坦克的确不算少,但它们都被修复了。



有说法认为T-34和雪曼式都很容易被打燃,反对者则驳斥称前者使用了柴油,后者改进型使用水套,起火率并不高。或许二者都未必是错误的,并不是每次装甲贯穿都会造成焚毁,有证据表明,不少坦克是要遭到持续和反复射击才会被引燃。显然德军后期采用的战术是导致苏军坦克起火焚毁的重要原因。这种战术,在坦克第2集团军于城堡行动(库尔斯克战役第一阶段)之后战斗总结中有所描述:“与以往的情况不同,德国坦克不再前出并与我们展开对射,而是远距离持续反复射击我方损伤战车直到其彻底起火焚毁...”这种战术是坦克集团军第一次遇见的,尽管先前它们已经和德军进行多次装甲战。此类行为也被其他部队的报告所证实,例如近卫坦克第3军指战员在白俄罗斯后回忆提及:“...狡猾的法西斯匪徒无比残忍,他们用设伏的重型坦克在极近距离突然开火并反复射击我方失去动力的坦克,直到其起火烧毁;这种丧心病狂的行径导致了我方技术装备的损失和指战员的巨大牺牲”。由此可见,德军部队在后期已经有意识的去想办法彻底摧毁敌军技术装备,这是其对自身丧失战场控制权深刻的认知。所以,无论T-34还是雪曼,或者其他坦克,其起火焚毁固然有自身原因,和对手的战术也有一定联系;无论你是用了高燃点油料还是湿式弹药架,被人家捅十几个窟窿,坦克早晚还是要燃的。从伊拉克到叙利亚,再到乌克兰,有自动灭火,抑爆系统和弹药分仓的先进第三代坦克吃了穿甲弹或火箭弹一样要起火要炸,二战技术的战车怎么可能在对方猛烈射击下金身不坏嘛。


近坦3军19旅的雪曼式坦克,全车虽未完全焚毁,但有大片过火痕迹,这俩坦克至少需要大修,甚至最终如果维修失败,还是会被除籍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芬里尔战史研获得





复活吧,我的勇士!——闲谈苏军坦克维修和损失三四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