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为什么你不会正手攻球?

2023-11-13 20:14 作者:马克聊乒乓-TheMatrix  | 我要投稿

      

       万变不离其宗,其实所有的正手技术,最终都能在正手攻球上找到影子!有的人说,正手攻球是正手拉球的灵魂,这不为过。有教练带的人其实也有很多人正手攻球不正确,没有教练带的人,正手攻球更是惨不忍睹。有的球友因为练不会,干脆就不练正手攻球,退台能抡几板是几板,抡不上也没啥,今天手感不好罢了!

       有个教练说的非常对,具体谁忘了,好像是某国家队教练说的,正手攻球实战肯定是不用的,因为实战用什么?肯定是正手挡,正手拍,正手拉,正手快带,实战基本上没有正手攻球的运用。这就有意思了!实际上正手攻球是需要常练,但基本不用的技术。这个情况反手是一样的,反手拨球也是光练不用的技术。你反手拨球这种发力的感觉,过去对面刚好一般抡死你。

        所有的乒乓球技术,都可以拆解为两部分,撞击和摩擦;所有的乒乓球发力也都可以拆解为两部分,身体躯干发力和手臂发力。今天不多讲反手拨球,主要讲正手攻球。正手攻球其实练的就是撞击和摩擦的分配和控制,躯干发力和手臂发力的协调和控制。

        正如上面说的,哪怕有些找过教练的人,很多人的正手攻球也是错误百出的。因为找教练,很多人是找大班,人比较多,教练其实也没那么多耐心,大概“糊弄”一下就那样。当然了,也不能怪教练,大概就是如此,跟学生读书一样的!班上六七十个人,不可能面面俱到,个个到位。

        业余正手攻球主要问题其实就是撞击和摩擦的分配和控制不对头,躯干发力和手臂发力不协调。大部分业余正手攻球,要么是撞击太多,要么是摩擦太多,这都不对。因为正手攻球是“基础之中的基石”,你必须通过正手攻球同时掌握撞击和摩擦的感觉!为什么业余普遍是两极分化,要么是使劲撞击,要么是使劲薄蹭,其实正手攻球那里就出问题了。当然了,这里不得不说,业余初级选手其实练不了球,这就更麻烦。不会练球的,你哪里找得到撞击和摩擦的感觉,这其实就是空中楼阁!

        正手攻球,一定不能过度撞击而忽略摩擦,也不能过度摩擦忽略撞击。因为一旦你拼命撞击,那么到了练拉球的时候就完犊子了,你一定是往前拼命撞击,摩擦加不上去。同理,过度摩擦的,你拉球肯定就不顶,因为撞击不够。撞击和摩擦不只是几句话,它必须通过你努力练习正手攻球,你才能掌握。对于正手攻球底子非常厚实的来说,他的身体是知道如何去撞击的,他的身体也是知道如何去增加摩擦的!这就是正手攻球的最大意义。

      躯干发力和手臂发力也是需要通过正手攻球去努力学习和掌握的,正手攻球,可以稍微收胯,收胯同时就转腰了,这就为正手拉球打好了基石。有些业余选手正手攻球,全靠手臂去发力,表面上看问题不大,但这种选手从正手攻过渡到拉球的时候,就容易脱节,跨度太大了。他练正手攻球的时候不用躯干的力量,然后正手拉球又马上用上躯干的力量,这肯定就容易脱节,底子难以夯实的。还有另外一种极端就是,转腰太多了,但转腰归转腰,收胯也是不太会。最终的结果就是,身体使劲的晃动,这种是另外一个极端;因为转腰幅度太夸张,所以正手攻球肯定也不稳定。前者的极端是身体不出力,后者的极端是身体太晃动,手上最终甚至控制不住了。

      正手攻球的引拍发力节奏是如此的,略收胯稍微转腰一点,腰带手,手要在转腰的同时引拍结束。发力的时候,微顶胯,转腰;转腰的时候,你的肩膀就在往前迎球了,大臂跟着往前送,同时小臂也跟着收一下;在触球的瞬间,腰要制动,大臂和小臂集中发力,手指瞬间抓拍。如此,一个完整的正手攻球才是有细节的,才是经得起推敲的。

       切忌,腰不要猛转,上半身要相对稳定,转腰幅度不要太大了;当然了,也要切忌不转腰,那你的攻球也是白练了;你攻球不转腰,正手拉球肯定也是转不来腰的。然后就是腰该制动的时候要制动,不要乱转,转过头了也不行。还有就是大臂和小臂一定要瞬间发力集中,不要散,不要懒洋洋的去“摸”球,要有瞬间的发力和制动,要像鞭子一样的去撞击摩擦球。

      躯干发力重要,手臂的发力也重要,一定不要光撞击不摩擦,也不要光摩擦不撞击,否则后面的技术统统是混乱的!你必须搞明白,什么是撞击,什么是摩擦,怎么去控制撞击摩擦的调配。很多人正手攻球就光是撞,或者就光是摩擦,都不对的,一定要撞击的瞬间抓拍,收小臂,这样撞击和摩擦都有了。并且你自己在练的时候也能自主去找感觉,有时候多撞击一点,有时候多摩擦一点,攻球的感觉都不一样的!

     不是我吓你!正手攻球稀碎的,正手拉球也是稀碎。


为什么你不会正手攻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